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30 14:28:44瀏覽122|回應0|推薦0 | |
2011/08/30 | 旺報2011年以來,歐債與美債相繼發生危機,日本公債也在8月24日遭穆迪調降信用評等。令人詫異的是,主要國家如美、日、德、英等國之公債,並未因為一連串的主權債務危機,產生劇烈的價格波動,股票市場上反而出現令人措手不及的修正。經濟衰退尚未到來,股票大跌而公債不跌,代表投資人棄股轉債。這種現象在經濟衰退時並不稀奇,但在通膨四起的升息軌道上,就值得深入探討。有些金融專家擔憂,主要國家債市表現持續優於股市,難道債台高築美、英、德等大國,已經逐漸走上了日本的老路嗎? 英國作家約翰.蘭徹斯特,在2010年出版的《大債時代》中指出,債務問題將成為全人類關注的焦點。台灣的債券基金,總計持有近9 千億台幣之海外公債或公司債,相當於每位投資者借給外國人90萬元。台灣央行持有超過1千6百億美元之美國公債,相當於每位國民借給美國政府新台幣20萬元,但仍略低於目前財政部發行的中央公債總額。 債券對於總體經濟的重要性,業已不下於股票,但是台灣或大陸的金融當局,對於債券的管理與發展,遠不及於對股市的關心。 股票市場的崛起與成功,在於匯聚社會資本,共同開發各種製造與服務流程的價值。傳統的財務理論認為,股票價格反映它所代表的報酬與風險,所以投資股票讓企業及投資人共創雙贏。在電腦以及網路出現以後,國際資金的跨國移動越來越快,大幅增加了投資股票的流動性風險。 冷戰結束之後,最主要的國際系統風險消失,使得全球利率大幅降低,誘使各主要國家競相舉債,也讓各國利率同步性升高,國際資金因而對利率及債券風險更為敏感。流動性風險逐漸攀升到危險水準後,2008年金融海嘯時首次展現了殺傷力,2010及2011年兩度歐債危機的發生,以及2011年8月美債的降等,更再度衝擊國際資金的流動性。在這些事件發生後,資金流動性受到窒息性的壓抑,其後果反映在股市的大跌,而不是債市的波動! 在主權債券危機頻頻發生的時刻,或許有人認為這是債券的末日,但是金融市場中的行情顯示,由於國際資金龐大且移動太快,股票反而會是主權債券危機的最大受害者。2003年東南亞發生SARS的大規模傳染病危機,金融市場停止交易的結果,是股票與房地產價格狂跌,公債絲毫不受影響。企業發行的股票,就像在資金大海中的船隻,當海上刮起狂風巨浪時,堅固的大船即使免於翻覆,也會延誤抵岸的時程。當科技使人類更為接近彼此時,流動性的急凍會顛覆股市,傳染病也會重創股價。但是,主權債券提供的保證是人類的延續,不受市場關閉或資金波動的影響,也難怪在歐債及美債危機之後,各國投資人仍然搶購美國及德國公債。 台灣以及大陸的金融當局,對於國內債券市場的推動並不積極,但是卻各自大買外國債券。台灣的債券都在「櫃檯買賣中心」交易,公債的流動性雖然不低,但是始終不是政府的經營焦點。政府一方面揹負著拯救股市的十字架,同時也在公債發行上飽受批評。其主要原因,在於政府與民間都有「貴股賤債」的情結,「一銀、二股、三債」更是政策的優先順序。面對「股下債上」國際資本市場趨勢,財金當局顯然需要盡速調整心態。首先,應該提升對「櫃檯買賣中心」的重視,不但不應將其擺在證券交易所之後,更因為債券有穩定銀行的作用,而應將其與銀行機構同等看待。當國際資金發生「明天過後」般的災難時,股票市場勢必崩盤,台灣人民資產的保障可能就是債券! 大陸的債券問題更大,不但持有世界最多的外國債券,公債市場還在起步當中,但是地方政府債務已經亂了套。中國政府在「十二五」計畫中,對於「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表現在「加快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建設」一節之中。主要改革重點,在於發展「直接融資」,還是要發展股權,對於債券市場的發展語焉不詳。雖然中國大陸的資本市場還在初級階段,但是迫切需要發展人民幣債券,以對沖持有外國債券的風險。目前銀行間市場的報價與交易平台,是由外匯交易中心主導;而在集中市場的交易,卻在上海及深圳交易所中進行。前者由中國人民銀行管轄,後者卻是由國務院證監會主管,因此首先在事權上需要統整。中國的封閉式金融市場,使得債券市場的發展,具有金融戰略的意義,也更需要吸取台灣在推動公債交易上的重要經驗。 當國際資金崩盤災難發生時,中國的股市當然無法倖免於難,但是如果中國發行了充足的人民幣債券,國民財富才有轉危為安的機會!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