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讀後
2009/10/27 19:16:32瀏覽2791|回應23|推薦5
   上周看完李利安的《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
   這本書的撰寫,是為了要解釋「觀音」在印度佛教中是因何而出現,因何而廣傳,又是因何因緣來到中國,在中國又是如何而流傳,觀音的面貌又如何的演變成為中國的神祗。這本書並非在處理「觀音」究竟為男身還是女身的問題,而是嘗試理解掌握觀音出現於佛教的來龍去脈。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很喜歡《般若多羅蜜多心經》,尤其是「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這一句。人生所有的恐怖不就是因為心有所罣礙嗎?怕黑怕高,是因為對死亡的恐懼,那是因為對生命有著貪戀的罣礙,所以就有著恐怖。怕與親人愛人離別,是因為對這個人有著捨不下的眷戀,因著這個罣礙,所以自然對離別就充滿著恐怖。
   舉凡一切恐怖,無一不是從罣礙而來,若能無罣礙了,也就不會有恐怖了。這個道理看透了不過如此,但人生而為人,原本就對此世此生充滿著眷戀,又如何能容易捨棄一切,放下罣礙呢?所以自然喜歡歸喜歡,罣礙歸罣礙,心中就仍有著許多的恐怖,但因著《心經》,所以心中清楚明白。
   但也莫明地喜歡著千手千眼的觀音像,總覺得自己與之若有深深的緣份。
   去年父親過世時,一路跟著師父唸著經文,都是些與往生相關的經文,於其中唸到了許多觀音的部份,除了接引之外,還有一些救苦救難的經文。
   我曾在這些不同的時間點「遇到」觀音,卻從來不曾意識到這些觀音的差別,直到看了這本書。
   李利安將印度的觀音信仰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最早的階段是因為南印度人渡海時,常有海難,因祈求神祗救難而衍生。觀世音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只要能一心稱唸觀世音的名號,就能自災難中解脫,這種「稱名救難」的信仰是最早觀音信仰出現的樣貌。當然,這與原始佛教的信仰是不一致的。在原始佛教中,此生發生的災難,自有其生起的緣法,縱算是佛弟子,也會因前世之因緣(業)而得到此世的果報,若只是稱頌觀世音之名即可在此世獲救,那麼因緣又要如何俱足呢?佛陀將業(karma)列做無可逃脫的命定,只有能行四聖諦,斷絕貪嗔痴者,才能自輪迴中解脫。行四聖諦斷絕貪嗔痴者,即從根本去除了業的輪迴,若只頌觀世音之名,即能解脫業的魔掌,那麼為何還要努力修四聖諦、斷貪嗔痴呢?
   早期大乘佛教為著快速推廣,將原本只有佛陀、前世佛、後世佛的架構擴充為諸佛諸菩薩,將「稱名救難」的觀音納入為菩薩當然可以迅速得到很多的信徒,這個觀音的形象反映在《普門品》中。隨著淨土思想的出現,相信不再需要修四聖諦、斷貪嗔痴,只需死時唸誦阿隬陀佛佛號,即可受接引往生「西方淨土世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淨土的佛為阿彌陀佛,身邊的菩薩即為觀世音及大勢至,自此觀音又有了一個任務,即為另一個世界的接引菩薩。當然,相信淨土這種放棄自我修行(修四聖諦、斷貪嗔癡)而只求簡便的「唸佛」即可獲救的信仰,已與當初佛陀所傳的教義大相逕庭,是否仍能被稱為佛教,當時也曾引起很多爭議。但淨土的「法門」的確讓一般民眾找到一個容易的修行方法,往生前唸佛獲救要比每天修行體悟四聖諦要容易的多了。自此佛教大盛,但依某些嚴格的原始佛教修持者來看,卻是佛陀所傳佛教的終結。
   成為阿彌陀佛協侍菩薩的觀世音,碰到另一個問題。按佛陀所述,一個世界只會有一個佛,所以西方淨土世界被創造出來,其中的阿隬陀佛即為該世界的佛,可是在西方淨土中的菩薩,又怎會來到我們的世界「稱名救難」?又如何能來到我們的世界?有一些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的佛經出現,如《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等到大乘佛教開始處理「般若」這個主題後,觀音一路從「自他方佛土來的菩薩聆聽佛陀的般若說法」,逐漸變成為「般若」修行的代言人。我前面所提的《心經》就是代表作。但《心經》卻因觀音「稱名救難」的傳統,逐漸變成具有救難神力的佛經。唐玄奘至印度取經過程中據傳就有著《心經》的保護。自然,般若的經書有著神力這件事是充滿著矛盾的:一個主張空性的般若,原應看穿世間的空,卻又執著於世間,提供保護救難的服務。
   所以簡單說來,印度佛教中的觀音有三個面貌,有「稱名救難」的觀音,有身為「西方淨土」菩薩的觀音,更有具般若智慧的觀音。
   千手千眼的觀音則是佛教密教化後的結果,代表著有著大神通力量的觀音,雖然仍延用著淨土阿彌陀佛協侍菩薩的傳統,但已與前述三種觀音面貌有著很大的不同。
   因為這次的閱讀,讓我對於觀音信仰在印度的演變發展有了初步的理解。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lsontien&aid=3442610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Jack
H1N1 疫苗是上千萬顆受精雞蛋做出來的, 佛友們不准施打, 知道嗎 !!!
2009/11/02 21:49

