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專案風險管理(Project Risk Management)
2008/11/04 13:11:20瀏覽13432|回應0|推薦2

任何專案或工作任務會因一些始料未及的事件發生,而導致無法達成原預定目標。這些不確定因素(人、事、時、地、物),或許在專案計劃當初已完善的規劃與納入管理,但有時還是會因臨時或不可預期的事件(政治、氣候等),導致專案風險過高。

為使專案能順利達成目標,需要儘可能在事前降低或排除這些風險的衝擊,因此專案必須進行風險管理。而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係為有系統地辨識、分析和回應專案事件的過程(Processes),包括對專案目標之達成,有正面影響之事件的發生機率與其結果最大化,及有負面影響之事件的發生機率與衝擊降低到最小。

專案的風險管理強調在風險事件發生前宜採取的行動,而不是事後的補救措施。所以當已發生且形成衝擊的事件通常稱之為「危機」。以專案管理知識體系(PMBOK),將專案風險管理區分以下六大程序步驟:

1.          風險管理規劃:其目的是確認專案應採取哪些及如何進行專案風險管理活動。專案計劃書為投入主要項目(尤其是工作分解結構WBS),透過與利害關係人進行商議,最後產出為一份專案風險管理計畫書(尤其是風險分解結構RBS);基本上其亦為專案計畫書的一部份。

2.          風險辨識:目的是為找出專案中的風險事件,並以一個固定的形式將風險的特徵文件化,產出風險註冊表,其常用的方法有檢核表(Check list)、結構樹、假設事項分析等技術。

3.          定性風險分析:係對已辨識出的風險,評估其發生的機率與衝擊,決定其對專案影響的優先等級;常用方法為機率衝擊評等矩陣法;主要的產出為風險優先等級清單。

4.          定量風險分析:係以計量方法分析影響專案的每一項風險的影響程度,常用方法為深度訪談、敏感度分析、決策樹及模擬法;其主要產出風險清單(顯示權重)

5.          風險回應規劃:係根據分析結果,針對專案中的風險事件發展回應選項、行動方案,以降低風險對專案的威脅程度,並提升專案成功機會。其產出為每個風險的回應計畫,以及執行該計畫所需的資源。一般常用的回應方法有規避移轉減輕、與承擔(接受)等四種策略。

6.          風險監控:主要係追蹤已知風險、監控殘留風險並辨識新風險、確保風險回應計畫之執行、以及評估降低風險之績效。其產出為更新之風險回應計畫。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selylin&aid=235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