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雙軌制,不如將資源投資到大學農學院
2013/02/21 16:12:50瀏覽2413|回應1|推薦8

留住農業人才 中研院拋出「雙軌制」

不久前,中研院才領銜對於本國大學教育提出了批評和建議。沒過多久,又對本國的農業發展提出了深刻的建議,如農民津貼對農業預算的耗損,廣開「農舍」後門對優良農地的戕害等。雖然這些已經是老生常談,不需要經過調查研究,凡走過農村,不可能不感知到事態嚴重,大家也知道落入到選民口袋中的利益,只能加碼,誰敢撤回。中研院以學術領頭羊的身份,能夠再次提醒國民注意,也是好事!

唯獨對於建議設立雙軌制的「國家農業試驗研究院(國農院)」與「財團法人國家農業科技研究院(農科院)」,我有些不同的看法。

「第一軌」是將現有農業試驗研究單位應整併為「國農院」,目的在改善生技相關博士被大學延攬等問題,提升研究人員素質。現在存在的許多農業研究機構,數目眾多。目前農委會屬下的研究機構,計有:(1)農業試驗所,下有花卉研究中心、嘉義農業試驗分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現有研究人員170餘人。(2)林業試驗所,下設福山等4個研究中心,共有130餘研究人員。(3)水產試驗所,下設六研究中心,140餘研究人員。(4)畜產試驗所,有三分所,四養殖場,共有120餘研究人員。(5)家畜衛生試驗所,有100餘人。(6)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50餘研究人員。(7)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有研究人員60餘人。(8)農業改良場七所、茶業改良場、種苗改良繁殖場等。這些公家的研究機構,歷史背景各異,地處東西南北,負責的科研項目不同,要怎樣談整併!以林業試驗所為例,從省整併到中央,現在行政院組織再造,歸屬地位與任務尚需要商榷,也影響研究人員工作氛圍,更何況要談前述所有農業研究單位的整併。

如果要組織再造,整併各單位相同的人和事,科研的主題不同,不太可能整併,如水產養殖和稻米研究的人員不可能整併到一個團體中,也不需要如此,能整併的大多是後勤的服務人員,如總務、會計、人事等單位。光台北市內的各市立醫院整併成聯合醫院都十分困難,更何況這些錯落在全島不同位置的單位。

如果以鬆散的聯邦方式歸屬於所謂「國農院」之下,只是在農委會與這些研究機構之間多加一個行政層級。如果嫌目前各研究單位老態龍鍾,人事更新不易,那是農政單位中公務員屬性的問題,如果新的「國農院」採用約聘研究員的方式增進研究活力,又怎樣解決目前存在龐大的農業研究公務體系。

除了上述農業研究機構的貢獻外,不能不讚揚各大學農學院的貢獻,如台大、興大、屏科大、嘉大等,幾代農業研究人員默默耕耘,才有台灣今日的農業發展與轉型。如果有多餘的國家預算設立「國農院」,何不將「國農院」軟體化、虛擬化,主負責策劃方向與資源分配,將人力等資源轉投資到上述幾所農學院。不要忘記中研院自己也設立了農業生技研究中心。

所謂「第二軌」則是參考工研院,以財團法人形式成立「農科院」,強化整合生物科技研究,以技轉與商品化為重點,落實生物科技產業畫;並結合觀光、文創、健康等產業。 國內的研究人員不會不記得「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那是創立於民國73年,政府資助的生物科技研發單位,裡面的項目就有或曾經包括環境與農業的生物技術發展。類似的單位尚有:台灣香蕉研究所、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蕈菌生物科技研究所等,相關的研究單位尚有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等。與其翻天覆地去整併這些生物科技以發展為主的單位,不如隨上述農學院的投資,鼓勵這幾所設有農學院且績效佳的大學,加強育成中心的設置與經營,配合經濟部的工業發展投資,以小而靈活的方式經營,不是比大而無當的「農科院」好些!

農業的發展可能比工業發展還複雜,談發展,不能不顧及歷史現狀,與其花時間在人事與機構的重整,當大而無當的門面落成時,別國已經跑遠了!

後記:我原本所擬的標題是「我對農業雙軌制有不同的看法」,及見編輯先生改為「雙軌制,不如將資源投資到大學農學院」 ,更直接明白,比原標題好,因此做了修正。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ghc70&aid=7325846

 回應文章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農研院? 暴利院? 中研院?
2013/02/22 10:40
支持格主, 強化農學院!

中研院研究員,薪水超過總統數十人, 但沒人管,就以太上皇身分干政,撈錢! 如開博士班, 公開兼差,衍生國衛院,國研院,宇昌案,教改案.... 卻從不反省,與世界同級研究院相比是最差勁,真無羞愧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