我也不認同田欣的政治立場與某些替某黨似是而非的袒護之辭, 不過此事與這些都無關.

眾位信佛的朋友們, 你們是如此的聰明與虔誠, 對於佛教經典與教義都各有各的說詞, 那麼, 我請問你們在今天(2009/11/01)應該去打 H1N1 疫苗嗎? 你們親愛的孩子與家人是否也該禁止他們去施打 H1N1 疫苗? 你們可知道嗎 : 這些H1N1疫苗是上千萬顆受精雞蛋做出來的 !!! 這是醫學基本常識, 我知道你們有分吃蛋與不吃蛋派, 但是你們口口聲聲, 不可為了自己而害眾生, 當然, 你們未信佛之前, 我也不介意你們是否施打過任何疫苗, 但是, 你們從今天開始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不准去施打 H1N1 疫苗, 更不可以帶你們的孩子與家人老者去施打, 因為你們絕對在你家人不知道的情況下, 替你的家人累積惡業, 假如你們去施打, 你們就完全沒有慈悲心了, 況且, 假如得到 H1N1 而往生, 這也只不過是你們過往的罪業回報, 不准去施打, 更要奔相走告所認識的佛友們, 這才是不殺生的最高精神! 祝你們安然度過!

PS: 你們家裡剛出生的孩子在3歲前, 也不准去打任何疫苗, 所有的疫苗都一定要活生生的受精雞蛋才可以做出來, 因為需求細胞分裂的過程, 不懂自己上網GOOGLE 一下就知道, 不准打, 知道嗎 !!!!!!


世騰
了無常
2009/11/02 16:57

前面一段是淨空法師所講.

我想我的學佛過程是:

1.了解無常

2.開啟智慧

3.不必頓入空門, 世間學習才比較快. 因為善少, 惡多. 所以學的多.


世騰
您是哪一種
2009/11/02 16:21

第一種、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這是傳統的佛教,現已很少見。

 

第二種、宗教的佛教。把釋迦牟尼佛與諸佛菩薩當作神明看待,已經捨棄教學。

 

第三種、邪教的佛教。這是最近半個世紀才發生的,它的迷執很深,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第四種、哲學的佛教。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把佛經當作哲學來研究。可是,他們不能得到佛法「斷惡修善,破迷為悟,轉凡成聖」的真實利益。為什麼?方向錯了,所以達不到目標。我跟方東美老師學哲學時,他把佛經介紹給我,還告訴我:「佛經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學。」他以哲學的眼光看佛法,一生鑽研不懈。

 

第五種、作秀的佛教。法師帶著一群弟子表演,唱歌跳舞,非常熱鬧,中間法師出來講幾句話,講十幾、二十分鐘,觀眾聽了也未必懂他在講甚麼。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心經的心﹐是哪個心﹖﹖﹖
2009/11/01 20:04

