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8/31 16:12:54瀏覽166|回應0|推薦0 | |
2011/08/31 | 易憲容歐美主權信用危機爆發,中國大陸經濟可能出現增長放緩風險,市場關心大陸央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將在何時會出現轉向。但是,儘管市場預期有一段時間了,但市場的期望並沒有實現,反而出現進一步收緊的態勢。 通膨壓力仍過高 面對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及經濟增長放緩,大陸央行為何不改變貨幣政策方向呢?這裡有幾個問題值得澄清。首先,今年初大陸貨幣政策轉向是不是貨幣政策的緊縮?從字面意義看,年初是由寬鬆的貨幣政策向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因為2009年至2010年的信貸過度增長(這2年年均信貸增長是1998年至2002年6倍以上),已經給大陸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後遺症。如果今年信貸增長保持在8兆元(人民幣,下同)左右,信貸的年均增長為5倍以上,仍然不低。只不過比起2009 年至2010年是少了些。在這意義上,今年貨幣政策轉向並非是緊縮,而是向常態回歸,其貨幣信貸增長量還是不低(這還沒加上信貸增長的表外業務)。如果今年的貨幣政策轉向是向常態回歸,那麼要指望今年的貨幣重新回到過度信貸增長的年代,機率不會太高。 其次,從經濟實體面看,今年貨幣要重新回到早兩年的貨幣政策並非易事。一是通貨膨脹的壓力問題。7月分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3年新高,達到6.5%,有市場預期8月分的CPI為6.2%。不管8月分的 CPI有多高,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中國以食品為主導的CPI體系,當整個商品的價格漲到食品及農產品,導致整個CPI全面上漲時,並不是CPI上漲已經見頂,反之它意味著食品及農產品新一輪價格上漲的開始。 事實上,從這幾月價格變化的情況來看,儘管政府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來穩定物價,但整個食品及農產品出現價格輪番上漲的態勢。再加上導致這一輪大陸通貨膨脹過高的內外的貨幣條件並沒有改變,無論歐美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還是大陸金融市場流動性氾濫,過度通貨膨脹要想快速回落並非易事。 房市泡沫未擠出 更重要是大陸房地產市場,經過1年多來的房地產宏觀調控,但是效果不彰。比如大陸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標變化十分微小,但大陸住房平均價格則從2010年底的4724元上漲到5188元,漲幅達到10%。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大陸住房平均價格在2009年至2010年上漲幅度 32.1%的基礎上,又上漲近10%。這意味著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泡沫不僅沒有擠出,反之已向三四線城市蔓延,房地產市場泡沫在進一步吹大。如果房價繼續飆升,房地產泡沫無法擠出,那麼過高的通貨膨脹壓力是無法減弱的,反之它會繼續成為推高大陸經濟整個物價水準的動力。 也就是說,如果大陸央行的貨幣政策重新回到過度寬鬆,潛在的金融及經濟風險勢必提高。正因為房地產市場面臨巨大的風險,因此,今年以來政府一直十分強調對房地產宏觀調控。限購令也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推進。在這種情況下,大陸央行改變當前的貨幣政策走向,機率不會太高。 當然,由於經濟形勢的變化,一方面大陸央行會堅守貨幣回歸常態的原則,另一方面其採取的調控方式與技術會更加靈活。譬如,調整銀行準備金計算基礎,從而回收市場近9000億的流動性。這事件表明,在通貨膨脹壓力比較大,房地產泡沫沒有擠出的情況下,儘管內外經濟環境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但也沒有改變大陸央行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基本的調控思路。但是,這些宏觀調控更高強的是技術性,而不是動用影響更為廣泛的數量型及價格型工具。大陸央行的貨幣政策也希望在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及收緊流動性三者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