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愛的行動文學獎」開跑,主辦單位特舉辦一場以閱讀為題的交換故事見面會,「家庭讀書會」是作家隱地、林貴真、舒霖一家人平時實行於生活中的日常「節目」。閱讀,原來也是一種愛的行動……
相聚在「爾雅書房」,書房主人隱地、林貴真賢伉儷都是知名作家,兒子舒霖則為心理師。在書香包圍中,一家人組成小型讀書會,同主持人韋瑋侃侃而談生命中的閱讀二三事。
營造閱讀的環境?
圖/米奇鰻 |
隱地回憶起小時候,書是很貴的:「但因為我媽愛打麻將,所以家裡不能有書(音同:輸)。」當時他深受《苦兒流浪記》震撼,書裡面講述很多苦難人生,相較之下,自己的苦也不算什麼了。
隱地背著母親「偷偷」讀完那麼多書,自己也開始寫一點文章去投稿,「對我來說,書是人生的一塊浮木。」
至於成為作家、出版家之後,家中大量藏書,對家裡的三個兒女有無潛移默化之效?他倒很隨緣:「你擺得到處都是,他們偏偏不看,你藏起來,他們反而有好奇心。」
林貴真表示贊同:「對自己的孩子,放手容易,放心難──像我從小性情孤獨,跟男生處不來,好不容易才藉由閱讀,找到一種最怡然自得的獨處方式。就因為每個人都有自處之道,所以我們也不會給孩子們壓力!」
沒想到這時舒霖發出小小的抗議:「你們沒給我們壓力,這才是壓力!」
此話一出,笑聲四起。舒霖進一步「爆料」:「家裡舉目都是書,但我不需要讀,除了爸媽寫完文章就會朗誦,每天出門上學前爸媽還會叫我先等一下,說報紙上哪篇文章一定要看。其實我看書速度很快,『瞄』一下就看完了,我爸還會考我內容……」此時舒霖露出賊賊的眼神,聰穎的他往往一篇文章只看了開頭跟結尾,就能推論整篇大概在講什麼,「我爸知道了,就說我這個年輕人不牢靠……」
閱讀築起愛的橋梁
舒霖究竟有無受到這個環境的「耳濡目染」?雖然青少年的舒霖有點「身在書中不知福」,但家中四壁皆書的「潛移默化」,讓他如今迂迴地從非文學的領域,以心理學專業走上了作家之路。細密的關愛有時成為一種壓力,但人生長路走到後來,再回首,其實自己是懂得親人之愛的。
舒霖笑談當年有點叛逆的自己「閱讀的態度」:「爾雅書房的書我全部看過──看了書脊背!而且所有世界文學名著,你考我出版社、作者,我都倒背如流。」
語畢他賣了個關子:「不過,如果沒有閱讀,也不會有我。」
大家紛紛好奇地睜大雙眼。
接著,林貴真談起一段過往。當年在副刊看到隱地寫的小說,描述一名男子出社會後感到徬徨失措……她心想其實女子也有此困擾,於是寄了張沒留名字的明信片去報社回響,「本來只想當個『隱迷』,沒想到主編王鼎鈞把我的文字登出來,請我回函資料,說要付我稿費……就這樣,輾轉認識了隱地,進而交往。兩人要結婚時,王鼎鈞還後知後覺──原來自己是介紹人。」父母因書結緣,難怪兒女的名字裡都離不開書:書林(舒霖的本名)、書湘、書品。
閱讀可以不限於書本
走過一甲子文學人生的隱地,仍不斷靠著閱讀充電,除了讀自家出版的書,也讀別家出版的書,他感嘆道:「人會老,物會舊,文字也會老,作家沒前進,比一般人可怕。為了不讓自己的文字變老,我有三個法寶:古典書、西方文學和新詩。尤其新詩的修辭換位,自由度高,容易衍生新的思維。」
此外,電影也是他的養分,像公路電影大師文‧溫德斯的《歧路》,描述一個年輕人,走出家庭後,結識男男女女,後來這些人又一個個消失,「真的,人生一上路,就有故事。我念念不忘這部片,人從誕生到死亡,都是孑然一身,完全符合我對人生的想法。」
這時韋瑋問道:「不過,現今網路成了主流,紙本閱讀,似乎也受到不小的衝擊,你們怎麼看呢?」
「我不習慣網路閱讀。」隱地有點憂心:「就像打開電視有那麼多頻道,我卻更懷念以前只有三台的年代。選項太多,人們頻道跳來跳去,沒一個看完整。網路閱讀也是很拉雜,三句、兩句地看,久了,缺乏完整表述的能力。就像素描沒練好,怎麼畫抽象?」
「呃,我就是隨時掛網的那種人。」舒霖坦承得有點無奈:「真的,常瀏覽八卦、貼照片,難有十分鐘以上的專注,思緒會趨於混亂。現代人有閱讀整本書的基礎,再接觸網路,比較適得其所……」他說,人生終究需要回想、歸納、理解,一如沒結尾的電影讓人受不了,所以很多人會參加讀書會,回歸到深刻、純粹的思索。「當然,非紙本的閱讀,不單只有網路。我選擇走心理學這條路,當我的個案講事情給我聽,對我來說,就是閱讀。」
「哈哈,我介於兩者。」林貴真表示,每個時代各有其氛圍。她原本連開電腦都不太會,手上的iPad則是朋友送的,「我擱了半年,才從拍照開始學起,再用備忘錄功能……」她後來細心經營起年輕人最常流連的FB,以文配圖,為生活留下印記:「我認為年輕人在FB打卡,都是生活軌跡、都是情趣,長輩實在用不著批評。」
一家人如何閱讀彼此
看著一家人和樂融融,韋瑋感到好奇:「閱讀是讀者與作者溝通的方式,家人之間也需要溝通,你們一家如何閱讀彼此,甚至讀出彼此的愛?」
舒霖回憶道:「前陣子我爸進醫院,在醫院被關到發悶,我懇請醫生讓他放風一下,帶爸回家吃了點東西、喝了點酒。回醫院前,我爸給我一個深深的擁抱,說我長大了。那一刻,我感受到真愛的溫度。」
不過,他也不忘「虧」母親一下:「至於我媽呢,不知受誰影響,一直想做我的朋友。她的人生很矛盾,明明是我媽媽、擅於挑我毛病,卻又要做我的朋友。」
他坦言小時候給外婆帶,跟媽曾有一種說不出的隔閡,「有次我媽去參加讀書會,回家功課要做出『擁抱小孩』這個愛的行動,我只好僵硬地站著給她抱。」
對此,林貴真坦言一直不放棄「把子女變成朋友」的念頭,「以前看他房間亂,也只能怪自己把他養成這樣。有次我沒問他,就在整理時『幫』他把建中制服丟掉,他發現了,很生氣,說:『你認為要丟的,跟我認為要丟的不一樣!』」
「看來我也造成父母很多陰影!」舒霖笑說:「剛剛拍照,手放到我爸背上,這個『愛的行動』,也讓我考慮很久,哈哈。」
說是陰影,未嘗不是甜蜜的負荷啊!正如隱地所言:「我常對舒霖說,你爺爺這樣對我,所以我也只能這樣給你。但只要給了全部,那就是愛!」
對閱讀的愛,對家人的愛。這一家人的愛,像一代代,不斷傳承、再版的書,綿延不止。閱讀了一輩子,讀懂這份真愛,勝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