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四天,終於有結果。
21 日在派出所遇到林姓婦人,她說兩個月連續接到 02-2626-XXXX 的小女孩電話,說要找媽媽。我聽了覺得極其詭異,小女孩是否真有其人?若有,為什麼要打電話?
衝到分局問查電話地址要多久,聽到「最快要兩天」,我問他們,「沒有更快的方法嗎?」
他們評估沒有急迫性,因為已經兩個月了,仍照程序來投單查地址。因為就算是社工要去訪視,也是要由警方才能查出電話登記地。
問了刑大科技犯罪組,排除了這是 SKYPE 電話的可能;問了 110 勤務中心,能否從電話找到定位點;問了新竹的家防中心,這狀況要怎麼處理 ... 既然在等待,就要尋找其他可能。
那幾天案子接二連三,非死即傷,處理了殺妻自殺、女大生車禍、少年糾團砍路人、黑道被人砰砰 ... 回家想到「小女孩倒底怎麼了」,事情都幾天了還是沒結果...這樣憂慮的睡不著。頭髮越來越少,也不是沒有原因。
24 日下午地址查到了,我打給台北縣家暴防治中心,主任吳淑芳請社工連絡警方。之前像在集氣,到了那一刻事情終於如針筒迅速推近。
我請認識的新竹警察幫追淡水的進度,北縣同事也支援,派出所去第一次沒結果,打電話沒人接,我告知吳主任,她立刻連絡婦幼警察隊,婦幼隊和派出所再去一次,晚上十一點多,真相大白。
過程中,任何一個人只要抱著「明天再說」及「我會再看看」的心情,都無法在當天了結這件事。
試想若沒打這通電話,吳主任若不積極,或輕易回覆我「不方便透露」,就會一天、兩天,持續是迷霧。
如同無論怎麼問一一三,聲音甜美的督導都是「不方便透露」。
「高小姐,我們的處裡是已經轉給家暴防治中心,其他基於個案隱私,我們不方便透露」。
「你們不用跟我們透露個案隱私,只是通報人擔心很多天,她也算是被騷擾,她只想知道小孩存不存在。」
「這部分我們不方便透露」。
「 … 好,那請問是轉給『台北縣』的家暴防治中心嗎?」
「這我們不方便透露」
???
「這也不能透露?這有隱私問題嗎?」
「我們不方便透露」
「那電話是登記在台北縣,所以是轉給台北縣家暴防治中心吧?」
「這我們不方便透露」
我們不方便透露。我們不方便透露。我們不方便透露。
我可以想像那位督導在話筒那端堅定的守著這句話,但我覺得,
僵化的不可思議。
我就給北縣家暴中心的吳主任打「幾霸昏」。
通知她後,她明快又精準的處理,深夜與我一來一往,我告訴她手頭的資訊,她催進度,我興奮又忐忑的等待結果,接到她的電話,她開心又激動的說:「高小姐喔,找到了!其實蠻合理的,妳聽聽看 ... 」。
當然這是各方努力的結果,但我又體會到,在任何體制、任何事情,「你不叫人不理」,這是千年不變的道理。
報導出來後,很多人一定會說:「啊~這樣啊。」覺得很平凡,但在結果出來前,聞者無一不覺得詭異,他們提出各種可能:「惡作劇、詐騙、有人偷接電話」,最有創意的是:「新竹風大,線路錯接」???
總之結論都是「好奇怪喔,妳查好再告訴我」。
是的,記者查個清楚吧。
過程中我並不孤單,特派一開始知道這件事,我選擇不發,因為當時第一天,我想等結果;典哥一路關心進度,告訴我要繼續追,在電腦前和我一起等、警察朋友的幫忙、專家們的意見...
而林姓婦人的熱心和耐心,更是世上少有。
她報警後持續關心,打給一一三、打給北縣家防中心、問我進度怎麼樣...過程中她也曾懷疑:「別人會不會認為我是神經病 ? 」或「很心虛,我兩個月才回撥,警覺性太低」,但請不要如此想,「這是功德無量的事」,我真心鼓勵她,繼續保持。
保有好奇心和關懷社會的心,我也要這樣繼續。
-------------------------------------------------------------------------
男童記錯號碼 頻打電話找媽媽
|
|
新竹市林姓婦人兩個月來每天都接到一名小女孩找媽媽的電話,她回撥接聽婦人卻說「我家沒小女孩」,她擔心小女孩安危報警;警方前晚動員查訪,原來是六歲雙胞胎男童記錯母親手機號碼,聲音又像女生,虛驚一場。 這場「搶救小女孩大作戰」,驚動台北縣家暴防治中心、新竹市與台北縣警方,李姓婦人前天深夜看到警方上門、社工來電,嚇了一跳;詢問雙胞胎兒子,才知長子有時想媽媽,卻把她手機中間號碼「○五○」撥成林婦的「五○五」。 林姓婦人說,她的手機原是讀國中兒子使用,八月起常接到小女孩電話,有時還會淒厲尖叫「阿公!」兒子嚇壞了,把手機還她;她拿回使用也常接到「我要吃麥當勞」、「我要找弟弟」電話。 她說,有次她回問「家裡有大人嗎?拿給大人聽」,小女孩回「沒大人」就掛掉;有次小女孩還叫出她兒子的名字,更讓她「發毛」。本月廿日她又接到小女孩電話,她回撥接聽婦人竟說「我們家沒有小女孩」,她覺得奇怪上網為文,也引起網友關切。 她擔心小女孩安全,通報一一三並報警,台北縣家暴防治中心心主任吳淑芳據報,通知台北縣婦幼隊查訪,前天深夜根據發話地址,在台北縣淡水鎮找到李姓夫婦,發現原是連串巧合,造成誤會。 李太太說,林婦確實有來電問「有小女孩嗎?」她說沒有,長子常玩手機,且聲音像女生,更巧地是她兒子名字與林婦兒子名字發音相似。吳淑芳告知林婦事情始末,社工也讚她熱心,她知道結局圓滿才放下心,直說「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巧的事!」「我是媽媽,關心小孩只是同理心」。 【2010/09/26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