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1 11:06:28瀏覽383|回應0|推薦1 | |
社論-你對,並不代表別人是錯的 監察院長王建煊日前對大學生打工提出批評,認為他們「太笨了」,竟然把人生的黃金時間,浪費在不符合成本效益的打工上。王院長指出,「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的效益比打工高上幾十倍。他自己大學時端盤子、當家教,現在回想起來當年是賤賣時間,才希望年輕人不要重蹈覆轍。王院長強調,他沒有說錯話。 對於王建煊先生「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認知,我們也不認為他有什麼錯。但是話又說回來,任何一個人對於打工的價值判斷,都有其客觀時空的約制與主觀評價的權重,也沒有誰的判斷必然放諸四海皆準。勞工團體對王院長的批評也很有道理:若是學生家境清苦生活吃緊,打工維持生計根本是個不得不然的手段,完全不能算是個人的選擇。既然稱不上是選擇,又有什麼笨或不笨的問題?勞工團體批評王院長不知民間疾苦,就是因為他似乎不太能體會貧窮人家子女的客觀經濟限制。 王建煊先生知不知民間疾苦是一回事,但我們認為他此次發言所反映的更大問題,是他的思考與觀念,缺乏對其他種種與自己見解不同者的想像、理解、包容,更無法欣賞一個異質分歧、人相人殊的多元之美。王院長對大學生的批評,也許該與其他幾位社會名流先前的評論,合併起來解析。 記得今年初,洪蘭教授在評鑑醫學院上課情形時,也曾經厲言批評台大學生尸位素餐。洪蘭所看到的情形,是若干學生在上課時吃泡麵、啃雞腿、打簡訊。洪教授認為,這些學生若是無意於學,就該把位子讓出來,留機會給那些認真向學的學生。數個月前,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也批評小學生浪費時間看漫畫,認為不如花時間讀些有意義的書。他也提及,「達文西密碼」是很爛的小說與電影。 其實,王建煊、洪蘭與李家同所表達的意見與評論,都有相通的思考盲點。這三位都有非常高的社會聲望,也都是事業有成、對於教育或弱勢非常關心的意見領袖。但是,正因為他們都是事業成功的人,他們對於自己一路走來的經驗、幫助自己成功的思考或堅持、引領自己的信念,就有相當的把握。社會上大概不曾有人挑戰過這些成功意見領袖的經驗、思想或信念,而他們也樂於將這些心得與他人分享。但是分享心得是一回事,若是對其他與自己見解不同者施予貶抑或責難,那就失之偏狹了。 以大學生打工為例,即便不是經濟上需要,若是學生加入建教合作計畫,理解一些企業實務運作、觀察一下社會生態,又有什麼不可以?又笨在哪裡?那些被批評為恐龍法官的,不也是因為他們只知道埋首律令書堆,不知民間疾苦?洪蘭教授自律甚嚴,但大學生若是因為偶爾起床晚了,第一堂課啃口麵包,又哪裡值得在雜誌公開批評?再說看漫畫,學生若在課業壓力下偶爾消遣排解一番,翻翻雜書閒書又礙著誰了?如果小學生看漫畫書是浪費時間,那麼究竟到哪個階段才能讀金庸的射鵰英雄傳與天龍八部?什麼年紀讀雜書才不算虛度光陰? 王建煊、洪蘭與李家同是社會上成功的意見領袖,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每個社會都一定有不那麼理性的人、毅力不夠的人、偶爾想放鬆一下自己的人。正因為人人基因不同,不能用同一個框架與判準來規約,所以孔子才有「因材施教」的教育邏輯。因材施教四個字背後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多元」,先要承認別人可以與自己不一樣,然後才想辦法「順著他人的理路」予以點撥教化。如果每個學生都和自己一模一樣,那就沒有教育問題了,而王建煊先生當然也就沒有責罵年輕人「笨死了」的機會。 相對於洪蘭與李家同兩位教授,王建煊先生的發言更值得評論,因為他當下不是教授,而是職司風憲的監察院長。監察院能夠做的事、該做的事非常多,院長實在可以考慮把批評大學生打工的時間,用於做好監察工作。監察院長常費力氣在批評學生打工、幫弱勢者洗腳上,做這些沒有效益的事,套句他自己的話,真是「笨死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