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明病
2010/10/13 22:40:07瀏覽607|回應0|推薦2
最近體檢,由於大家年紀大了,或多或少都出現一些問題,有個男同事原先有脂肪肝,這次發現膽道長瘜肉了,所有的內外科醫生都建議開刀,我則送了一本氣功書給他叫他先練功、少吃肉、多運動、減肥,半年後再看看。那本書名是「 平甩功 」:李鳳山著、商周出版,是非常好的氣功入門書,簡單易懂易學,且容易得氣進入氣功態。
    
同事是一位相當優秀盡責的人,但是相對地壓力大容易緊張又愛吃肉,40初頭就三高—血脂高、血壓高、體重過重,標準新陳代謝症候群。所有的問題其實只要瘦下來就可解決,無奈大家仍不容易改掉肉食習慣,生活習性不改,疾病很難根除。佛家講因果,其實很多疾病何嘗不我們自己累積造成,錯誤的飲食觀念、生活習慣、無法調適的生活壓力,逼得大家得了文明病。我給予他的處方:早睡早起、少吃肉吃宵夜,多吃蘋果喝蘋果汁檸檬汁,多運動練功,半年後見真章。這樣的人接下來可能會看到什麼?答案是糖尿
 
 
熬夜又多吃肉  罹患癌症等文明病機率相對增高

藥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成國今天表示,熬夜又多吃肉易造成酸性體質,罹患癌症等文明病機率相對增高;民眾應少攝食肉等酸性食物,並避免通宵熬夜。
 
張成國今天應邀在高雄市專題演講「企業人的食療與養生」,他希望忙碌的企業界人士,能將中醫食療方法融入平常養生裡,才能以最佳體能馳騁商場。張成國指出,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鹼性的,一般初生嬰兒也都屬弱鹼性體液,但隨著體外環境污染及體內不正常生活及飲食習慣,使我們體質逐漸轉為酸性。
 
百分之八十五的痛風、高血壓、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體質。他表示,酸性體質的人稍作運動即感覺疲勞,上下樓梯容易喘,體態是肥胖、下腹突出。常見的酸性食品包括蛋黃、精緻的西點、乳酪、烏魚子、柴魚、肉類、花生、啤酒。發育中的少年多吃肉等酸性食物沒關係,但上了年紀的老人則要少吃,但要多吃小魚乾及蔬菜等鹼性食物,以平衡體質。
 
他又說,餐飲業及企業常於午後安排午茶時間,但喝茶及咖啡時間最好是上午九時至十一時,這個時候最不傷身,提神效果也最好。
 
常被蚊子咬的人好像也是屬於酸性體質的人喔!!
 
﹡強力的鹼性食品:酸梅
 
梅子是我國及日本特產、生產期短、每年四月採收、一般多以青梅採收,較耐貯運、低缺乏香氣、是做醃漬梅用、也是輸往日本或曬乾供製造話梅的原料.常謂梅子可除三毒之效、即除食物的毒、水的毒、血的毒.前二者屬殺菌的效果、第三者是指能淨化酸性體質的血液.一般健康人的血液、組常保持在中性至微鹼性、此乃直接由食物 所造成的結果.
 
實際上如砂糖、牛肉、白米、酒等酸性食品比較好吃,故一般人常有多吃的情形、若欲以牛乳、海藻類、蔬菜類、酸梅等鹼性食品來中和時、一般需要大量的鹼性食品、才能達到中和的作用. 如要中和100克的蛋黃(酸性食品)、則需1200克的洋蔥或400克的甘藍菜、才能達中和的效果; 但如以酸梅來中和時、因含有充分的鈣、鈉、磷、鐵等成分,只需5克,肉抽出物只需1公克就很足夠、由於酸梅是強力的鹼性食品,可以達淨化血液的作用. 因此、食用梅子對身體有益、尤其是自己製作的喔!

