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內醫院醫師看診超量、工作超時、病人就診時間超短的現象。監察院通過糾正案,要求衛生署提出改善措施,我很好奇「改善措施」會是什麼?
健保局官員說健保開辦的第三年即實施「合理門診量」政策,就是以診察費遞減的反誘因,讓醫師自動限縮看診人次,顯然成效不彰。
我更想問的是實施「合理門診量」的動機,到底是要控制健保支出,還是為了維護醫療品質以及病人安全。
如果,衛生署相信門診超量是不當的醫療行為,為什麼衛生署一直沒有積極的作為,對於這些執行不當醫療的名醫進行調查,看看他們的醫療成果是否真的比同儕更好,他們開刀、用藥的適應症是否符合實證醫學,他們的病人回診頻率是否比同儕高。
更重要的,對於慢性病人提供完整的衛教是優良醫療極關鍵的一環,一診看五十人就沒時間做衛教,何況是兩百人。超量看診,顯然是違反醫學倫理的行為。為什麼衛生署官員居然說「應容許此『自然現象』」、「台灣醫生有不忍拒絕病人的傳統」及「部分具經驗醫師可在短時間內為多數病人看診」。如果連衛生署官員都相信台灣有神醫,我們如何打破國人的「名醫迷思」呢?
日前醫改會公布「十大醫療民怨」,包括急診病人等不到病床問題。有所醫院竟然有兩百多個腫瘤科病人在急診等床,幾個月前,南部一家近千床醫院的護理長說,因為化療病人經常住不進來,所以醫院積極爭取增建一千床的癌症中心,但衛生署核准進度「聲聲慢」。
「半夜排隊掛門診」與「急診床排到大廳」是台灣的兩個醫療奇觀,凸顯了台灣的醫院經營管理問題。譬如,癌症治療有一定的療程,醫院應主動為病人安排住院,讓病人到急診處去等床,是濫用急診資源,反而讓真正的急症病人權益受損,得不到適時的照護,可能造成生死之別。
和信醫院目前只用約兩百床照顧約台灣百分之八的癌症病人,表示全台最多只需三千癌症病床。台灣醫學中心病床那麼多,病人該住院時卻一床難求,答案就是醫院管理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