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教育部「高級中學英文課程標準」的閱讀目標
2010/11/11 11:05:34瀏覽940|回應0|推薦12

無意間搜尋到這段敘述,覺得很有意思:

根據教育部「高級中學英文課程標準」中的「語言能力」學習目標,包括聽、說、讀、寫四大能力。其中,影響高等教育至深的閱讀,又細分成下列七項「分項目標」:

1. 能以正確自然的發音及語調朗讀課文。
2. 能於課前預習課文並了解其大意。
3. 能於課後完全了解課文內容及情節。
4. 能利用字詞結構、上下文、文法結構及篇章組織推測字詞意義或句子內容。
5. 能熟悉閱讀技巧,並有效應用於實際閱讀中。
6. 能藉助字典或其他工具書,自行閱讀與課文難度相當之課外教材。
7. 能了解及欣賞不同體裁、不同主題之文章。

這目標讀來中規中矩,言之成理。如果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有足夠的英文基礎,倒也無可厚非。以下藍字是小布的淺見。

1. 能以正確自然的發音及語調朗讀課文。

這是一個must,卻也是落差最大的一個must。發音能趨於自然固然是件好事,但卻不是關鍵;咬字正確才是日後無痛學習還能進步的關鍵。還莫說「以正確的發音與語調朗讀課文」,因為過半的學生連單字的咬字發音都大有問題,朗讀如何使得?這問題根源不在高中,不過是因為拖久了,到了高中看來更嚴重些,讓許多人萌生放棄的念頭。歸根究底問題恐怕是出在高中之前。

2. 能於課前預習課文並了解其大意。

是的,這很重要,但不會朗讀,想要預習課文,除了呆坐桌前與書本對望,還真不知如何預習起...

3. 能於課後完全了解課文內容及情節。

沒有1.2.,光靠老師課堂上的講解,想要了解簡直是緣木求魚。況且了解還不夠,要能練習到熟悉才會發揮作用。

4. 能利用字詞結構、上下文、文法結構及篇章組織推測字詞意義或句子內容。

這仍然牽涉朗讀、字彙與基本文法概念;而不會朗讀,基本文法概念必定難以深化;不會發音,根本無從學習字彙,亦無法朗讀。感嘆:發音才是一切的根本啊。能發音、能朗讀再來談篇章結構比較有意義。

5. 能熟悉閱讀技巧,並有效應用於實際閱讀中。

這點決策大佬們還是在雲端上遠離了現實。難道教育標準只是為了20%所謂的菁英學生而設計的嗎?現今過半上了高中的學生,根本沒有能力正確發音,還談什麼英文閱讀技巧;只有少數的學生(少於20%),幸運的在國中或更早之前突破這道障礙而不為所困。這龐大的80%的人學習不良的問題,不是高中老師要解決的問題,也不是國中老師能解決的問題,這是教育當局要解決的問題。小布建議,當局決策者應開始認真思考把英文當成術科來看待,而英文術科的首要之務就是建立發音能力,與應用發音解決字彙和文法、用法問題,以聲音串起所有的基礎英文學習活動。不然,我們國家每年還要繼續訓練出80%需要英文卻使不上力的英文人才。

6. 能藉助字典或其他工具書,自行閱讀與課文難度相當之課外教材。

這點與小布基本英文能力的主張相似,在英語非母語亦非第二語的國家,字典確實是最好最快的求助方式。課外教材也許比較有趣味或符合個人興趣,但問題是一樣的,得有消化吸收的能力,無論是課本或是這些課外教材才能發揮作用。

7. 能了解及欣賞不同體裁、不同主題之文章。

這點能做到當然很好,必要性卻見仁見智。英文學習固然不應偏食,但以高中課業的繁重,這點更適合作為 nice to have, 卻不見得是一個must。當然英文已經在一定基礎之上的話,閱讀多樣性是有必要的。

在學習的各個階段,都會有許多人錯失正確學習英文的機會。且人數眾多,問題普遍而不能說不嚴重。所以在國中、高中、大學、甚至到出社會之後,都應該設有補救教育的機會;這邊說的補救教育不同於一般補習班所提供的課程,不應流於以背誦多少單字、熟習多少文法規則、能做多少會話、或提升英檢成績為目標;應該以建立自學能力為目標。相關能力請見拙作:英文基礎指的是哪些能力

如果這樣的補救機制存在,那麼就會有愈來愈多的學生可以進行符合期待的學習。而這類教育當局所列的目標或綱要等等,才不會淪為打高空一場。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ysheen&aid=4588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