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6/02 22:38:18瀏覽446|回應2|推薦22 | |
有著世界第八大奇跡之稱的「秦始皇陵」,虎踞在這關中平原之上,沐浴著千百年來的關中和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也是規模最大的皇帝陵,非埃及金字塔所能比。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高87米(初高120米)。 如今,皇陵周邊生長著很多的石榴樹。據說所長的石榴非常香甜,入口生津。 遠望秦陵,是一座綠樹蔥籠的小山,但又不是一般的小山,那是秦皇苦心孤詣,動用了諸多財力與勞力造就的巨型墓頂,土方全部從地宮中所取,在地宮營建完畢之後,以土方覆而夯實;陵墓近似方形,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對稱的兩個斜坡上,今日皆有石徑可達墓頂,以供遊人上下墓頂遊覽觀瞻之用。 在這個龐大的陵墓中,秦始皇生前的榮華富貴,一同入住; 凝重的綠色,高大的墓冢,讓遊客強烈的感受王者的尊榮、威儀, 與歷代帝王陵墓坐北朝南的格局不同,秦始皇陵墓卻坐西向東。 世界第八大奇跡不是免費開放的,但即便票價不菲,檢票口的遊客卻仍是絡繹不絕;這種遊人趨之若騖的現象,不難理解,偌大的世界上,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八大奇跡,有緣者方能到此,豈能錯過? 檢票口附近散布著不少攤檔,售賣一些飲料、香煙、地圖、紀念品...,但不時會有一些故作神秘模樣之人,向遊客拿出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所謂“文物”,拉到一旁,壓低嗓門,耐心的描述著他們挖到這些「文物」、「寶物」的種種偶然性及其詳細經過,並且,因為是意外所得,因而也就願意以很優惠的價格賣掉這些“文物”,更要十分友好而鄭重地作出提醒:“千萬不要讓國家知道,否則,可能會被沒收。” 秦陵近側,驪山北麓腳下,就是華清池,郭沫若書寫的“華清池”匾額,高懸於上,温泉始於西周,唐時始有“華清池”之名。 進大門,過龍墻便是九龍湖,湖面平如明鏡,亭臺倒影, 垂柳拂岸,肥乳豐腴的楊貴妃雕塑,臨水獨立,姿態萬方,歷千餘載而風情猶在; 宜春殿 、飛霜殿憑湖而矗 ,飛霜殿原是唐玄宗、楊貴妃之臥室。白居易《長恨歌》裏的:“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即是描寫此處。 曲欄回廊,一路行去,有望湖樓,五間廳,著名的“西安事變”發生於五間廳。當時的蔣委員長便是在此居住。 昔時唐風唐韻濃郁的皇家園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浪漫愛情,與蔣委員長的逸興閑情,今日,似乎依舊盡歸此間樓臺。 走出望湖樓,向右可沿著一條磚砌的臺階上行,蒼翠蔥綠、美如錦繡的驪山,便可盡收眼底。 驪山的半山腰,一座亭子赫然佇立,藍田玉制成的匾額懸於其上,名曰:“兵諫亭”,據說,以前可是叫:“捉蔣亭”;不難想象,在1936年12月12日那個寒冷的夜晚,蔣委員長也是吃了一番苦的,半夜三更,月黑風高, 一個國家領袖,赤著腳板,悄悄的爬上這半山腰,戰戰惶惶的躲進這山洞,遭遇確實好慘。好在現在更名為“兵諫亭”,讓人感覺到人格上的羞辱意味無存;或許,返樸歸真才是歷史的最終追求,也是人民和歷史皆須遵循的千古正道。 ---------2007.05.08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