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8-349. 【學教練01】體育教學或訓練最重要目標:知識?技能?興趣?
2018/12/13 06:35:53瀏覽537|回應0|推薦13

教練說:「訓練球員不是為了現在打贏比賽,而是要長期培養孩子對於運動訓練的興趣,因為一個好的球員,必須要等到1718歲之後才會發光發熱。」

(攝影:老漁翁)

    這是頻果日報「蘋中信」倪重華的一篇文章,整理者從不同角度思索。原文如下:

    最近網路上有一份國際足球總會(FIFA)寫的11條準則,提醒家長們如何陪伴小孩踢球。位居前3條分別是:開心、支持與鼓勵──孩子們踢球是為了開心,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到比賽或訓練現場支持小球員;也不要因為失誤批評孩子,更無須在賽後去評斷他們的表現,因為無論輸贏,都要享受比賽;其餘的準則包括:掌聲、客觀、尊重、尊敬、理解、溝通、負責與享受。

跳脫家長的緊箍咒

    讀完以上準則,著實讓我(作者:倪重華)感覺心有戚戚焉。猶記得10年前,我第一次帶著當時才9歲的兒子去找陳信安教練,他的一段話給我了很大的啟發──他說,自己訓練球員不是為了現在打贏比賽,而是要長期培養孩子對於足球的興趣,因為一個好的球員,必須要等到1718歲之後才會發光發熱,「如果你認同我的理念,再來找我。」陳教練如此說到。

    這讓身為家長的我大夢初醒,那個時候我的孩子還在菁英私校裡念書,每次考試只要成績不好,我就會開始焦慮;而仔細回想我的成長過程,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樣貌是在1617歲的高中階段,孩子現在還這麼小,為何我需要對於他們一時的表現那麼緊張?

    「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幾乎是所有台灣家長的緊箍咒,放眼目前主流的教育觀念,一直無法跳脫如此的思維。教練的話點醒了我,從此之後我對於孩子的教育態度開始慢慢放輕鬆,試著換個角度,讓自己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學習。

    回顧上述的11條準則,其實也是非常到位的教育重點,幾乎涵蓋了我過去10年來的家長經驗累積;在這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包括孩子和家長在內的足球社群,都從中獲得非常大的樂趣。看著孩子從每天開心地踢球,到慢慢進入訓練系統,一直到現在參加強度越來越高的各種比賽以及團隊合作意識的形成,這種感動和樂趣是沒有參與足球活動的家庭不易理解的。

    反觀目前台灣的整體足球環境,與國際水準還是距離相當遙遠,這中間有太多細節需要調整。台灣現在最需要的是足球青訓的發展系統,這包括有制度的訓練規格和完善的國家隊訓練選拔制度,例如每個年齡層的球員每年都應該參加50場以上的全國聯賽,有了這樣完善的配置,才不枉費我們這些熱情的足球家長帶著孩子投入足球,一起走向未知的未來。

 

產業需要多元人才

    我認為,台灣足球和體育,最需要被調整的就是政府對體育的態度,不是只在意一時的成績,而是應該放眼長遠,從培養運動員的角度,擴展到產業面的思考。畢竟,能夠成為職業球員的是少數,產業需要的是多元的人才。這些觀念說來簡要,但卻是台灣所缺少的──從產業需要出發,才能真正革新台灣的體育教育,乃至於國家的體育政策。

    整理者(翁志成)的評論:

    今天暫不談體育政策,談一談體育教學與訓練吧!

    陳信安教練的一段話:「訓練球員不是為了現在打贏比賽,而是要長期培養孩子對於足球的興趣……。」和我的理念完全相符。早在十餘年前,我還在大學教育學程服務的時候,強調體育教學三大目標(認知、技能及情意),一定要兼顧,尤其學習後產生興趣的「情意」這一部份,非常重要,學生的年紀越小越需要,是三大目標,最難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我目前維持每週固定時間打羽球,同一時間還有三個場地,是家長們聘幾位教練教小朋友羽球,分組教學(如上圖),小朋友是小一、二生,許多家長為在場外,只見教練一開始就很努力教步伐,小朋友5566,教練又罵又示範,還是不會,只好再換揮拍擊球,有八成是擊不到球,教練更急,聲音更大,最後的結局是一排排小朋友面牆罰站;學期開始學羽球人很多,其人數每週看到一次比一次少,一個學期下來,約只剩原來四分之一,甚至不到。

    所以,在我的拙著「游泳教材教學與訓練」(易利圖書出版)及「田徑教材教學與訓練」(師大書苑出版)中,編著大量教學設計之教材,是競賽性、好玩性,最重要是讓體育教學或訓練,好玩,又有運動到,最大目標是學習後產生興趣的。學運動,要覺得好玩,才能產生興趣,也才能持久,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體育教學目標。與各位體育教師及運動教練共勉!

 

作者:倪重華「亟需產業思考的國家體育政策」/蘋果日報/要聞/蘋中信2018.12.09

整理、評論及照片:翁志成2108.12.11

 

本文收錄本館「運動教育」專欄,歡迎點閱。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gcc3129&aid=12120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