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4/05 16:26:04瀏覽2479|回應2|推薦57 | |
教育部改頭換面,將之前的教學卓越計畫改稱為「高教深耕計畫」,其中一個主題便是「大學的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重點在大學與社會的互動、共榮成長。我帶著我的通識課「外雙溪環境與生態的變遷」參與了本校社工系所主持的一項。剛好多年來,我都帶領這門課的同學們認識我們外雙溪流域的環境與生態,從實地的訪查、實作的探索報告中,希望同學們獲得第一手資訊,從實際接觸中產生了真實的感情連結,而非只是躲在屋子裡、躲到虛擬的空間裡,人云亦云。 今年第一站帶修課同學出訪的便是外雙溪最下游的洲美地區,本校USR計畫之一的工作重點就在洲美,那兒正在進行翻天覆地的變動,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正在改變原本屬於農田的風貌。 如果全班都出席,一輛大巴士是不夠的,不過從過去的經驗學到,只訂一輛擁擠些,訂第二輛就幾乎要空車了,成本上不划算。今年三月三十日,八點前,同學們陸續上車,坐著的、站著的,滿滿的一輛大車準時於八點十分出發。 我們預計在洲美街焚化廠前的「高架橋下」站下車,這一站連司機都不怎麼認識,我特意站在司機先生旁,好知會到站下車。下車時,有意思的是公車測邊的廣告貼紙上有一位興高采烈的外國年輕人,看似要隨著我們出發呢。 這一站下車最方便,可以經過一小段洲美街,這裡過去有幾尊古老的石雕器物,這時候只剩下一只馱重物的烏龜!馬路兩旁是傳統的鐵皮廠房。 先帶學生去已經拆毀的洲美國小憑弔一下,然後回頭走過196巷,穿入到後方的農田區。這彎曲的小巷兩旁是低矮的工廠與民居,那是禁建幾十年後的景象,洲美國小所在處應該是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界線點,其後方的民居應該都納入到科技園區,正準備要遷入到高樓的安置戶裡。 此間農田春耕翻土、整地、插秧時,我已經來記錄過,三十日來訪恰好是插秧後第二十天。水田裡只有薄薄的一層水,水稻秧苗已經落地生根,長出短短的綠葉了。 再帶學生彎進農田中央的產業道路,原本兩旁都是空曠的農田,幾年前陸續蓋起農舍,那是真正農用的低矮鐵皮農寮,馬路旁種植了一排破布子,這時候正在開花結穗,不用幾個月後,就可以用來醃製了,上學期我帶樂齡的學員前來時,還嚐過此間農戶獨家私釀的破布子呢!甘味十足。 從筆直的中央產業道路走向小水壩途中,水圳旁長著山櫻花,小徑旁小花蔓澤蘭誇張地纏上周遭的植物,從這裡起,可以看到洲美地區逐漸被這種外來種的「毒草」佔領了。 小水壩攔起廢河道的溪水,注入到此間的水圳中。水壩頂的溪水似乎乾淨些,看廢河道遠端的河面都舖著綠色的浮水植物,主要是巴拉草、水芙蓉等,有一群水芙蓉還飄到水壩前的水圳取水口處,這些浮水植物有效地消化了水中的有機物,降低水污染。難怪水壩前常見釣魚人。當天尚早,所以水壩前幾個釣魚專座還是空著的。 水壩下方的水域,很髒,這幾年水面上長了更多金魚草等水草,看著遠端的小白鷺、中白鷺,他們可以在水面登萍渡水,就知道這裡的水草多密了。水面上常游過大大小小的吳郭魚。就因為水面的水草日漸濃密,這裡成為紅冠水雞絕佳的棲息地,最近幾次來洲美,都可以看到他們,一隻或一雙在這裡悠遊覓食。 木板步道旁,靠溪邊處,植物繁茂,除了小花蔓澤蘭外,當天銳葉牽牛花到處開著藍色的花朵,在春風中搖曳著,還有空氣中飄著特殊的香氣,這裡多株苦楝開滿紫白色的小花。 步道旁是這裡最開闊的稻田區,可惜中央被農舍與鴿房隔開了。 我帶同學們,越過寬敞的木板橋,來看看這裡的汾陽忠武王宮,那是郭姓人家紀念他們先祖郭子儀的廟宇,剛好遇到管理廟宇的大姊,打聲招呼。 從這裡回到焚化廠運動公園,可能是基隆河下游的河水倒灌,也可能是北投承德路一帶修車廠的污油排放罷,這一段河水最髒。對岸狗吠聲震天響,這養狗場未知是否合法? 帶同學們從焚化廠的地標旁經過,這地標恰似焚化爐中的火焰。我請巴士司機停車在焚化廠前,計算錯誤,應該請他將車子停在運動公園前,掉好車頭,如果不用多走從運動公園至焚化廠前這一小段路,如果車頭先掉好,從原路回去,路程更短些。這一回,司機先生帶我們從承德路方向走,繞道芝山岩旁,上復興橋而回校園。這一路線,路小車多,紅綠燈也多,回到學校時,已經快十點二十分了,比預計晚了約十分鐘。 每次戶外訪視不只是走馬看花,還配合著兩項活動,其一是要幾組同學上台做訪視的心得報告,還有另外幾組分成正反兩方,分別敘述對「士林地區開發與保育的衝突」的觀點。我期待同學的分享。 將洲美行的靜態照片與視頻製作成影音短片,1080HD製作,後製完成,重新上傳
請參考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