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資料顯示,全世界有百分之七十的子宮頸癌都是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第十六型和第十八型造成,每年約有五十萬人發病。如果不治療,這種侵犯性子宮頸癌幾乎都會致死。
在一項臨床實驗中,超過九千名婦女接受這種實驗疫苗注射,另有一對照組接受A型肝炎疫苗注射。經過十五個月追蹤調查後,發現有百分之九十點四接受疫苗者,可有效避免癌前病變現象。
負責這項實驗的赫爾辛基大學教授帕沃尼指出,實驗結果顯示這個疫苗可在年輕成年女性中,產生有效免疫反應,同時副作用也非常小。這種疫苗目前尚未上市,未來將由英國著名的藥廠葛蘭素史克負責生產,以「美適康」(Cervarix)之名在全球通行。
另一種類似的疫苗,由美國墨克藥廠所生產的「嘉喜」(Gardasil),早已獲得許多國家批准上市。 帕沃尼教授指出,這種疫苗不是用來治療子宮頸癌,而是用來預防。對測試出已經患有上述兩種類型子宮頸癌的患者並不適用。但對那些已經受到一種病毒感染的患者,這種疫苗可保護她免受另一種病毒侵擾。或是對那些已感染兩種病毒者而言,可藉由疫苗「交叉保護免得再受其他類型病毒侵擾」。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統計,子宮頸癌是女性第二大癌症,在過去十年中死亡率幾乎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英國政府在本月初宣佈將針對十二歲以上少女,全面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以對付這種性行為傳染病。這項措施預計在明年底全面實施。
不潔馬桶 可能成為子宮頸癌感染途徑
更新日期:2008/08/28 15:06 記者蔡依婷 台中市報導
在台灣每五名婦女,就有一人罹患子宮頸癌,隨著民眾性觀念的開放,子宮頸癌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另外感染子宮頸癌的途徑,除了性行為之外,直接接觸不乾淨的馬桶或椅子也有可能讓婦女染子宮頸癌病毒。(記者蔡依婷台中市報導)
台灣每年有六千名婦女罹患子宮頸癌,讓子宮頸癌成為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二名,中華民國防疫協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由於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狀病毒(HPV病毒)造成,因此過去認為,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傳染,但現在臨床上也發現其實婦女如果直接坐上不乾淨的馬桶或椅子等物品,也有可能感染子宮頸癌。
目前子宮頸癌已經有疫苗能夠防範癌前病變發生,但因為三劑疫苗要價一萬多元,一般民眾不見得願意施打,因此衛生署日前提出將子宮頸癌疫苗納入公費,讓國一女生全面施打,王任賢也表贊同,認為施打疫苗的年紀愈早愈好。
防疫協會將在下個星期六舉辦子宮頸癌預防宣導活動,提醒婦女要有效預防子宮頸癌,除了要有健康的性行為之外,更要定期做檢查,才能達到雙重防護的效果。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與子宮頸癌 曾德運
許多婦女會擔心子宮頸癌會不會找上門?它是婦女的一個主要的健康負擔。行政院衛生署癌症統計資料顯示:子宮頸癌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平均每年有二千人罹患子宮頸癌,而每年因子宮頸癌死亡的婦女約九百人,佔女性死亡排行榜的第五位。很重要的是,它是可以預防的。因此,政府及民間團體都很努力的推展防癌教育,鼓勵婦女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以便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減少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的關係
1.在子宮頸癌細胞中,幾乎百分之百含有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簡稱HPV。目前一致認為HPV是造成子宮頸癌的主要元兇,HPV有100種以上的不同型別,其中約有40種HPV型別會感染生殖器及肛門的皮膚及黏膜。而國內婦女高危險型別為第16、18、52、58型與子宮頸癌關係最密切;另第6、11型屬於低危險型別,與尖型溼疣(俗稱菜花)有關,
2.從眾多的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HPV所造成,感染後約80%的人會在一年內自行清除掉病毒而自動痊癒,而有小部分的女性會持續感染,造成子宮頸病變,經過幾年後惡化為子宮頸癌。所以預防感染HPV和早期發現追蹤感染的狀況,就可以有效預防子宮頸癌。
●如何預防HPV(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
HPV是經由性行為傳染,在年輕女性,尤其是性行為次數多、性伴侶複雜的女性特別多。因此,預防HPV感染必須注意:1.本人或性伴侶避免多重性伴侶。2.安全性行為,使用保險套。3.男性注意包皮清潔或割包皮。4.接種HPV疫苗。
●預防HPV感染-接種HPV疫苗
我們知道對抗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經接種疫苗後身體內會產生對抗該傳染病的保護性抗體,而不會得到該病了。因此衛生單位鼓勵並積極推動疫苗接種,民眾如果是適合的接種對象,應該考慮接種,這樣自身的健康將可得到更好的保護。而HPV疫苗可說是第一個防癌(子宮頸癌)疫苗。目前有兩種研發成功的疫苗上市,其中四價HPV疫苗是預防HPV病毒型6、11、16及18所引起的感染,適合12~26歲的女性。但是對於疫苗有過敏的人、正在懷孕的女性及已罹患子宮頸癌的患者,醫學專家們不建議接種。另一種是二價HPV疫苗,是針對HPV16、18型的疫苗,建議接種年齡為10至55歲。此兩種疫苗可說是有效及安全的疫苗,可以降低子宮頸癌的病變,減少子宮頸癌的發生。
●接種HPV疫苗,是否可以百分之百預防子宮頸癌?
