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14 13:58:54瀏覽720|回應0|推薦3 | |
・ 日治時代 (含後日治時代) 以前,一般台灣人 (不含原住民及日本人以下同)祠堂侍奉神明,大部份是以觀世音菩薩或天上聖母媽祖為主神,福德正神、灶君為從神,祖先神主牌位在面對神桌左邊:晚輩晨昏膜拜,年節及神明生日或升天日祭祀。不只台灣,福建以南地區都是如此。媽祖是本土救人濟世贏得本土神位、土裡公及灶君是養家活口保護神,很容易理解。觀世音菩薩不屬於本土神明,不但上了供桌而且佔主神地位,是何道理?
觀世音菩薩由來 . 傳說.觀世音菩薩的前身,就是馬頭觀音轉化而來;另有傳說.就是印度古老的蓮華(花)女神,化身「蓮華菩薩」。依據.蘇格蘭宗教哲學家.朱·坎貝爾在她的著作「空行母-性別、身分定位,以及藏傳佛教」中,主張觀世音菩薩的前身就是「蓮華女神」。由觀世音菩薩、釋迦摩尼及許多佛像,都是站、坐蓮花座上或手握蓮花,可見「觀世音菩薩」是女性的說法,應該是可信的。 . 依據釋迦牟尼佛經.『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載:「我念往昔時,觀自在菩薩於我前成佛,號曰『正法明』,十號具足。我於彼時為彼佛座下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今得成佛。十方如來皆由觀自在教化之力故,於妙國土得無上道,轉妙法輪」。另一部佛經.『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之神力,在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境,號『正法明如來』,然以大慈大悲願力,欲發起一切菩薩廣度眾生,而示菩薩形。」 這兩部經是玄奘至天竺—摩揭陀國都城,向那爛陀寺 (古代東印度,佛教最高學術理論中心 (西遊記稱雷音寺),带回657部之2,可說是佛經原版。 由上兩部經中可以理解,在釋迦牟尼成佛之前,還是『正法明如來』的弟子,『正法明如來』為了普渡眾生,以菩薩形現身觀世音,以『不可思議之神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佛教傳入中國 . 西漢.孝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西域(新疆)大月氏(部落)使臣「伊存」來朝,在長安向中國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史稱「伊存授經」。從此佛教正式開始傳入中國。 . 66年後,東漢永平7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夜夢金人,隨後遣使往天竺(今印度)求取佛經、佛法的事件,史稱「永平求法」,蔡愔、秦景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法。三年後,他們請到攝摩騰與竺法蘭兩位印度高僧回到洛陽。後來二高僧在河南洛陽城西白馬寺,世稱「中國第一古寺」,譯經、弘法,相傳攝摩騰譯出了『四十二章經』。數年後建五台山.顯通寺,世稱「中國第二古寺」。 觀音菩薩名稱傳譯演化 . 佛教傳入310年後,(公元308),竺法護搜集大量梵經後,自敦煌前往長安沿路傳譯,譯出一百五十多部經論,其中『法華經』引進「光世音菩薩」。觀音菩薩才傳入中國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 。 . 前秦(公元350年—394年)的君主符堅信佛,遣使赴龜茲,敦請高僧「鳩摩羅什」不得,於(公元382年),派呂光率大軍討伐西域.龜茲。公元384年,呂光佔領涼州(今甘肅武威市)自立後涼政權,「鳩摩羅什」被俘,軟禁18年間,囚中學會了中土語言。 . 公元401年,後秦.姚興滅後涼,「鳩摩羅什」才獲釋前往長安,姚興尊為國師,公卿以下皆奉佛,信徒數千人。此後,全國上下篤信佛法,有“十室九空”之說。此期間,鳩摩羅什譯『法華經』稱「觀世音菩薩」。 . 150年後公元629年,玄奘毅然由長安私發、前往天竺(古印度)。公元643年學成後,在曲女城(城國)舉辦無遮法會,在真唯識量論旨〔沒有身分限制的佛法辯論會〕上等待十八天,無人出席論辯,由此揚名天竺。 . 公元645年正月,攜帶657部佛經,回到長安時,受到唐太宗的熱烈歡迎。 . 公元648年,玄奘在大慈恩寺設「譯經院」,玄奘帶領「譯師團」,翻譯657部佛經,自梵語「Avalokiteśvara」譯稱「觀自在菩薩」。 . 譯師團成員:終南山律師(佛教戒律僧).道宣,向天神詢問「觀自在菩薩」的緣起,天神告曰:觀自在菩薩原來是,過去有個妙庄國,國王的三女兒妙善公主,被國王逼婚不從,只顧修行終成正果。 . 道宣問天的故事,妙善公主用自己的手、眼為父親醫病,圓寂後化身為「千手千眼觀世音」,成為中國觀音菩薩元宇宙。有四版本傳說:第一版本是商代蒲姑國(今山東省淄博市);第二版本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今河南平頂山);第三版本是漢代.西峪國(今甘肅西和縣。);第四版本是南北朝北周時期.興林國(今河北南和縣)。 . 第一版本,故事發生在商代,約西元前1100年商亡國;第二版本,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05年:賁皇亡命晉國,晉景公將羋(咩)姓苗邑,賜给賁皇作為食邑,賁皇自稱「苗庄王」,他的三女修行終身不婚。 . 佛教始於公元前543年5月的月圓之日,公元前2年才傳入中國。這兩版本,比佛教早,甚至於「釋迦摩尼」還沒出世,怎有「觀音菩薩」?顯然是後世無聊之徒,攀龍附鳳的惡作劇。 . 近代中國地方政府,為了振興經濟,許多景點都被套上歷史名人相關事蹟,以招來遊覽觀光客,創造績效,致相同故事,出現在很多不同景點;政治嚴重扭曲歷史真相。話說回頭,道宣是戒律僧「祖師」,又被玄奘敦請參加「譯師團」,乃是當代高僧無疑,如何會變成道教法師,去問天神不是問佛? . 佛教自「伊存授經」傳入中國,至玄奘譯經,共650年期間,依據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統計,北方寺院15間(含洛陽白馬寺、五台山6寺、嵩山少林寺),南方寺院34間,而江南沿海占25間 (江蘇13間、浙江6間、福建4間、安徽2間)。 . 玄奘譯經以後,南方寺院增加66間,江南沿海占34間 (安徽12間、福建10間、浙江7間、江蘇5間) ,可見江南佛教自古以來就興盛不衰。 佛教傳入閩地 (臺灣民間信仰) . 依據遺跡,閩人最早建寺是福州市「地藏寺」,建于南朝.梁武帝時代〔527年〕,原名「法林尼寺」。五代改為「報恩寺」。清朝同治年间,定名「地藏寺」。25年後,莆田縣(今莆田市)先後建「廣化寺」、「光孝寺」。 . 618年唐高祖年代,建泉州(今晉江市)「龍山寺」俗稱「泉安龍山寺」。此後,各地「龍山寺」,大多數「龍山寺」都是這個「龍山寺」分火。所以「泉安龍山寺」是其他各地「龍山寺」的祖廟。 . 686年建泉州市開元寺。傳說,泉州巨富黄守恭,夜夢「桑樹開蓮花」,遂捨桑園建「蓮花寺」。(738年)唐玄宗詔告天下,每州建寺,以年號為名,遂改名「開元寺」。又成各地「開元寺」祖廟。 . 987年泉州湄洲島,建湄洲「媽祖廟」(朝天閣),是世界上最早的媽祖廟。 . 「龍山寺」、「開元寺」、「媽祖廟」三座祖寺廟,都出自福建閩人地區。 閩人獨鍾觀世音菩薩的原由 部落格 (http//classic-blog.udn.com/wsx7631)2022/04/27〔拙作:閩人的特徵‒大水文化〕文中,詳述「閩人」先祖在「大水」的惡劣環境中,掙扎圖存,生活艱困自然渴望能得到救贖,且看「釋迦摩尼」如何解讀「觀世音菩薩」? . 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東方佛國.八大菩薩之一的「無盡意菩薩」問「釋迦摩尼」:「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釋迦摩尼答(經文白話化):信仰觀世音菩薩者,遇火災,火不能燒;被大水漂流,可得淺處;生意人營生謀利,航行於大海,遇到狂風巨浪生死危急時,只要有人念觀世音菩薩,所有人皆得解脫羅剎之難;若有人,面臨惡徒脅迫殺害,念觀世音菩薩,惡徒所執刀杖折斷而得解脫;遇到魔神惡鬼,念觀世音菩薩名,就不會受害;眾生受諸苦惱,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 「觀世音菩薩」既有如此神通,「閩人」當然寄望得到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脫離苦海。 