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雲和上解華嚴 (入不可思議解脫普賢行願品) 二十二
2008/10/09 08:30:22瀏覽1057|回應0|推薦6

轉貼 海雲和上「十大願王」講記

十大願王【九】恆順眾生()
佛性是怎麼引導出來,乃至發展、成長、成熟。這個理論是這樣一連串發展出來的。所以恆順眾生到最後是在成就供養如來,也就是在成就智慧花果,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後得到大利益的恰好也就是自己。 

經常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就能圓滿大悲,也就能發現自己的佛性是怎麼引導出來,乃至發展、成長、成熟。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前面的經文是從理上來講的,現在是舉例說明。

  譬如在土地並不肥沃的曠野沙漠之中有一棵大樹,這棵樹的根部若能得到水的滋潤,它的枝葉花果就能長得很茂盛。我們知道樹必須要有水,如果得的是油的話,那非死不可。油是什麼?就是名聞利養,所以生命中只有錢財沒有道是不行的,會中毒而死。所謂的三毒:貪、瞋、癡就是油,染上了就非死不可。

  從生命的角度來看,眾生是菩提樹王的樹根,諸佛菩薩則是樹上的花果,你要用大悲水來饒益眾生,才能成就諸佛菩薩的智慧花果。這是個觀念問題,現代人請大悲水回家都是給自己喝的,有病治病,沒病灑淨。其實大家都弄錯了,這也是學佛人的可悲之處:迷信、著相。大悲咒也是用來利益眾生,而非利益自己的。要知道大悲水的意義不在事相上,它有兩個重點,一是普為饒益一切眾生,一是為了成就自己的菩提道果。可惜現在人都拿來消災治病,等於是拿最好的法來作最沒效果的用途,顛倒了。如果你手中有一顆一百克拉的大鑽石,你會怎麼辦?拿來炫耀自己?還是墊桌子?還是賣掉,把得來的錢拿去救濟難民?什麼用法才能使那顆鑽石發揮它最大的意義?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才是一顆真鑽石,那份光芒可以饒益一切眾生,當你成佛的時候,你的菩提道場自然是「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了。

  所以學佛人要以大悲心來普遍饒益一切眾生,你的菩提樹王才能茁壯,待時節因緣成熟,自然會開花結果。這裡面時節因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不用去預期未來如何,只管種因,用心耕耘就好。

佛法講當下覺悟

  佛法不同於一般宗教,它要你當下覺悟,勇敢的面對現有的事實,了解這些痛苦、挫折和無奈是怎麼產生的,然後再消滅掉。它不講未來如何,因為未來如果不是真實的,就等於是打妄語了,而佛是不打妄語的,不會拿一個不可知的未來來安慰你的現在,因為這樣只是把痛苦延後而已。佛法要我們了解因果,就是要我們確確實實的認清目前的狀況,才知道該怎麼做,也才知道我們在菩提道上所做的是不是實質性的。

  因此學佛的首要條件就是發菩提心,也確實每一個學佛人都有發心,但發的卻未必是菩提心。很多人都說要發心捐錢,發心吃素,發心做義工,發心做功課,發心受戒,這都不是真的發心,只能算是發安慰自己的心,是事相上的心,種種福田而已。

  佛門中真正的發心是指發出破除無明、引出佛性的心。因為我們的佛性被無明蓋住了,它本來是存在的,叫作本覺,但是被無明蓋住了,因此叫不覺。現在我們發菩提心就是要破無明,把本有的佛性引發出來,這樣才有辦法開始修行,而修行又是為了要去覺悟那究竟圓滿的佛性,兩者間是有這樣的關係的。

  學佛難就難在引出佛性,能夠引出佛性才是真發心,而真發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梵行品>上面說:「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一發心,就已得到,而且所有的大善知識都會一致的讚歎你。佛性引發出來後還要讓它彰顯,繼續不斷的增長、擴張、成熟,而這還只是學佛的第一個階段而已。

