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完美,不是一種靜態—《完美女孩》推薦序
2017/01/20 18:38:07瀏覽3019|回應0|推薦24





在繁忙中把書看完,寫了《完美女孩》的推薦序。

我真的很喜歡這部推理小說,場景極簡,故事裡的時間才短短兩天,可是故事真相在幾個主述者之間來來回回,其實有一種悶滯感,卻又因此更讓人性有了更豐富層次的表現。

很多推理小說,戲劇性強,主角性格單一,看起來很爽快;不過,如果你對人的黑暗面更有興趣,真心推薦來讀讀《完美女孩》。

博客來:https://goo.gl/778NGp

 

~~~~~~~~~~~~~~

完美,不是一種靜態 文/陳心怡 (紀錄片導演、作家)

  對於人生,我們習於力求完美,但若仔細想:「什麼是完美?」恐怕答案極有可能是:我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

  促使吉莉.麥克米倫創作小說《完美女孩》的動機是來自一則普通的社會新聞:一名看似順遂的女孩走入歧路後,從此淪入萬劫不復的狀態,完全背離原本該有的完美人生軌道。麥克米倫因此有了困惑:為何人人欣羨的完美會碎裂?完美背後是不是藏了未爆彈?若有伏筆,還能稱之為完美嗎?

  長達四百頁的小說,《完美女孩》的故事情節前後只發生在兩天之內,嚴格說來,從週日晚間的鋼琴演奏至週一晚間謎底揭曉,只有一天而已。麥克米倫讓幾個重要角色輪番出場,並以第一人稱方式,在白天與黑夜之間讓每個人的記憶來來回回交錯,抽絲剝繭理出事件原貌。說話的人都有一個主觀視野,引領讀者從不同面向觀看看似簡單的事件面貌,這樣的小說形式搭起了一個人人皆有平等發話權的舞台。

  作家王聰威在小說《生之靜物》裡也採用這種手法,他甚至讓死者回到真正的主角地位,不透由他人的口、而是自己登台來說話。死者已逝,他的內心都是被邏輯判斷出來的結果;同樣的,犯罪的人,也多半是這樣被外界觀看。《完美女孩》年紀輕輕就犯了錯的女主角柔伊,被監獄裡個案輔導員用了近乎騷擾的方式並語帶恐嚇叮嚀:「妳想,他們會相信誰?」這一句話道破了更生人難以褪去的污點;而當我們離開旁觀者位置、轉而隨著麥克米倫的舖陳走入柔伊的內心時,是非黑白對錯逐漸不再是從外觀看柔伊的濾鏡,試圖同理她的基調會慢慢從內心浮現出來。

  我們以同理心來看待另一條軸線:泰莎與瑪莉亞。姊姊泰莎的長相與人生都很平凡,婚姻有缺角,而瑪莉亞有著亮麗外型,即使人生大起大落,她也不曾放棄對完美的想像,包括完美的重組家庭、完美的女兒柔伊(污點可以被掩蓋)以及完美的自己(賢妻良母)。瑪莉亞用盡全力維護完美,卻不知要撐起這張大面具背後所需付出的代價已遠超過她的負荷。不知怎麼地,閱讀麥克米倫筆下的瑪麗亞,我的腦海裡不斷浮現楚浮《夏日之戀》瘋狂的女主角凱薩琳,歇斯底里不顧一切地只為追求美好的愛情。

  反之,泰莎面對著酗酒的丈夫,無法斷捨離,她只能用出軌的方式給予自己精神上的嗎啡慰藉。周旋在丈夫理查與情人律師山姆之間,纏繞的三角關係在透明化之前,像是山雨欲來低壓環繞。我們原以為會大爆炸,結果是泰莎好好地活下來,而非完美的瑪麗亞。

  柔伊沒有承襲母親瑪麗亞死守完美的鏡像,她牢牢記住輔導員對她的告誡,接受了自己曾經犯錯的不完美,由此逆轉局面,小說會因而停格在柔伊完美的盤算裡嗎?

  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作者麥克米倫讓泰莎與理查各自在內心藏了些對柔伊某些說法的困惑,雖沒直接說出,但鋪陳埋有伏筆;再加上黯然離去的律師山姆是重要的主述者之一,但山姆從頭到尾都是一名「局外人」,介入泰莎婚姻沒有結果,最後因病黯然回鄉。人生飄忽且充滿無力感的專業律師,又該如何以完美或不完美視之?

  什麼是完美?什麼是不完美?如果以為那是一種靜態目標,勢必註定達陣後下一秒就會起變化;與其追求完美或者克服不完美,過程中的一切才更值得咀嚼。我想這也是麥克米倫把劇情設定在一天之內,不斷不斷地在每個人物內心之間穿梭的用意;而且,在汲汲設定目標的人生路上,我們總是會有如律師山姆這種來去穿梭事件始末卻找不到著力點的惆悵心情。看似無奈,其實是匆匆生命中的一點點的喘息,一些些餘韻吧!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tchirene&aid=8933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