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擠眉弄眼……歐美演員技窮趨勢(寫於2009年)
2012/10/24 09:22:02瀏覽1210|回應0|推薦3

前言:這篇是我2009年寫的一篇文章,當時還沒有很認真經營部落格,所以寫法比較隨性比較Free一點因為最近很愛《亞果出任務》這部片,愛屋及烏開始欣賞小班,所以把這篇文章挖出來……唉,想想,我當時對小班太苛刻了。

 

 

昨天赴某處清回一些70年代的DVD(我是說70年代電影,不是說70年代已經發明DVD光碟),播了《大陰謀》來看,覺得那個時代的演員真的誠懇。比方一場霍夫曼和珍亞歷山大的夜間對話,可看出當時他們如何努力加重那麼氛圍。應該說,既然電影藝術還在嬰兒期,50s-80s這段時間,可說是歐美表演史的大變奏,1951年費雯麗《慾望街車》那種舞台性過強的演出就(足以)被稱為精湛了,70年代費唐娜薇張牙舞爪的演出是種主流。

直到80年代一堆以史翠普.尼柯遜.狄尼洛.帕西諾為首的演技派,將方法演技提升到某種喜馬拉雅高度。近20年歐美演員的窘境隨之被逼現出來……主因是科幻掛帥文藝片銳減,具備(心理)原創性的角色越來越難尋。造成90年代之後的演員幾乎難再高攀所謂演技經典之峰(包括擅演特殊角色的那幾位),最便捷取巧的方法,就是模仿。

於是開始出現一些不是很會演的演員演出一堆擠眉弄眼的成績,前陣子我看電視播《瑪麗雪萊之科學怪人》,肯尼斯布萊納和湯姆豪斯那種對戲方式真是讓人目瞪口呆,一個是英倫才子一個起碼演過莫扎特,兩個全都油枯燈竭了,撞出一些很奇怪的東西,表情好像橡皮筋啪啪啪的,也不是說有多誇張,而是很明顯,他們極度算計表情的落點,試圖呈現準確無誤的對手戲。

讓人覺得好像兩個卡通在演戲,情緒彷彿是以動畫線條呈現,流來流去是一塊塊的,每秒表情都可擷取為戲劇張力十足的劇照。

年輕一代擠眉弄眼翹楚堪稱班亞佛列克,我那天《瑪麗雪萊之科學怪人》看不下去轉台剛好看到《珍珠港》,

唉..............................

班多年前以好威爾航廳Good Will Hunting (1997)出道的時候,於電影的存在感很小,演技不是很強勢,後來走紅《觸電之旅》我覺得他演得不錯,他跟珊卓姊姊有場吃飯戲,表情之機伶,讓人覺得他算是有智慧有想法有慧根的明星。

可是ㄋㄟ,陸續推出一堆片,如果沒有別招,一下子就顯得很虛了,好幾部片都看到他不斷擠啊擠的,五官不斷動來動去,好像過動兒,讓人看得啼笑皆非。

其實擠眉弄眼那一掛也出過很多演技派,像莎莉菲爾德.茱蒂福斯特……但他們是否在演技生涯得到極高度(示範性)的評價,那就仁智各見(顯然是沒有)。

能不能放感情.層次.感染力.獨特性進去,是一個關鍵課題,我還是覺得小班有潛力,只是還沒開竅,怕是以他的戲路和企圖心,畢生沒機會開竅了。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yne119&aid=6976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