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開始,醫師得到的掌聲愈來愈少,最近連醫學生被批通識課態度不認真,也獲得到不少共鳴,直指醫學生太聰明,只重視專業科目。
白袍身影形象直落,但未出校門就要承擔醫德不彰的大帽子,似乎也太沉重。近年來,醫學院有關人文關懷的課程比重已增加不少,期望教出不只會醫「病」,也會「醫」人的好醫師。
陽明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陳維熊身體力行,他固定每年在海外偏遠地區服務一個月,帶著醫學生赴印度藏人社區等地擔任醫療志工,有如把學生丟到「真人實境秀」,從醫療資源最缺乏的地方,讓自己的心由零出發,學著如何照顧病人。
去當醫療志工,不是去旅遊。醫學生薛伶珊說,到印度時,當地一連下了好幾周大雨,天氣又濕又冷,大家腳上總是沾滿了泥濘,褲管全濕,連發燒、喉嚨痛、拉肚子也找上門,但還是得幫小喇嘛做衛教,但有了這些經驗,她會更努力學習當個好醫師。
醫學生陳冠誠也說,有機會和印度拉達克藏人共同生活四十天,他不喜歡說是去「服務」,反而像是去跟小喇嘛們「學習」。有人常說,台灣學生是「草莓族」,醫學生蒲震寰表示,去印度,讓原本過著便利舒適生活的台灣學生,窺見世界真實的模樣,思考如何才能裝備的自己能力。
陳維熊也以類似震撼教育方式,在國內為醫學生上醫學倫理課。一位從加拿大返國治療的女病人,年約四十多歲,六、七年前,發現大腸直腸癌第三期,先生陪她回台,「這個先生常是一張嚴肅的臉,但當我告訴他:『你太太手術順利』,他卻激動得抱著我痛哭,真情流露。」
上課時,陳維熊先播放女病人生活照,接著請先生上台,後來女病人上台,女病人邊哭邊講自己對抗病魔歷程。陳維熊說,病例用聽的,就只是一張紙而已,把病人和家屬帶到醫學生面前,感受就不一樣了,「我常跟學生說,對病人多問一句話,視野就大不同。」
「教科書告訴你,要怎麼治療疾病,但沒有告訴你,要怎麼看待人」,台灣第一個參與無國界醫師的宋睿祥,一語道出現在醫學教育的限制。面對責備,曾在馬拉威行醫三年的陳志成說,也許是因為年輕人看不到榜樣,與其責備,不如鼓勵,他常建議醫學生,趁著年輕,應該到國外看看,讓胸襟更開闊。
※延伸閱讀》
‧聯合筆記/醫學生的罪與罰
‧雲林人健康守護神 蔡伯遜病逝
‧歷史新聞/施少偉大愛 民眾要趕來送別(200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