食用梅子,好處多多:
 
1.下午二點左右、含一粒梅子、治消化不良
2.下午三點左右、含一粒梅子、治膽固醇過多
3.下午四點左右、含一粒梅子、治心肌梗塞
4.下午五點左右、含一粒梅子、治膀胱發炎
5.下午六點左右、含一粒梅子、治膝蓋酸痛
6.下午七點左右、含一粒梅子、幫助消化
7.下午八點左右、含一粒梅子、助血液循環通暢
8.下午九點左右、含一粒梅子、解除疲勞不錯
9.下午十點左右、含一粒梅子、解除眼睛疲勞
10.下午十一點左右、含一粒梅子,退心火、好入睡

有人每天一顆新鮮的檸檬~壓成汁~加500cc至1000cc的溫水~配上3~4粒的酸梅 (若怕酸 可加點蜂蜜~等習慣酸甜味後~請記住不要再加蜂蜜囉!因為會變成酸性 ) ,檸檬加上酸梅屬鹼性, 酸梅是指原味的話梅較不酸外層也沒鹽份,話梅的外層不要加上糖粉或是紅顏色的或是鹽,每天喝可消除疲勞改變酸性體質,也可以保養肝,對於抽煙、熬夜、酗酒、容易疲勞的人最有效。

後來他膽道長瘜肉,等不及開刀了,最近生化檢查血糖值已在邊緣。

2006年4月19日於 Windows Live

267萬疲勞上班族  工作超時
 
更新日期:2011/05/20 04:11

〔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過勞猝死頻傳,健檢機構調查,企業員工每四人就有一人是每天工作超過十小時的疲勞上班族,換算全台約有兩百六十七萬的疲勞上班族。其中,七十八%最後一餐超過晚上八點,消夜前三名分別是鹽酥雞、滷味、洋芋片,飲食過油,易累積油脂及膽固醇,成為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

每日工作超過10小時

健檢機構針對去年有填寫上班時數的受檢者進行分析,在五千兩百一十六份資料中,發現上班時數超過十小時者共一千三百一十五人,佔廿五%。

健檢機構另針對廿五歲至五十九歲共四百八十位上班族調查飲食行為,疲勞上班族不僅三餐多屬外食,且自認口味重、飲食偏油的比例比正常上班族高出十九%。另外,九十三%近三天曾攝取紅肉、內臟及帶殼海鮮,但僅約廿二%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

聯安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表示,疲勞上班族三餐外食,飲食內容偏油,且超時工作易產生心理補償作用,多吃東西、懶得運動,加上飲食多是高膽固醇食物,容易引發高血脂症。

他提醒,心血管問題的養成長達廿至卅年,建議改變生活習慣,例如戒菸,改變飲食習慣,預防三高疾病。

疲勞上班族飲食失常 拼宵夜膽固醇異常
 
更新日期:2011/05/20 03:17 林惠琴 
 
工作過勞猝死案例頻傳,工時長、壓力大的「疲勞上班族」逐漸增加,而預防醫學機構調查發現,超過7成的「疲勞上班族」,平日最後進食時間超過晚間8點,鹽酥雞、滷味是宵夜首選,平均每2個人就有1人膽固醇異常、每4個人就有1人動脈硬化指數出問題。

  
根據勞委會最新公告,每人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0小時,因此預防醫學機構將每天工時超過10小時者稱「疲勞上班族」、少於8小時者稱「正常上班族」,勞工局日前公布3月的就業人數約1,063萬人,其中疲勞上班族即佔267萬人。

  
為了具體瞭解上班族的身心狀況,聯安於今(100)年5月份,以25至59歲間的上班族作為對象,進行「飲食行為調查」,探討疲勞上班族、一般上班族飲食內容、習慣的差異,以及膽固醇、膳食纖維攝取的現況。

  
調查結果發現,疲勞上班族三餐外食比例高達60%,其中93%自認口味重,偏愛紅肉、內臟、帶殼海鮮,78%平日最後一餐的進食時間超過晚間8點,吃宵夜的機率大增,並以鹽酥雞、滷味、洋芋片為宵夜首選,飲食過油比率較一般上班族高出19%。

  
同時攝取足夠蔬果的比例僅佔22%,飲食習慣明顯出現偏差,加上超時工作易讓上班族產生心理補償作用、增加食量,但卻懶得運動,導致比起一般上班族,疲勞上班族累積油脂、膽固醇的風險增高,平均每2個人就有1人膽固醇異常、每4個人就有1人動脈硬化指數出問題。

聯安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洪育忠表示,由於疲勞上班族蔬果攝取不足,為了改善身心狀況,應增加高纖食物的攝取量。如果想節省時間,可直接食用超商販售的蔬菜、水果、五榖雜糧、燕麥奶等高纖食品,協助降低膽固醇。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rjobik&aid=449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