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服貿不該簽?
2014/03/20 05:16:54瀏覽437|回應0|推薦0
服貿不該簽?

(因為熱得睡不著,所以爬起來抒發自己的想法)

很高興,總算有人聚焦到服貿上了。這比每天討論星星討論熊貓討論小鴨,我覺得都更有意義。我盡量看完兩邊對於服貿該不該簽,以及該怎麼審查的看法跟意見。坦白說,國民黨陣營提不出真的很有力一刀斃命贊成服貿的理由,而反對的人,則是針對服貿對台方不利的一面,加以攻擊,好像真地簽下去之後我們就準備大失業大蕭條。該怎麼審查,其實是不可能逐條表决,立委諸公有太多更重要法令該好好修改,花時間逐條審查,意義不大,畢竟他的項目很多,但是卻是一個整體的協議。(簡單說有些我們讓步,有些他們讓步)

反對者,含許多教授學者,都聚焦在不平等不對等,洋洋灑灑好像很有道理(居然大家真的覺得有道理)還居然牽扯到國家安全議題。但是有人把問題回到源頭,到底是我們需要服貿還是對岸需要服貿?到底我們求人還是別人求我們?又到底台灣跟大陸兩岸現況跟政治經貿實力在哪裡?

我先舉一個兩岸不平等協議的例子。兩岸的直航協議,是現在幾百萬台商跟幾百萬大陸觀光客仰賴兩邊直接通航的協議。然舉例來說,台灣人到其他國家可以至中國城市轉機,但是大陸人要飛到台灣就一定得有入台證。換言之,你去紐約可以搭中國籍的航空公司在北京轉機,但是大陸人就不行。我們國籍的航空空司就沒辦法經營相同轉機業務。(這也是桃園航空城很難搞的因素)如此的不公平,為什麼我們接受的很開心?為什麼我們不大聲地站出來反對這樣的直航協議?因為,我們需要,我們比對岸更需要直航,對岸沒有幾百萬商人在台灣,對岸現在也不需要我們一年提供多少觀光客去。

馬政府之所以提不出一刀斃命的服貿需求就在這裡。是誰求誰?是誰需要誰的幫助?很多教授的觀點,或是說出發點都還停留在十年甚至十五年前的兩岸經貿實力與社會經濟狀況的對比。馬政府說不出口的是,現在是我們要求人,人家有多少“善意”,我們還得感謝他們。有些人說得不錯,台灣看的是短線,重點產業要突破,大陸看的是長線,有計劃地慢慢收割。馬政府另外一個不敢說的是,其實台灣經濟外貿已經走到危急存亡關頭,面對其他周邊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越來越邊緣化,而事實上沒大陸點頭,其他國家恐怕也不會跟你簽自由貿易協定。我請問這些學者,台灣到底有多少籌碼?

這邊插一段談談兩岸關係。2006年我在紐約的一個餐會上,與大陸那邊派駐紐約的副總領事談起兩岸關係,她的說法是這樣的『兩岸關係的解決,就交給我們後代子孫去做吧!後代子孫一定比我們更有智慧。』。而我跟我在美國大陸同學談到兩岸如何統一的時候,他以娶新娘來比喻兩岸統一,『如果是現在,這新娘條件太好,嫁進來肯定要求很多,等我們更富了再說吧!到時候條件就會好談很多』,十年前的兩段對話,除了他們有信心時間在他們那邊外,也告訴我們其實他們也希望能夠『維持現況』,而當我們的『對手』希望維持現況的時候,我們又應如何自處呢?

回到服貿的話題,如果不簽,繼續維持現況好嗎?而服貿協議又能為台商帶來什麼保障?很多人都有在大陸經商失敗的例子,台商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多了,為什麼?最多失敗的例子,其實就是因為找『人頭』。因為投資項目不被政府所允許,所以聰明的台灣人,帶著錢跟技術到大陸去,找了個『人頭』開了工廠,開始大展身手,開始大賺錢,但是當『人頭』瞭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的時候,一個普遍的疾病『貪心』就馬上發作,把聰明的台灣人踢下來,有的甚至還被送至監牢。我相信大陸官方也知道誰是『人頭』誰是真的『投資人』,但是除非你真的有強大的『關係』,在法律上,出資出技術的台灣人只是『人頭』請的員工,坦白說你先違法在先,想拿回所有權或是經營權根本是相當困難。這也可以從中小企業進軍大陸多以失敗收場,但是大型集團,有特許或是合法項目投資的公司,他們都有一定的成績。回到服貿協議,至少開始開放一些產業台灣中小企業可以『入股』甚至可以經營,而不是像過去只能找『人頭』。還是一句話,這是我們向人家求來的,人家能答應多少我們只能點滴在心頭。

