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21 02:05:39瀏覽320|回應0|推薦0 | |
台灣人你應該要瞭解的事~再談服貿
昨天寫到睏,今天就我看到的問題繼續一一來談。 很多批評者,說這個服貿協議是『黑箱服貿』,沒有透明化的協商交涉過程,所以他們反對的是『黑箱』而不是反對『服貿』。這樣的指控,很容易懂,很容易取得共鳴,但是這說法真的我搞不懂,台灣對外貿易談判沒有個五十年,也應該有個四十年吧,哪一次不是由政府專業文官代表國家去談判?哪一次有現場立即實況轉撥談判狀況?跟紐西蘭或是新加坡簽的協議就算是有透明化?這些談判的人,是經過國家考試通過,經過國家長期栽培的經貿專才。或許,談判下來的結果不盡人意,但是在主客觀條件是我們求人的情況,坦白說,我看到的是或許還不錯的條件,只是端看你從哪個角度切入。而且,這個服貿協議,已經在網路上公開快十個月,我們怎麼去說這是『黑箱』,根據朝野協商,反對黨也應該辦過很多的說明會,我不懂到底『黑箱』在哪裡? 說到談判,我們就來談談有一些讓人比較困惑的服貿協議部分。先看看開放陸資進入台灣經營醫院。很多人都說明明台灣就沒有需要蓋更多的醫院,為啥要開放這一項?而這一項會造成陸資控制醫療體系,導致最後台灣健保整個失敗。我們先談為啥要開放台灣沒有需求的服務項目這個部分。根據我長期跟旅行社,航空公司甚至帛琉政府談判的經驗,開放這項是談判技巧的運用,馬政府不敢說的是,這個開放是『假』的。也就是說,當我需要開放給你的一些東西,那我就開放給你我覺得我們不需要的東西。台灣現有醫療體系,公部門的部分就已經有很多教學醫院級的體系,私部門的部分,台塑新光和信國泰奇美等等,以台灣的醫療產業規模,哪一個不是佼佼者?台灣市場才多大,真有大陸財團願意砸大錢,來跟台灣這些大規模的公私立醫院做競爭嗎?要先花大錢入股,接下來還要花大錢取得競爭優勢,然後還得花更多的錢去兼併,然後冒著可能沒生意上門的風險把自費項目提高?最後只是為了擾亂台灣健保體系?我個人的感覺這完全是為了恐嚇而恐嚇。 這裡插一段關於資金成本的說明。很多人都提到大陸企業可以挾着龐大的資金進入台灣市場來打擊台灣各個市場的中小企業。從資金成本的角度看,以大陸每年百分之七左右的經濟成長率,資金成本至少至少也應該在百分之七,才合理。台灣現在比較大的企業貸款利率大概百分之二,我不懂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我們少了人家百分之五的資金成本,我們會被他們打掉?而我們開放的投資項目,在台灣又有多少項每年能夠有百分之七的利潤?我們經濟成長率是求保三,我們的企業當然想去經濟成長率保七保八的地方進行投資,但是有多少大陸企業願意用百分之七弄來的資金,來經濟成長率保三的台灣來投資? 可以說除了醫療之外,坦白說我覺得還有非常多項開放的服務項目,根本就是談判技術性的開放。如果我們這幾樣開放投資項目真的那麼值得對岸花大錢來投資,我們經濟成長率不會是『保三』。當然,這也是政府說不出口的事情。當然,談判本來就是各懷鬼胎,大陸開放的某些產業,我也不認為當下真的有投資的價值或是未來性。 另外就是很多人在疑惑的是,到底對服貿協議對台灣整體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必要性必須要通過服貿?當我們的服務業或是說從事服務業的個人有機會合法的到一個經濟成長率更高的地方工作,對於我們整個社會的流動以及刺激,我個人認為是正面的。因為在大陸經濟成長率高,業主或投資人願意付出的薪資也更高,為了阻止公司內優秀的人才前進大陸,台灣的公司必須要提高薪資待遇,以留下優秀的員工。這也是政府不願意明說的。而為了追求更高的薪資待遇,台灣的勞工或是學子,當然得要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具有議價能力的勞工,我覺得這個整體的影響是好的。因為保三的經濟成長率,我們自己服務業陷入22K的困境,現在有機會創造另一波人員流動,我不認為是壞事,反而有助於服務業整體薪資水準提升。如果服務業整體薪資水準提升,台灣經濟就不會是只是在保三。 另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大陸的某項產業,他進入台灣之後他能夠提供給台灣消費者更便宜的服務,對台灣消費者也是好事。