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29 15:51:06瀏覽381|回應1|推薦10 | |
今天參加了令人沮喪的聯貸會議,一筆美金六千萬的不動產貸款到期,因為借款戶找不到其他的重新貸款融資,標的物又賣不出去,改成出租,價格下滑不說,借款戶還要求銀行團變更條件加上展期。這幫傢伙談判籌碼不多,卻又拖拖拉拉遲遲不做定論,反反覆覆,今天居然厚著臉皮宣佈:“老子不交利息啦!不肯讓步?我的擔保品給你收回去啦!什麼?我是保證人又如何?打官司也要一年二年,我可是在1990年代搞過別人的,破產又如何?who怕who!”
華爾街商業不動產證券化CMBS市場早就沒人要了,以前和傳統銀行搶生意的保險公司和華爾街的資本市場資金不再融通,很多商業不動產因而找不到出場機制,聯邦儲備銀行一年前就在注意這一個版塊,很怕它成為下一個破滅的泡泡。照理說傳統銀行這下講話可以大聲啦,可是經濟的不景氣造成手上現有的貸款一個個地出問題,而且窟窿都不小,沒人敢冒然接辦新的貸款案。至於舊案嘛,展期的展期,變更條件的更不用說,多如牛毛。銀行多半是pretend & extend。管它下面是不是一個大坑,先墊塊木板,暫且走得過去就好,大家將就將就,已時間換取空間,等景氣迴轉,大家有錢了以後再來捕洞。這種自欺欺人的拖字訣居然暫時保住了商業不動產市場,市場沒有崩盤,唱衰的人不禁納悶預言怎未成真。 不過投資人和銀行都心知肚明,這種好景應該撐不了多久,沒有融資,沒有市場交易和買氣,擔保品的剩餘押值恐怕將不斷漸漸消失,再下去,不動產的價值將低於貸款,步上房屋貸款泡沫化的後塵。現在大部分銀行還是想走一步算一步,寧可粉飾太平,不願逾放比率升高,那又得籌資本,要不就向美國政府借高利貸,所以拍賣收回絕對是下下策,因為第一,價格還在滑落中,第二,買家看到是銀行拍賣,總是出個跳樓價,吐血! 我們那幫寶貝借款人可能看準了銀行的弱點,打算走步險棋。我看他們是盤算著先違約,再向銀行團要求本金打個折,這時候因為貸款額度降低,也許有其他銀行願意接手,借款人再借新還舊把原來的貸款還清。原來的銀行吃了悶棍,可是帳上少了不良資產,也不用再提呆帳(打銷掉了),明年衝衝業績,又是一條好漢。新的銀行則是做了風險比較低的貸款,額度低嘛,可以接受。而坑了銀行的借款戶則在一旁偷笑:"Suckers!" 不過這回銀行團吃了秤砣鐵了心,決定和這幫無賴拼了,堅持談判破裂就拍賣!結果到底會如何?沒把握,我看我得研究研究我的紫微命盤,看明年會不會是“待業中”?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