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等一個幸福的總和
2014/06/09 13:24:09瀏覽6214|回應0|推薦22

 

幸福到底是什麼,很難說得清楚。

 

那天女兒窩在我的大腿邊,母女兩人正在抱怨工作太煩、家務太多時,想不到年紀小小的她突然提醒我:「媽,我們已經很幸福了」!

 

原來有那麼一天,她的幾個死黨居然互相聊起自己的故事,小小年紀的他們,個個有著讓人心酸的身世,讓女兒很驚訝,原來每個人的人生情節及步驟,在年紀還這麼小的時候,就有如此地不同。

 

小文出生後,就沒有看過媽媽,完全由爸爸及阿公、阿媽帶大,小小年紀的她向同學透露,自己從小最怕過的就是母親節,母親節要畫卡片、要做康乃馨,她常常不知道該畫誰?或該送給誰?每一年只要到了母親節,她的家就變得特別安靜,沒有人想特別在她面前提起什麼。

 

最近她可能就會有機會看到媽媽了,原來爸媽要爭監護權了,十多年來,母女的第一次見面,很可能就是父母對薄公堂之際,她雖然沒有說出口對母親的想念,但是可以想像小文心裡可能比面對十二年國教還要忐忑。

 

還有平常頑皮的小得,原來來自單親家庭,媽媽、阿姨等常常以打解決問題,學校同學只知道小得平常很愛打人,但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上其實常常帶著傷,也或許在他的心裡,還有著一處始終沒有痊癒的傷口吧!

 

女兒就這樣窩在我的大腿邊,傾訴著好友坎坷的身世,很難想像,這一群小大人的人生,竟是如此曲折;小民的爸媽離婚了,雖然說好了雙方探視的周期,但是小民如果留在媽媽身邊太久,回到爸爸家免不了一頓毒打,女兒說,光是看小民的臉書貼滿了媽媽的照片,就可以想像他有多想念媽媽。

 

但女兒形容,小民始終很勇敢,始終自己一個人過著大人的生活,自己買飯吃、自己租片看,有一天他還從書包裡拿出租來的錄影帶問女兒:「要不要借你看」?只有錄影帶陪伴的夜晚,不知道有多孤單。

 

打從女兒講第一個故事開始,我就忍不住哽咽了起來,同樣的年齡、同樣的青春歲月,女兒回家有媽媽可以抱、有爸爸可以撒嬌,有的孩子卻是從小就要學習和孤單相處、學習習慣悲傷或是學習不悲傷。

 

改來改去的十二年國教,並沒有教孩子們如何面對人生,並沒有教他們如何面對悲傷或是孤單,大人設計的一切成長管道,包括升學,都太機器化,而缺乏有溫度的關愛,但這些孩子卻比想像得都還要勇敢,他們依然每天快樂上學,依然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交上許多好朋友,他們只是偶而互訴心聲,並沒有花太多時間自怨自艾。

 

有機會的話,我其實很想鼓勵他們,上帝給的幸福存摺都一樣,只是呈現的方式及時間不一樣,請他們一定要努力過日子、一定要耐心等候,人生的歷程是高潮迭起也罷,是平淡無奇也好,其實就是幸福的總和,不要放棄的人,才會看到結局。

 

大人的世界裡,或許有太多不得已的因素,但也許就多給孩子一個擁抱吧!如果有機會的話,就讓他們多窩在自己的大腿旁一分鐘,孩子要的其實不多,在互相傾訴的過程中,他們會感受到,那其實就是某種幸福的總和!

 

人生雖苦,卻也有定律,幸福敲門的時間雖不一定,卻也可能隨時出現,給孩子一個溫熱的擁抱,真的沒有那麼難的。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g123&aid=1401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