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幼兒語言學得的理論
2009/04/13 09:48:28瀏覽4467|回應0|推薦7

幼兒語言學得的理論

成熟與環境對語言的發展非常重要,但不同的語言專家確偏重其中的一個音素‧學習理論(learning theory)強調學習以經驗為基礎,而先天論(nativism)則主張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

學習理論:行為學派相信人們學習語言的方式,正如同學習其他事物一樣,都是透過增強作用‧父母增強孩子做出類似成人話語的聲音,因此孩子發出更多這類聲音,並同時進行類化和摘錄‧行為學派認為孩子隨意發出聲音,其中聽來像成人語言的受到增強‧社會學習理論則主張孩子是透過聽到父母說話,模仿父母,而且從此種行為獲得增強而學會說話‧這點或許可以說明:英語國家的兒童為什麼說英語而不說其他語言‧模仿也許能解釋為什麼父母縱使不去改正幼兒的文法,他們終究會自行改正的道理(R. Brown, Cazden, & Bellugi, 1969)‧


學習理論者指出在家庭長大的孩子‧通常得到較多的注意和增強,因此他們的學話會比在育幼院長大的孩子多(Brodbeck & Irwin, 1946)‧然而學習理論並未能解釋孩子為何能以一種充滿想像力的方式說一些他們從來未聽過的事情,例如一個小女孩描述自己用腳跟走路為 “tip-heeling”.


先天論:根據此派說法,人類據有學得語言的天生能力,而且人們學習說話正如同學走路一樣自然‧支持此觀點的證據如下:

1幾乎所有兒童都能學會母語,無論該語言有多複雜‧他們仍以相同的年齡相關順序學會,無需正式的指導,其中基本原素‧

2人類是唯一能使用一種口說語言的動物,也是唯一大腦一側大於另一側的種屬‧似乎大腦左半部有主司語言的天生機制‧

3新生兒會以複雜的方式對語言做出反應‧他們會以自己所聽到的成人言語的節奏來動[身體(Condon 

& Sander, 1974);他們能分辨母親與陌生人的聲音(A. DeCasper& Fifer, 1980):而且在出生頭一個月中,他們就能分辨極相似的聲音(Eimas, Siqueland, Jusczky, & Vigorito, 1971)‧

有人表示新生兒能將聲音分門別類,因為人類生來具有(專司語言的知覺機制) (Eimas, 1985)‧接觸某種特殊語言的聲音會使孩子『調入』相關預設的『頻道』,並『調出』來使用的頻道‧此種知覺機制配合聲帶以及大腦特化的語言區,使得孩子迅速地『進入語言的社會』‧

在開始對聲音做簡單的辨認後,嬰兒如何進行創造出遵循其社會所使用語言特殊規則的兒語?(Noam Chomsky, 1972)提出一個答案:與生俱來的語言習得機構(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 使孩子能分析他們聽到的語言,並抽取其中的文法規則而得以造出未曾被說過的新句子‧

失聰兒童在無模式可依循時,會形成自己的記號語言,這又是內在機制在幼兒語言容量的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另一個證據((H. Feldman, Goldin-Meadow, & Gleitman, 1979, Hoff-Ginsberg 

& Shatz, 1982)‧然而天生論還是未曾說明兒童在文法技巧和流暢性的個別差異為何如此之大,也未解釋兒童是如何理解字義,或者語言發展為何得看有無交談的對象‧

今天多數發展學者都同時擷取天生論和學習論‧他們相信孩子生來即有學得某種語言的天生能力,爾後會因為來自經驗的學習而被引發、促進‧ 

資料來源   

兒童發展  

Child Development    Diane E Papalia  &  Sally 

Wendkos Olds

評估小孩語言發展 是否須要就醫診斷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408137&op=dt&lno=0&no=8329791

我是如何讓完全不說話的小朋友,開始說話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408137&op=dt&lno=0&no=8353615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han97&aid=284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