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8-138. 研究顯示:多動腦及身體 可降低失智風險
2018/05/20 14:42:33瀏覽1043|回應1|推薦19

   

據研究:老人家白天多運動,晚上好睡覺,增強自己的免疫力,可減少失智風險。(老漁翁攝)

    

   

    這是洪蘭一篇「預防失智症,心理因素大有關」一篇文章,值得與大家分享,文章如下:

    研究顯示,心理因素能影響阿茲海默症發病機率。因此,與其讓長輩每天對著電視發呆,應該鼓勵他們多出門、多動腦,降低失智風險。

    在研討會上,驚聞羅賓威廉斯因得了「路易體失智症」而自殺。我無暇看影劇新聞,竟不知他已去世三年,不勝唏噓,他的《春風化雨》是每學期我都會放給學生看的一部好片子。

    路易體失智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號殺手,想到這個病後期的症狀,就了解他為什麼會在衣櫥中,用皮帶上吊了。

    對於阿茲海默症,在投入幾億研究經費後,我們還在爭論它的病因。不知道原因,就找不到治療法,只能看著它肆虐,束手無策。但現在,有一點點的曙光出現了。

    一九八六年,研究者想找一群生活規律、不抽菸、喝酒、吸毒的人來做阿茲海默症的控制組。誰的生活會這麼單純呢?想來想去,就想到了修道院。於是聖母教會的六百七十八名修女就簽了同意書,死後捐出大腦來做研究。

    三十年後,她們都過世了,在解剖大腦時卻發現,那些看起來很健康、充滿活力的修女,她們的大腦竟然是典型的阿茲海默症腦。探討這些大腦有病、但行為沒有病症的修女和其他修女間的不同時,研究者發現她們都很樂觀進取、生命有目標。心理因素可能是她們不顯病症的原因之一。

    因此,平日多用腦,維持神經細胞功能的「認知儲備」可能有幫助。老人家要盡量和別人互動、去學新的語言、動手做事。因為人在說話時,整個大腦都活化起來;學新語言則動用到「處理速度」,這是偵察、分辨兩個目標先後出現的速度,是屬於基本的認知功能,訓練它可以延緩工作記憶和執行功能的退化。

    另外,睡眠很重要,睡得好,大腦在工作時所產生的廢物才能在深度睡眠時清出(晚上的功效是白天的十倍)。深度睡眠也是身體修補細胞損傷的時候。

    許多老人有吃安眠藥的習慣,其實安眠藥會減少深度睡眠,不如白天多勞動,累了,晚上自然熟睡。過去孝順父母是買大電視給老人家看,現在知道看電視是被動的接受資訊,對大腦沒好處。

    對這個世紀殺手,只有盡人事,聽天命,因為自己嚇自己,會嚇出病來的。但不管它的病因是什麼,增強自己的免疫力,至少可以減少未來長照的機會。

 

相關有關健康的文章收錄到本故事館上有多篇:http://blog.udn.com/wengcc3129/article?f_ART_CATE=1715743

(歡迎點閱)

 

整理與照片:翁志成  2018.05.20.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642 洪蘭 2018-02-26 「預防失智症,心理因素大有關」。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gcc3129&aid=11207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