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7 19:16:32瀏覽2727|回應23|推薦5 | |
上周看完李利安的《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 這本書的撰寫,是為了要解釋「觀音」在印度佛教中是因何而出現,因何而廣傳,又是因何因緣來到中國,在中國又是如何而流傳,觀音的面貌又如何的演變成為中國的神祗。這本書並非在處理「觀音」究竟為男身還是女身的問題,而是嘗試理解掌握觀音出現於佛教的來龍去脈。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很喜歡《般若多羅蜜多心經》,尤其是「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這一句。人生所有的恐怖不就是因為心有所罣礙嗎?怕黑怕高,是因為對死亡的恐懼,那是因為對生命有著貪戀的罣礙,所以就有著恐怖。怕與親人愛人離別,是因為對這個人有著捨不下的眷戀,因著這個罣礙,所以自然對離別就充滿著恐怖。 舉凡一切恐怖,無一不是從罣礙而來,若能無罣礙了,也就不會有恐怖了。這個道理看透了不過如此,但人生而為人,原本就對此世此生充滿著眷戀,又如何能容易捨棄一切,放下罣礙呢?所以自然喜歡歸喜歡,罣礙歸罣礙,心中就仍有著許多的恐怖,但因著《心經》,所以心中清楚明白。 但也莫明地喜歡著千手千眼的觀音像,總覺得自己與之若有深深的緣份。 去年父親過世時,一路跟著師父唸著經文,都是些與往生相關的經文,於其中唸到了許多觀音的部份,除了接引之外,還有一些救苦救難的經文。 我曾在這些不同的時間點「遇到」觀音,卻從來不曾意識到這些觀音的差別,直到看了這本書。 李利安將印度的觀音信仰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最早的階段是因為南印度人渡海時,常有海難,因祈求神祗救難而衍生。觀世音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只要能一心稱唸觀世音的名號,就能自災難中解脫,這種「稱名救難」的信仰是最早觀音信仰出現的樣貌。當然,這與原始佛教的信仰是不一致的。在原始佛教中,此生發生的災難,自有其生起的緣法,縱算是佛弟子,也會因前世之因緣(業)而得到此世的果報,若只是稱頌觀世音之名即可在此世獲救,那麼因緣又要如何俱足呢?佛陀將業(karma)列做無可逃脫的命定,只有能行四聖諦,斷絕貪嗔痴者,才能自輪迴中解脫。行四聖諦斷絕貪嗔痴者,即從根本去除了業的輪迴,若只頌觀世音之名,即能解脫業的魔掌,那麼為何還要努力修四聖諦、斷貪嗔痴呢? 早期大乘佛教為著快速推廣,將原本只有佛陀、前世佛、後世佛的架構擴充為諸佛諸菩薩,將「稱名救難」的觀音納入為菩薩當然可以迅速得到很多的信徒,這個觀音的形象反映在《普門品》中。隨著淨土思想的出現,相信不再需要修四聖諦、斷貪嗔痴,只需死時唸誦阿隬陀佛佛號,即可受接引往生「西方淨土世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淨土的佛為阿彌陀佛,身邊的菩薩即為觀世音及大勢至,自此觀音又有了一個任務,即為另一個世界的接引菩薩。當然,相信淨土這種放棄自我修行(修四聖諦、斷貪嗔癡)而只求簡便的「唸佛」即可獲救的信仰,已與當初佛陀所傳的教義大相逕庭,是否仍能被稱為佛教,當時也曾引起很多爭議。但淨土的「法門」的確讓一般民眾找到一個容易的修行方法,往生前唸佛獲救要比每天修行體悟四聖諦要容易的多了。自此佛教大盛,但依某些嚴格的原始佛教修持者來看,卻是佛陀所傳佛教的終結。 成為阿彌陀佛協侍菩薩的觀世音,碰到另一個問題。按佛陀所述,一個世界只會有一個佛,所以西方淨土世界被創造出來,其中的阿隬陀佛即為該世界的佛,可是在西方淨土中的菩薩,又怎會來到我們的世界「稱名救難」?又如何能來到我們的世界?有一些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的佛經出現,如《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等到大乘佛教開始處理「般若」這個主題後,觀音一路從「自他方佛土來的菩薩聆聽佛陀的般若說法」,逐漸變成為「般若」修行的代言人。我前面所提的《心經》就是代表作。但《心經》卻因觀音「稱名救難」的傳統,逐漸變成具有救難神力的佛經。唐玄奘至印度取經過程中據傳就有著《心經》的保護。自然,般若的經書有著神力這件事是充滿著矛盾的:一個主張空性的般若,原應看穿世間的空,卻又執著於世間,提供保護救難的服務。 所以簡單說來,印度佛教中的觀音有三個面貌,有「稱名救難」的觀音,有身為「西方淨土」菩薩的觀音,更有具般若智慧的觀音。 千手千眼的觀音則是佛教密教化後的結果,代表著有著大神通力量的觀音,雖然仍延用著淨土阿彌陀佛協侍菩薩的傳統,但已與前述三種觀音面貌有著很大的不同。 因為這次的閱讀,讓我對於觀音信仰在印度的演變發展有了初步的理解。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