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03 18:38:58瀏覽2635|回應0|推薦18 | |
兒時家境慘澹,美食滋味益發鮮明,不少記憶依食循味而至,至今吮指難忘。 我的父親青壯年時期因為同鄉作保遭波及,住家被查封,天天跑3點半,家中愁雲慘霧,年紀小的我沒多大感覺,只知道沒幼稚園可上,常在家附近遊蕩。當時,很流行煮椪糖,一根勺子,倒點糖水、發粉,煮著煮著,就煮成一張冒泡的糖餅,甜滋滋的香氣,至今令人流口水。 昆明街有攤炸蚵嗲,外表炸得金黃酥脆,裡頭鮮蚵韭菜飽滿,好想大大咬一口,口袋卻空空。 另一個腳踏車上載著一大塊冰的男人,從街頭叫賣到巷尾,有人買,就停下鑿幾下冰,放上綠豆粉條,再撒幾滴香蕉油,盛夏裡,那份透心涼的爽快,從來只能憑空想像。 兒時,外面什麼東西都好吃,唯有家裡的飯菜沒滋味。爸媽沒日沒夜地工作,外婆掌廚,正餐之外,只有一人一小片西瓜或橘子。大姊埋頭唸書,常以豬油、醬油拌飯裹腹,吃得胖乎乎。二姊上商職後,幫爸爸記帳有點薪水,我的第一碗好吃得不得了的炸排骨麵,是二姊帶去西門町吃的。二姊還會看電視學灌香腸、包水餃,為家中添滋味。 念國小時,每次被媽媽帶去看病後送回學校,會有玻璃瓶裝的果汁牛奶,亮黃亮黃的,還有一顆紅咚咚的五爪蘋果。這樣不尋常的彩色大餐,十足安慰了身心,令我有時忍不住想多打幾個噴嚏,發一點燒,打針也無所謂了。 兒時,爸媽出門吃喜酒,夜裏總會帶回外皮炸得酥脆的豬排營養三明治,讓人撐著眼皮也要等著吃;還有中秋夜,爸爸買回來烤得香噴噴的豆沙大餅,可比真正的月餅好吃百倍。 想著想著,連更小時,阿公傍晚返家必帶的炸地瓜片,都香甜可口起來了。 好長一段時間,爸媽雖在苦日子裡熬著,偶爾還是會為孩子們創造一點樂子,像是第一部退役的中古計程車到手時,爸爸超載著一家老小去接媽媽下班,傍晚車子喘吁吁的上了陽明山,卻拋錨在半山腰,山下的盈星燈火,至今難忘。 還有再怎麼也忘不了的「萬國餐廳」,有時週末晚上,爸爸會帶一大家子上餐廳,點一桌子沒吃過的大菜,超好吃的廣州炒飯、炒麵,還有大顆大顆的蝦球⋯。我們總是吃撐了出去跑跑,回座位繼續吃。(長大後,我和二姊還憑記憶回西門町找,卻怎麼也找不著)。 慘澹童年裡的這些色啊香啊味啊,看似微不足道,卻是人生中恆久燦亮的星空,令人不時流連瞻望。 附註/歡迎上醉翁的大時代小人物https://blog.udn.com/G_113059631208121599/176052481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