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立冬
2013/10/28 15:42:54瀏覽307|回應0|推薦0

 

 

 

立冬

 

 

「冬」有「終」或是「凍」的意思,「立冬」的到來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到了這個時節,農夫的作物活動已經告一段落,準備將收成品收藏起來;許多動物也開始準備以冬眠的方式,度過嚴寒的冬天。

  「立冬」這一天,在臺灣有一個習俗,就是所謂的「補冬」。因為古人認為冬天的天氣寒冷,需要補充營養,所以你會發現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開始高朋滿座了。除此之外,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臺灣,「立冬」未必會感覺到非常寒冷,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幾天的大太陽,天氣炎熱,所以有「十月小陽春」之稱,不過這裡的十月是指農曆的十月喔!

  在這個時節,喜歡賞鳥的朋友們可以開始準備賞「冬侯鳥」了。進入這個節令後,陸陸續續會有許多鳥類從遙遠的北方飛來過冬,這些侯鳥來台過冬的時間約半年左右,你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到台北近郊關渡觀賞各種的「冬侯鳥」喔!

節氣與農業:

   秋去冬來,冬季開始以立冬為準,民間習俗以此時進補,意指一年辛勞,歷經寒暑,體力衰弱,進補以恢復元氣。「稻成熟,入冬田頭空」這句俗語點出這時節的水稻已經成熟了,農夫們也開始忙著收割稻作。收割後的田地要休息一陣子,等下次播種時期才開始使用。此外,在玉米園裡,農夫們忙著採收玉米,因此我們可以品嚐到又甜又香的玉米喔!

 

節氣與漁業:

  在立冬前後,台灣北部海域水溫仍稍高,約在22℃24℃,故可捕獲加腊,而東部在本節氣中因黑潮流之影響,仍維持在24℃27℃之水溫,故東部適高溫魚類仍是不變,有旗魚、沙魚、加納、紅目鰱等漁獲。

節氣與園丁:

  是否發現水果攤已經出現香澄澄的橘子呢?沒錯,「立冬」正是柑橘豐收的季節,許多果農們都忙著採收橘子。可以利用這個時節,到觀光果園體驗一下採收橘子的樂趣喔!

節氣與日常生活:

  進入「立冬」以後,東北季風逐漸轉強,天氣越來越冷,流行性感冒也慢慢流行起來了。在此提醒小朋友們,這時候要特別注意保暖的工作,讓感冒病毒遠離身旁喔!

節氣的俗諺民俗:

  「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這句俗諺的意思是:「立冬」時期正值收成季節,放飼的雞或野生鳥群有不虞匱乏的穀物可吃,所以常會生機勃勃的頻頻啼叫呢!

 

 

台灣一入十月即有「謝平安」的宗教活動,就是「建醮」,其目的無非叩謝上蒼,也祭拜祖先及無主孤魂,豎燈篙、放水燈就是召請的訊號;而普施時,獻供的祭品充分表現收成後的感恩心意,基本上是崇德報功的禮意,保存了素樸的年終祭典的狂熱氣氛。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win168&aid=922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