  佛性引發出來後,要在哪裡展現它的特質?佛性很抽象,一點也不具體,我們可以從兩個部分下手,一個是內心的感受,這是一般人所說的不可說的部分,也是最難掌握的。如何將自己的心安住在佛性上,也就是安住在菩提上,然後不斷的增長、前進、成熟?這就是所謂的內修,內聖的部分。

  另一個是外王的部分,也就是對外表現出來攝受眾生、饒益眾生的部分,那就是菩薩道。所以作為一個修行人,表現在外的,不是擁有高超的知名度,也不是什麼特別的模式或形象,而是自在。不見得要威武、嚴肅,或是尊貴、高雅,他所展現的重點就是應用悲心來利益眾生。

修行以眾生為根本

  大悲心是內在的,展現於外的行為就是大悲水,因為慈悲的表現可以潤澤眾生的心,所以大家不要總以為大悲水就是從廟裡求來的、持過咒的,可以裝滿一大杯的水。我們每一位處於曠野沙漠之中的樹王,若能多用慈悲心的表現來潤澤眾生的心,也就是拿大悲心來灌溉我們菩提樹王的根,自然就能成就樹上的花與果。花是菩薩,果是佛,根是眾生,沒有眾生就不能成佛。所以只想獨處山上清淨修行的人是不可能成就菩薩道的。經文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是指以眾生為根本之意,在修學上一定要以眾生為依據。你怎麼饒益眾生,你的菩提果就怎麼成就。唯有藉著饒益眾生才能行菩薩道,只有讓菩薩圓滿,佛果才有可期。這就是為什麼大乘佛法特別講求行菩薩道的原因。

  但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既然菩提心有真正菩提心與相似菩提心之分,那菩薩道也有真正菩薩道與相似菩薩道之別。真正菩薩道和相似菩薩道一般人很難區別,目前社會所行的幾乎都是相似菩薩道,它們的分別在哪裡?在於相似菩薩道沒有智慧的基礎,此外真正能饒益眾生的菩薩還必須要依於自己的本體,也就是必須從我們的菩提心所發展出來的。

  生為修行人就要真的發起大悲願,希望大家能夠生生世世,在諸佛的末法時期建立正法幢,來普遍饒益一切眾生。這是十分不容易的,想想看,要在末法時期聽聞正法都很困難了,還要高舉正法的旗幟,吹大法螺,轉大法語,接續佛的法身慧命,容易嗎?但是要行菩薩道就要往最苦的地方去。所以誠心勸勉大家,把心端正,把基礎打穩,根本不用去擔心來生來世如何。如果能照著這樣修學,怎麼會不到正法那兒去呢?如果只是繞著事相打轉,修的是相似法,那誰也不敢保證了。學佛難不是難在經文上,而是在這樣的核心問題上。

唯有在群眾中歷練,方能得大悲心

  至於為什麼一切眾生是樹根,諸佛菩薩是華果?為什麼拿大悲水饒益眾生,就能成就諸佛菩薩的智慧華果?因為眾生是平凡的,是迷惑顛倒的,我們想以大悲心的表現來滋潤眾生的心該怎麼做呢?就是把眾生的迷惑顛倒給除掉,讓他們得到光明智慧。如此的悲心才有意義。

  然而為什麼饒益的是眾生,成就的卻是我呢?吃的是眾生,飽的是我,這在現代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所以這裡面一定有它的化學關係。因為拿大悲水去幫助眾生,就會使我們的悲心一再的發揮作用,當眾生的苦難不能解決時,我們就會不斷想辦法,那麼善巧方便的智慧就逐漸生出了。如果只是單純的施捨,那只是增長福報,所以一定要用心,拿慈悲的展現來潤澤眾生,如此智慧才會增長、成熟、成就。

  接下來說「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這句話可以往前回溯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這就像一條連續方程式,一環緊扣一環。