目前的HPV疫苗(子宮頸癌疫苗)只能預防60-70%的子宮頸癌。因此仍需要注意採取安全性行為,以及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作者/本會副執行長、副社長)
子宮頸癌疫苗致命?婦科學會:報導錯誤
更新日期: 2008/02/24 12:32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四日電)
日前外電曾報導,有民眾疑似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後致命,引起疑慮。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天表示,經過美國、歐盟婦科醫學會查證後,這些在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一週內死亡個案,死因與接種疫苗無關。( 應該由不具醫療性質的單位來查證,這是球員兼裁判的查證,大家不要相信這種無公信力的查證。)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指出,美國的資料統計發現,美國有十七例在接種子宮頸疫苗一週後死亡,分析後發現,真正造成這些個案死亡的原因包括車禍、中風、自殺及其他疾病等,與接種疫苗無關;歐盟至今傳出兩例接種後死亡個案,原因則分別是自殺及外傷感染死亡。( 許多西藥與疫苗的後遺症就是自殺,至於外傷感染造成死亡,你又如何知道,不是因為注射疫苗後,人體抵抗力下降,於是一有外傷,就受到感染,於是產生敗血症而死亡。)
蔡鴻德說,事實證明,這些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後一週內死亡個案,死亡原因與接種疫苗無關;同時,目前全世界施打人數已超過兩千萬例,除有少數人因體質關係,接種後有接種部位疼痛、暫時性發燒等副作用,至今尚未發生任何一例屬不可恢復性的傷害。( 這兩千萬個笨蛋,是因為相信西醫學而去注射疫苗的,將來她們還是得到子宮頸癌時,西醫就會告訴她們,妳們的體質不好,所以是例外,於是就擺脫無效的事實瞭。)
評論
大家不要相信這種球員兼裁判的說法,西藥廠為了賺錢,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自己在說自己的疫苗無害,事實上已經有人因此而死,卻不承認,就像有人吃了克流感以後,就從辦公室中衝出去,然後跳樓自殺,這種無法治療流感的藥物,卻又造成人去跳樓,西藥廠死皮賴臉的不承認,因為他們認為無人可以證明他們的惡行。
許多的西藥與疫苗的後遺症就是自殺,西藥吃太多,就會讓人體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才會一出現傷口,就會受到感染,於是產生敗血症,終致因為無西藥可治而死亡。這都是西藥廠的傑作,我們不可以等到有許多人死亡後,再去反對,就太慢了。
西藥廠永遠不會承認疫苗無效的,因為多利益在其中,各國政府也不會反對,因為這些政客已經跟他們勾結在一起了,這個利益共生的團體,是不容受到傷害的,百姓的生命算什麼,在這些人的眼中,人命是不能跟利益相提並論的,就像小兒痲痺疫苗一樣,這種疫苗不但無法讓人避免得到小兒麻痺症,其副作用就是讓小兒得到腦瘤與血癌,還有人因為注射這疫苗之後,立刻就得到小兒痲痺症,不注射反而沒事,但是政客們明知其無效又害人,卻仍然不禁止使用,為什麼呢? 因為牽涉到的利益太大了。( 取材自美國漢唐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