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家衛生暨醫學研究院(Inserm)使用現有的文獻資料完成了一項有關基因檢測對科學、醫療與社會等面向所帶來之衝擊的分析,其研究報告特別著墨於該檢測與多重成因病症之間的有效性。研究團隊除了檢討基因檢測在醫療上的效用與是否真對人體帶來實質的效益之外,也討論其對人體健康的疑慮。本研究乃應「勞方國家健保局」(CNAMTS)所委託進行的分析報告。
科學界在分子生物學與生化科技上的大幅進展,在利用基因檢測來追蹤遺傳性病症的成就上尤為突出。在法國,有將近1000多種的遺傳性病症今後都可藉由基因檢測而事先被醫療單位檢測出來,醫療人員更可及早為相關的潛在病患進行醫療諮詢。對一般人而言,醫界對新生兒進行五項基因病症追蹤檢測的政策行之有年,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先天性甲狀腺機能減退症、鐮狀細胞症、與先天性黏液稠厚症等,這些檢測原本就包含在現行衛生檢驗的制度內。
科技的進步也使得醫界得以透過 DNA 或生化晶片事先追蹤可能引發的多成因病症(如高血壓、糖尿病),但這些檢測卻也延伸出攸關道德與社會的爭議。
Inserm 集結了各項領域的研究員共同分析基因檢測在心血管疾病、癌症、醫藥及幼兒或新生兒診斷等領域中所可能帶出的科學、醫療、道德、經濟及司法問題。在人文科學的面向中,研究人員則將焦點集中在人體健康、病症與醫病關係等問題上。而基因檢測的使用法規可說是本研究的核心問題。據醫療團隊所述,未來不論科技、醫療與社會等問題如何演變,醫療人員在進行基因檢測前都必須執行三項動作:
- 基因檢測必須限制在衛生醫療的領域中,並僅使用在醫療前測、基因問題諮詢與臨床基因疾病預防的範圍內。 - 每項基因檢測都須經過詳細評估,這些評估層面包括試管分析、環境條件許可與檢測可能對臨床或社會所帶來的衝擊等。 - 醫療人員必須與相關病患討論基因檢測的使用方式與發展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