  其實與眾生相處真的是狀況連連,令人啼笑皆非,但也就是這種種錯綜複雜的狀況在考驗著我們的悲心,如果很快的就起了退心、厭煩心,那就不用說了,你根本就不在菩提道上,也不在菩薩道上。眾生千變萬化,修行人就要幻化成各種不同的角色來度化他們,如何把這些角色完成、圓滿,才是真正的大悲。不是說給一份期望,給一份關懷而已,那只能叫作慈悲。通常慈悲給予的對象都是有緣的對象,就像以前提到的生緣慈、法緣慈,而大慈大悲是無緣同體的,對於來自四面八方各種不同角度的,都能沒有分別的給予應有的關懷。這份大悲心唯有在群眾中歷練才可能產生。

大悲的圓滿來自平等

  前面提過羅漢道與菩薩道是兩種不同的修法,小乘阿羅漢直接從自己身上下手,遠離群眾,獨處阿蘭若,重點在如何攝心,使心不波動。菩薩的修法看起來比較間接,從饒益眾生下手。其實離群索居,表面看起來清清淨淨,卻不見得好修,除非是引出佛性了,修行才容易,如果沒有引出佛性,一旦到了清靜之處,反倒會無所事事,變得懶洋洋的,甚至會不甘寂寞,各種欲望也會出現。如果有業力的話,無論躲到哪裡,都照樣存在,這時候就要把業力轉成願力來修行。

  所以說在人群中好修行的原因就在這裡,因為在群眾中可以隨時提醒自己:我的佛性尚未引出,還不能明確的肯定佛性是什麼。貪瞋癡是怎麼起的?修行倒底該如何?境界一再的出現,自己也就能不斷的訓練、調整。假如境界不出現,自己也就沒法調整了,甚至連自己所認知的是對或不對也不敢肯定。

  同樣是上山修行,為什麼人家能成就阿羅漢,中國人都修成仙去了。為什麼只成就仙人?這就他們所肯定的目的,他們並沒有引出佛性,所以修的就只有這些。群眾就像無數面鏡子照著我們,有的是凸透鏡,有的是凹透鏡,有的是平面鏡,有的是透視鏡,什麼情況都有,若能處處留心,才有得調整。如果不透過這些,那可能就會變成二分法,不是此就是彼,以為現在是凡夫,只要修行就能出離,問題是你修的法正確嗎?你真的能出離嗎?

  簡單的講,以大悲心饒益眾生,是指不逃避對眾生的責任,以此為前提,自然就能增長法身慧命,自然就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然這中間尚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最快的當生可以成就,問題是我們能不能肯定?所以重點在於種因,把真正的菩提心、菩薩道提綱挈領的抓住了,其他就不必管太多了。

菩薩道、菩提心不能離開眾生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這裡又再講回來了,不僅菩薩道不能離開眾生,連菩提心也不能離開眾生,也就是說覺悟要從眾生中得。我們再來談一次眾生,什麼是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一般僅指人,廣泛一點的包括畜牲六道,講到十法界已經算很高級了,但還是沒窮盡,只談到有情眾生,另外還有無情眾生。黑板、筆、桌子、椅子也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菩提也就包括在這一切中。

  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時,衣食住行、行住坐臥,所接觸的一切人事時地物,無論有形無形,都是修行的對象,不只限於有情眾生。這就是所謂的情與無情,同源種智,不但有情能說法,無情也能說法。修行人的心量要大到如此,也要活潑如是,才能生活在無障礙法界中。

  「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前面告訴我們如何從大悲心來成就菩提,現在告訴我們大悲的圓滿來自平等。「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供養就是培養,培養什麼?培養自性,也就是引出自性、引出佛性的意思。經常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就能圓滿大悲,也就能發現自己的佛性是怎麼引導出來,乃至發展、成長、成熟。這個理論是這樣一連串發展出來的。所以恆順眾生到最後是在成就供養如來,也就是在成就智慧花果,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後得到大利益的恰好也就是自己。

  這樣的隨順眾生,一直到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都盡了,我的隨順依然無有窮盡。盡虛空遍法界,直到成佛了,還是一樣恆順眾生,而且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當然也唯有在絕對平等,引出佛性的情況下才做得到。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dypiano&aid=228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