哦﹗﹗﹗

原來樓主同印順比丘一樣﹐是"大乘非佛說"的信徒啊

難怪讀心經有障礙﹐誤會了

田欣(wilsontien) 於 2009-11-02 08:32 回覆:
不要用你自己定的架構來框我,我並不是「大乘非佛說」的信徒,我只是希望將佛法還原到原始的模樣後,再一步步看她的演進,並嘗試了解為何會如此變化。
也許您也該回頭看看自己是如何看待原始佛教的,是否在看阿含經或思考四聖諦/八正道時有罣礙呢?畢竟了解自己看透自己才是佛教的根本啊!

hung1211
[請參考!如果是我,我的說法]:觀世音,是也。
2009/10/31 12:49

1.[原文稿]={一個主張空性的般若,原應看穿世間的空,卻又執著於世間,提供保護救難的服務。},如此,人世間的明心見性,是不是很「混沌理論」(Chaos Theory)呢?

2.想請教,關於《般若多羅蜜多心經》之作者,是佛祖呢?還是觀世音菩薩?還是另有其作者呢?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般若心經的心﹐到底是哪個心﹖﹖﹖
2009/10/31 02:12

很好奇﹐想先請教一個問題

樓主為何認為般若心經是真經呢﹖﹖﹖

是樓主挖到的嗎﹖﹖﹖

田欣(wilsontien) 於 2009-10-31 11:45 回覆:
心經然當然不會是真佛經,至少不是從佛陀傳下的佛經,但其中的確有一些片斷的妙義另人心喜,如我喜歡的「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其他後來傳下的佛經偶而也會摻雜一些妙義,但都不足以證明其為佛陀原本教義。自然並不防礙其為宗教,就像摩門教派自認有上帝派來的先知傳法,雖然在基督教的框架下,但仍可以自成一新的宗教,但要說與原耶穌所傳相同,就大可不必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死{英勇}成{嫩娘}之〔鬼觀音〕
2009/10/30 12:57

http://groups.yahoo.com/group/Reformed-Daoism/message/2212



原來〔月本大和鬼天道 Taoism〕
以〔鬼道 Taoism〕<擺設 Frame and Set up>{中國人},
其中最具〔滑稽笑果 Funny〕的,
仍舊是{中國人}將〔鬼謎語 Tao-Riddle〕當<信仰 Faith>了.

而{中國人}將〔鬼謎語〕當<信仰>中,
為〔滑稽笑果〕之〔沒有 "意識" 到{月本后媽}--〔月本後媽〕
         早就一直在以〔討報系統〕<整治>{中國人}〕
       之〔典範〕的,
莫過於是<將>〔月本國〕<流行>〔禪修〕之〔世態〕,
   <當作> 只是一種{修習的方式}而已了!


原來〔月本國〕<流行>〔禪修〕之〔世態〕,   
也是一句〔鬼天道 Taoism〕的〔鬼謎語〕!


 〔月本國〕<流行>〔禪 修〕 之 〔世 態〕   
=〔月本國〕<西行>撒旦 巫爬 溜籠 母入甘肅娘藏


=〔月本國〕靠著{魔帚嫁婦}攜牽{娘教}<西行>至〔中國〕,
  <建立>起了〔撒旦〕的{討報系統 -- Taoism Avenge System},
  而隨著{鬼巫地位}的<<爬升>>,
 〔月本國〕模擬{溜籠}在〔山脊〕與〔山脊〕之間
<滑動行進>的{討報凌遲運作},
  取得了足夠的〔位階高度〕及〔運行能量〕,
  得以將〔月本和娘彌勒鬼巫〕<<送進>>了〔甘肅隴西〕,
               <<送上>>了有{娘藏}之稱的〔西藏〕~~


  禪
= 示單
= 死蛋
= 殺蛋
= 撒旦
= 討報系統 -- Taoism Avenge System

  禪
= 示單
= 死蛋
= 死雞卵
= 死 Ga_Lan
= 死 Gallant
=(1)死{華麗}成{醜態}之〔鬼彌勒〕
=(2)死{英勇}成{嫩娘}之〔鬼觀音〕


