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政治成為國家的落後部門
2010/09/19 14:37:08瀏覽261|回應0|推薦2
當政治成為國家的落後部門

險惡的日本民主黨黨魁之爭,首相菅直人以顯著差距擊敗野心勃勃的小澤一郎,破除了「四年六易首相」的詛咒。雖暫穩住政局,但日圓升值的壓力隨之排山倒海而來,使菅直人不得不祭出干預手段阻升,以挽救企業出走危機。政治和經濟,是日本近廿年交相糾纏的兩大宿疾,如今看來,政治栓塞症似又較經濟硬化症更為嚴重。

小澤一郎挑戰菅直人之役,基本上就是民主黨的一場內部「政變」。自認「功在黨國」的小澤,因不滿其人馬未能在菅內閣獲得大臣職務,不顧動盪的日本需要培固元氣,憑藉手中握有的人脈實力,強硬向組閣才三個月的菅直人提出挑戰。小澤本人一直獻金醜聞纏身,卻因手腕靈活而帶出一批忠誠國會子弟兵,成為其政治要脅的本錢,為黨魁之戰更添爭議。

派系鬥爭本是政治的常態,在台灣政壇也屢見不鮮;但這次小澤挑戰菅直人之所以讓人反感至極,主要是因政客為了一己的權力,不僅可以把國家利益或政黨團結拋諸腦後,更可以完全置民意於不顧。菅直人主政未久,其清新形象獲得七成民意支持;而強調傳統派系經營的小澤,仗著國會議員占有計分優勢的內規,不惜撕裂政黨、傾倒政局,蠻橫挑釁民意。難怪「經濟學人」雜誌批評小澤之舉將使日本「自我毀滅」,並稱民主黨人應該把他「扔到荒野裡去」。

從最後的投票結果看,菅直人雖在基層黨員和地方議員投票中獲壓倒性勝利,但在國會議員中僅以一票險勝;可見,小澤一脈勢力之壯大,未來並可能隨時扯內閣後腿或伺機反撲。換句話說,要說菅直人已經「穩住大局」,恐怕還嫌太早。

如果把菅直人力抗小澤視為「革新派」和「舊勢力」的鬥爭,這其實也是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共同面對的課題;吊詭的是,實際的問題要遠比所謂「新」和「舊」之分來得複雜。在「小菅對決」中,小澤對民主政治的透明法則毫無尊重,透過人脈及錢脈掌控權力的欲望強烈,他絕對不是現代民主所寄望的救星,這是一眼即知的事實。但相對的,包括菅直人及其前任多位早夭的首相在內,卻都有不擅應對、溝通的弱點,雖有理想和抱負,卻找不到實踐的著力點。也因此,他們雖享有相當高的支持度,卻難免流為空談,無助解決現實問題,很快讓民眾對他們感到厭倦。

人們對貪婪錢權的政客深惡痛絕,他們卻結黨糾幫,成群固守在政治中央地帶;民眾對政治新人有所期待,他們卻笨手笨腳,不時落入政敵布下的陷阱。這是許多民眾共同的失望和困惑:為什麼政治人物無法才德兼備?為什麼民主政治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弱?

日本經濟衰退症一拖廿年,近年似乎才稍見起色;這次的「小菅對決」卻暴露了政治才是日本更落後的部門。可怕的不只是小澤,而是那些明知違背國家利益、違背民眾意願,卻仍舊甘於供他驅遣的「小澤之子」們。在民主黨內,小澤只獲有一成五的黨員支持,但他卻能掀起這次倒戈事件,正是因為有這幫菜鳥政客的加盟力挺。也因此政治腐臭之氣得以代代相傳,金權政治因而生生不息;但國家將伊於胡底?

對台灣而言,「小菅之爭」是一面鏡子,照射出政治人物的師心自用與集體危險,同時也提醒人們要留心「政治退化」的傾向,要設法奪回發言權及參與權,以免國家被「有權力」卻「沒品格」或「沒能力」的政治人物掌控,而失去前進的力量,甚至失去了前進的方向。

菅直人的勝出,顯示日本政治仍有一股進步的力量呼應民意,共同抗拒黑暗和沉淪。再看日前澳洲靠著兩名獨立議員擺脫混沌政局,總理吉拉德宣布邀前總理陸克文出任外長,化解兩人心結,這也是政治在混戰中知所長進的結果。從別人的鏡子,照見自己更清楚,台灣不妨用心觀察。

【2010/09/19 聯合報】@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sabibo&aid=442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