當然,他也會同時傷害到台灣的相同產業。但我覺得,台灣人應該要有自信,即便短時間失去市場,也應該能夠自我調整把市場奪回來。而且,在台灣各級民代的壓力之下,金管會跟央行不會放手不管讓中資真的大舉進入,去打垮某一個產業。台灣金融體系說真的在這方面沒有那麼開放。 接下來就要談到如何自我調整,以應付可能進來的大陸競爭者。我的答案是回歸台灣最早的核心價值,『誠信』!台灣不管是商品或是服務,在我們經濟起飛的年代,都是具有能讓人信賴的品質。而我們當年就是靠優良的品質走遍世界。我做服務業超過十年,只有加強服務品質,維持客戶滿意度,才是王道,才能使企業永續經營。雖然這一兩年台灣的黑心產業頻傳,但是我覺得透過市場開放,又何嘗不是一個重新擦亮台灣招牌的契機? 當然,這也要我們的老百姓,我們的中小企業主有所覺醒。我建議可以模仿英國,先弄誠實納稅標章,慢慢地把台灣最早的核心價值找回來。 另外我想談談台灣人對於中國大陸或是中國大陸人,特別是我們的年輕人,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我發現我們從過去看不起對岸跟對岸的人,到現在,我們反而擔心害怕對岸跟對岸的人。其實,這都有主客觀歷史與經濟發展的糾結而產生的本位主義。其實大部分的台灣人,都是只有片面瞭解中國大陸,就跟大部分的中國大陸人,都只是片面瞭解台灣,因為大部分的兩岸關係交流還是有部分敵意,不是那種真心坦白兄弟情。我建議我們年輕人把中國大陸看成是一個走向世界的跳板。全世界都覬欲這個人口最多的市場,充滿了艱辛的挑戰以及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台灣不應龜縮不應畏懼,別忘了我們身上可流著的是冒險犯難精神的血液。 有些朋友可能疑惑的是,看我談了那麼多,難道服貿完全沒有風險,完全沒有問題嗎?當然有問題有風險。政府的管制執行力以及對弱勢產業補助政策的落實,就是我看到最大的風險。當然,國家經濟甚至政治自主權,恐怕進一步被中國大陸拖著走。如同我昨天談到的,我們有十二年沒有跟上腳步,暫時吃點虧恐怕是跑不掉的。同時,不管是服貿或是兩岸其他協議,都有可能隨時終止。(這部分其實跟其他國家的協議也是相同)所以在簽訂完與大陸的經貿協議後,我們得很積極的去把對其它相關國家的經貿協議都搞定,盡量用多元化取代大陸化。換言之,服貿只是個起點,後面的路還很漫長。 有些人把民族主義,言論自由,民主社會體制等等,跟這次的服貿協議都牽扯上關係。當然,這樣可以動員更多的能量來製造反對的勢力。然在我看來,他們只提到了簽服貿可能會如何,而沒有提到繼續拖下去又會如何。這幾個大帽子,我沒有看到太完整的陳述,如果有朋友願意提供,我會一一的提供我個人的看法。總的來說,這些議題不用簽服貿,我們已經受大陸影響夠深了。大家忘了奇美許文龍公開在報紙上發表支持反分裂國家法嗎?民生經濟才是王道!當我們經濟實力夠強,我們才有獨立自主的空間。 最後來談談,為何我來關注這個議題。其實服貿是否通過,對我個人影響真的不大,即便我早有定見,但是闡述我的看法需要花大量時間與篇幅,所以我真的不太想花時間跟大家分享。然而,我發現很多人還是看看懶人包就相信了某些偏頗而不合邏輯跟常識的看法。對於我深愛的這塊土地上的人,怎麼變得如此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如此堅持著意識形態,如此主觀自私地看待問題,說真的讓我很擔憂。我們跟對岸是對手,眼下我們有的唯一優勢就是在於我們的民主法治以及公民自主空間,但是卻由於有心人的操作,我們這唯一優勢又變成笑話與負面教材。真的可以說是讓人痛心疾首。過去,我也曾經近距離觀察泰國紅衫軍黃衫軍,也曾自己走上街頭,甚至在紐約申請過集會路權,但是在這些表達我意見立場與想法之前,大學四年我從事的是服務性社團工作。我想呼籲的是,年輕人當然有自己想法立場熱血的一面,但是是否應先做社會服務的工作,透過服務學習更瞭解社會與人際運作,培養謙卑的精神,再來談自己的理想與立場?如果您花時間看完我這三千多個字,我能夠給你,也希望你瞭解的是,你必須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不管服貿是否通過,你都能有你自己的競爭力。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