原來{中國人}要<重新找回>{失去已久}的〔華麗〕與〔英勇〕之特質,
真的只有<<奮力甩開>>〔月本大和的媽道狼教〕才有辦法辦到了~~


原來要能帶上{埃及豔后}的〔華麗鴨帽〕--〔The Gallant Duck Hat〕,
{中國人}真的需要付出極大的{{超越力量}}才能辦到~~


The Gallant Duck is Quacking: 瓜瓜瓜~~~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2009/10/30 02:21

佛學研究者每喜以佛經出現之時間,作為考證佛經真偽之依據。殊不知佛經三大藏,有說於人間者,有說於龍宮者,有說於四王天者,有說於忉利天者……乃至有說於色究竟天宮者。若有菩薩具大神通,能至龍宮乃至他化自在天宮,閱讀現存之佛經;若有菩薩修入初地以上,乃至能到色究竟天宮面見釋迦牟尼佛之莊嚴報身--盧舍那佛,親隨受法。此等菩薩返回人間,便將其所閱所聞,依宿命智通,一字不漏而筆記之,何得謂非佛說?

佛說﹐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的確﹐辨別佛經真偽﹐並非人人都辦得到

但絕對不是用考據挖掘所能知也

既然樓主相信心經﹐那麼另一部由鳩摩羅什大師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樓主可受持讀誦﹐將來必有開悟之機緣﹐六祖惠能大師即是一例

田欣(wilsontien) 於 2009-10-30 16:22 回覆:
依誰的法,誰的義?
若是佛陀原本教誨的法,就還是必需回到第一結集第二結集裡去,從四聖諦/八正道中去尋求,若是依千年來自然形成的、今日被稱做佛教的佛法佛義,那其中當然有很多可以被質疑為僞經者不知凡幾。
你真的確定你修的是佛陀原本傳述之法傳述之義嗎?
當然,不是佛陀所傳仍有可能有意義,千古以來那麼多宗教,總是教誨了些道理,連佛陀當時駁斥的邪魔外道也自有其信徒,但我們總不能指鹿為馬,不依考據如何確認佛經為真,今日若有人因扶乩而取得某經,聲稱是入於我們無法想像的境界由某佛所傳,難道我們就接受嗎?
愚魯如我者實在不明白!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心經的心﹐是哪個心
2009/10/29 10:13

樓主既然想從佛經中得到心靈的解脫

卻又懷疑佛說西方淨土之真實性

而寧可相信一些考據學者的話(有些考據學者還是基督教徒)

所以樓主讀心經就有障礙﹐而誤會了

田欣(wilsontien) 於 2009-10-29 23:38 回覆:
考據學者是異教徒就不能研究宗教,這我是不能同意的,除非研究中帶了自己宗教的偏見。
除了依據挖掘出的文物來推算變化之外,還有什麼可信之法?難道您的建議是「只要信」佛經所述,不管該佛經從那裡來?如何得來?這樣的邏輯不是愚昧如我者能接受的...

初學者
觀音佛號
2009/10/29 09:57

以佛教說法,現今是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沙眾,

獅子身上蟲自食獅子肉。

表面很興盛,事實真實法已漸滅。

以我自身經驗,確如普門品言,稱念觀音菩薩名號,

確實能讓心中瞋恨、恐懼,漸漸伏滅。

念誦佛經確實也能趕走一些靈界騷擾。

 

但如果是自己所造因果仍需自負,

只能自身修行持戒,佛前慊悔,

取得被害諒解,或可重業輕報,

不行時,仍須負此因果,了此恩怨。

念誦佛經佛號並不能消業,

正確說法是為了淨心,而後明白道理,真實修行,才可能了脫生死。

這是我的自身經驗,也是我受的大乘思想

願觀音菩薩佑你,能遇善知識。

 

田欣(wilsontien) 於 2009-10-29 23:35 回覆:
《普門品》是觀音救難的經,為何能讓你「心中嗔恨、恐懼,漸漸伏滅」?想來令人不解。若說誦《心經》會如此還稍可信,因為經文內容就是教導我們得到般若智慧的法門...
唸誦佛號究竟帶來什麼,這是我一直好奇的。若靠唸誦佛號來「淨心」,反而執著於「佛號唸誦」這件事上,放不下來,這樣的心又如何能真正得到「淨」呢?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