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0 21:13:35瀏覽2583|回應3|推薦5 | |
周日有緣去看了宜蘭的蘭陽博物館,這一個縣級的博物館真的不簡單! 這個自1989年陳定南縣長任內由地方人士發想,於1992年游錫堃縣長任內成立「博物館籌建規劃委員會」進行規劃,並委託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台灣大學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進行「整體規劃案」的蘭陽博物館,於整體規劃完成後,在1996年緩慢進行了「蘭陽博物館軟硬體規劃與設計計畫」,一直等到確認中央補助一半經費後,才開始進行都市計畫變更程序,這時已經是劉守成縣長的時代了。土地的徵收、工程的發包、開工,一波三折,歷經營造廠到閉重新招標的挫折,終於在呂國華縣長卸任前完工,一個歷經20年才完成的博物館,背後訴說的卻是宜蘭人堅忍不拔與強烈的自我認同。 但,蘭陽博物館最讓我感動的反倒不是博物館的興建史,而是在常設展中所呈現的,濃濃地對自然地理、人文歷史、人民土地的情感。因為這些情感,帶動著參觀者一步步地了解及認識宜蘭的歷中,包括宜蘭如何形成,宜蘭人如何在這裡定居與生活,宜蘭人如何與三天兩頭改道的河水奮鬥等等。漫步在博物館中,彷彿置身在自古至今的歷史橫流中,親眼看著人如何在這個小小三角洲裡聚集,在自然的滋養與考驗下努力的求活。經過細心的安排,原本應該無趣味的文獻文物都在這樣的脈胳下與參觀人自然形成互動交流,讓參觀者充滿著好奇,想要透過文獻文物接觸閱讀,了解我們怎麼走到現在這一步。展中的每一項展品都極為精緻,連放置的位置都經精心規劃,處處可見策展人細心及鉅細靡遺。所有的細節之上,最令人感動的,是透過蘭陽博物館的展覽,宜蘭人在這裡建立起自己身為宜蘭人的共同記憶。 常設展看後深深覺得身為台北人的悲哀。 若論物資資源,台北所有的大概不止宜蘭百倍,台北市政府下也有文獻委員會,每年編列預算,歷年也累積有汗牛充棟的文獻文物,台北也有散居各處的民間資源,也都願意為組合起台北的共同記憶而奉獻心力,但我們就是沒有像蘭陽博物館這樣的博物館。我們有現代美術的台北美術館,我們有中國累積千年精緻文物的故宮,我們有台灣雅痞文化代表的誠品,我們有全國最好的交響樂團及每年數不清的國內外藝術演出,但是就是沒有一個可以讓我們台北人一起累積共同記憶的博物館。 什麼時候我們才會有這樣一個博物館,描繪著台北盆地之所以出現,人如何克服萬難進駐這塊原本沼澤遍地、瘴厲遍野的地方,早期凱達格蘭人的興衰,璋泉客人間的鬥爭,瑠公玔的開闢,農地的開墾,鐡道的興建及其所取代的河運,淡水河沿厈各地的繁華榮衰,圓山神社的興建與榮光,第一個公辦市場的興建,日人治台時期的西門町...真的有太多東西可以在這樣的博物館中呈現,讓台北人不再虛幻地喊著熱愛土地,卻不知所熱愛的土地到底是什麼。這樣的博物館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擁有? 看蘭陽博物館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縣級」的博物館,竟然可以做到這種程度。這個博物館,從發想到實現花了廿年,前後歷經五位縣長,但蓋好的博物館內竟沒有名人像,也沒有政治人物題字,有的只是處處可以聞到的宜蘭人的驕傲。 願意為一次的花博燒掉數十億元的台北人,又為什麼沒法像宜蘭人一樣,擁有一座為台北人築造共同意識的台北博物館呢?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