南海觀音菩薩道場起源 . 傳說,日本高僧.慧鍔,奉日本皇后橘嘉智子懿旨,到大唐求法;於841年來到五台山求得經書、法器,當時正值「會昌滅佛」(840年-846年),求法被迫中止。13年後(854年),他再度來到五台山,858年,請得一尊「觀音菩薩」像,乘船回國,來至舟山群島,海上突起狂風巨浪,第二日再度啟航又起大霧;第三日出航,風浪中出現許多鐵蓮花,阻擋航路,慧鍔請出「觀音菩薩」,懇求救苦救難指示前途,海中浮出一頭鐵牛,吞食鐵蓮花,現出一條水路。船舶沿路前進,駛進普陀山。慧鍔感歎「觀音菩薩」不肯離去此地,遂在普陀山建「不肯離去觀音院」,就是後來「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 . 到了明朝中葉,吳承恩(1506年-1582年)在作品『西遊記』裡,把普陀山觀音道場,描述成「南海觀世音菩薩」道場,〔註:古代中國沿海只分南海、北海,南海包括今東海、南海;以北為北海含今渤海、黃海。〕,所以「南海菩薩」道場是日本和尚.慧鍔因「菩薩緣」而設立,「南海觀世音菩薩」之名則是明朝.吳承恩為創作,因地制宜而命名,不是「釋迦摩尼」的佛經原創。 台灣最早的寺院 1. 鹿港龍山寺: . 1647年(明永曆元年、清順治四年),泉州三邑(晉江、南安、惠安)移民來台,自「泉安龍山寺」請得分香「觀音大士」佛像。在彰化縣鹿港鎮建「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本寺與淡水龍山寺、艋舺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等,都是原自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分靈。 2. 黃蘗寺(黃檗寺) : . 1688年(清康熙27年)6月,左營守備官.孟太志捐款興建,名為「黃蘗寺」,供奉觀世音菩薩,後世主持加祀黃蘗禪師。建寺以後,許多天地會份子,托缽為僧混跡隱身於寺內,「黃蘗寺」成為了反清復明的重要據點,後來主持不慧大師被押至北京,斬首於西市,「黃蘗寺」開始沒落。 3. 大崗山超峰寺: . (1731年),紹光禪師在高雄阿蓮區建草庵奉佛。(1762年),臺灣知府蔣允焄,捐私財增修殿宇,命居民每人攜帶磚瓦上山。由浙江普陀山分火,迎請主奉「南海觀世音菩薩」聖像、善財和龍女 4. 五股西雲寺: . 1720年代,新北市五股區,墾荒的客家族群,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胡焯猷等,於西雲岩興建觀音寺,名西雲寺。 . 遷台墾荒先民,最早的四座佛教寺院,全部主奉「觀世音菩薩」,可見閩人世代對「觀世音」信仰之虔誠。 台灣現代佛教四大山頭,三個山頭供奉「觀世音菩薩」 1. 中台禪寺: .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開山方丈.惟覺和尚,師從禪宗高僧.釋虛雲。擁有目前台灣最大、最高的佛教寺廟,且為世界第二高的佛教建築(僅次於中國大陸常州的天寧寶塔)。 2. 法鼓山: . 位於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創辦人.釋聖嚴法師,供奉「觀世音菩薩」宣揚「法華經」和「大悲咒」;祖廟是釋東初老和尚創建的「農禪寺」,建造於1971年,以禪修為主、務農自立為生。 3. 慈濟基金會: . 位於花蓮新城鄉靜思精舍,創辦人.釋證嚴,供奉「觀世音菩薩」行「慈悲為懷、濟世救人」菩薩道。 4. 佛光山: . 高雄市大樹區,創辦人.釋星雲法師,由「佛光山」之名光榮歸於佛陀,可知供奉釋迦摩尼佛。 . 台灣佛教,從最早建立的四個寺院〜現代四大山頭,八個之中有七個主祀「觀世音菩薩」可知,台灣人的傳承信仰,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神祗,包含「觀世音菩薩」和「媽祖」,還有解決民生問題的「土裡公」及「灶君」。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