還有就是服貿的開放對台灣本地市場的影響。很多人提到大陸企業利用規模跟資金優勢,進入台灣會扼殺台灣中小企業的生存。馬政府也在這塊,有苦說不出,我個人覺得是悲哀。我們先自己想想,台灣市場有多大?進入台灣市場對大陸企業的獲利率有幫助嗎?以台灣服務業的現況,坦白着說,利潤可能低到人家不想來,市場規模可能人家根本看不上眼,來台設公司還可能會有一堆限制。到美國,歐洲甚至於澳洲,都是比台灣更理想的投資環境,甚至到非洲,風險可能高些確有高額的利潤在等著。來台灣發展?頂多幾個指標公司應應景。台灣那麼低的利率,大陸銀行會來台灣放款?跟台灣銀行搶信用卡市場?我想政府是不好意思說得太明白,我們自己居然還真的以為寶島市場有多可貴,所以我說這些學者都還停留在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的兩岸經貿關係,自我感覺良好。

再來談談移民的問題。是否簽了服貿會有大批中國大陸朋友借投資移民來台?又是否對台灣產生負面影養?當然啦,大陸還是很多窮苦人家,如果開放還真的會影響到台灣人的權益跟工作機會。但是坦白說,有投資金額的限制,只要把關嚴格點,我相信不會有太多人真的來。台灣是非常自由,對於那些有經濟基礎的人不見得過的舒爽。普遍來說,台灣還是有對大陸人的歧視,這對來觀光的人還好但是要長期待着,沒那麼舒坦。條件夠好的人,直接去美國新加坡就可以了,而不是真的要選擇在寶島。就算真的選擇在寶島移民好了,他們的工作也相對被限定,其實影響也很有限,而且他們也會帶來一定的消費,好壞其實很難說。不過,我還是想說,台灣真的是自我感覺比較好。

這裡插一個故事。我一個在機場工作的朋友跟我說的,他親耳聽到大陸的領隊在機場跟大陸的旅客做『打針消毒』的工作。他告訴他的客人,台灣以前比較好,現在比我們那邊差了,城市房屋街道又窄又舊,食物也普通,請不要抱怨太多,另外就是請多消費幫助他們一下。我不知道當你聽到人家這樣說的感覺是什麼,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如果沒有之前客人的抱怨,領隊不需要這樣跟客人說。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台灣這二十年來,到底進步在哪裡?

還有拿香港來做比較的問題。雞蛋比番茄,我是不知道在兩個時空背景完全不同,協議框架也完全不同下,這樣也能比,真的很厲害。不過,這裡我提出一個觀點給我的朋友,香港跟台灣,以前的兩個亞洲四小龍,之所以能成為四小龍,是時空背景下主客觀因素造成,是因為中國大陸沒有改革開放所造成。換言之,當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兩地自然被邊緣化。更現實的歷史問題,則是兩地都被歸屬於一個『大中國』,兩地人民需要有智慧,有耐心去找尋自己的定位。

再來談談服貿協議的急迫性,1996年至2008年,這十二年,因為意識形態跟政治紛擾,除了少部分商人我們錯過了跟大陸一起經濟起飛的機會。大多數的人因為當時政府的政策,我們沒有做整體的經濟轉型,也沒有做任何應付大陸快速崛起的準備。連美國人都知道要充分利用大陸廉價的勞力,而我們卻依然孤芳自賞。當然,這中間有太多政治不穩定的因素,政黨彼此的鬥爭讓台灣的競爭力不如過去。小確幸是可以讓生活開心點,但是解決不了我們國家發展的問題。台灣地狹人稠,人力資源就是貿易或是說工商業最大的後盾。如果不能儘速與大陸簽訂經貿協議,要跟其他國家談貿易框架更是困難。當我們的貨物我們的產業能從大陸出口到跟大陸有經貿協議的國家,對方就相對的有更大的意願直接跟我們簽訂經貿協議。

最後談談王院長所言民主造成的災難。民主,應該更簡單,你不支持服貿,下次選舉就支持反對黨的候選人,只要他能獲得多數選民的支持,他就可以暫停或是中止服貿與其它協議。認輸,是民主應該有的風度。或許台灣人就是太不認輸,所以民主在台灣變得很複雜。馬總統跟他所代表的政黨,是經過程序由人民一票票選出來的,他的政策好與壞,他們的政黨自然得在下次選舉中被檢驗。去破壞民主的遊戲規則,將來別人也有樣學樣,台灣的未來與民主法治該何去何從?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ynenypalau&aid=11844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