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4/15 09:14:01瀏覽5281|回應13|推薦28 | |
地震頻傳,氣候又忽冷忽熱,說真的,實在頗有幾分末日的氣氛,電視裡甚至還有青海地震非偶發的討論,一時之間,好像我們必須要面對突如其來的末日一般,我常想,如果真有末日,我會在哪裡?又會和誰在一起? 記得在上個世紀末時,也曾有末日的預言,當時的末日據說是1999年,那年我還在讀高中,市面就有許多預言1999年是末日的書籍,引起熱烈討論,不過末日並沒有來臨,倒是有九二一大地震等災難的來臨。 如今末日預言又來了,先是馬雅人曆書只記載到2012年,於是有了2012的電影,最近地震又特別多,各地都傳出氣候異常的現象,讓人不禁又要問「真的末日又要來了嗎」? 有人說,在末日的預言裡,我們都沒有想過,台灣也在其中,其實早在2008年,作家郭漢辰的長篇小說「記憶之都」就預言,台北城將於2053年遭洪水淹沒,淡水會被水圍攻、捷運會完全困在水裡,這在當時作家下筆時,完全只是杜撰的情節,如今對照氣候變遷的氛圍,好像小說的情節就要成真一般。 「記憶之都」的故事描述男主角在墾丁海邊拾獲自己的記憶晶片,得知台北城於2053年即將被淹沒,後來政府雖然極力要從晶片中獲取資料重建台北城,但是沒有人能阻止台北城被淹沒的預言。 過去曾經擔任記者的郭漢辰,曾經在屏東跑過十多年新聞的他,多次採訪颱風、豪雨等新聞,親眼目睹過路斷、橋斷等天災的威力,他說,以前跑颱風新聞的時候,每一次都有向末日走去的感受,如今感受更深,好像如果我們不再及時做些什麼,那一天似乎真的會來臨。 小說雖然是小說家的想像,但是對照現實的狀況,的確值得我們深思,最近引起討論的紀錄片「正負二度C」,學生看完了,個個沈著臉,妹妹形容她的五歲小女兒看完後說「媽媽,我想去自殺」,因為不想被淹在水裡;再對照小說「記憶之都」,男主角的太太就是搭捷運時,被洪水淹死,即使早已從記憶晶片中獲悉未來的結果,都無法挽回。 現在的我們,不是正處在預言裡嗎?2010年以來,世界各地紛紛傳出了七級以上的地震,前兩天的青海玉樹地震,還是中國三江的源頭,如果像電影2012年的大地震來了、明天過後裡的洪水來了,我會在哪裡?你又會在哪裡? 可能那不僅僅是少開燈、少製造垃圾等節能減碳的小小行動而已,可能我們也得思考我們的人生態度,記憶之都的男主角在最後的一刻,是在家裡重新回顧記憶晶片毀城的片段,而現實中的我們呢? 我想在那一天還沒有來臨前,多愛我們的世界一點,我想在那一天還沒有來臨前,多愛我們身邊的人一點,我想在那一天還沒有來臨前,多完成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我想,要是可以多延長一點活著的時間,多和愛的人在一起,什麼我都願意…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