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有「聖戰士」嗎?
2015/10/15 13:51:50瀏覽213|回應0|推薦0
   
10月2日一封網路郵件寄到交通部「部首長信箱」,上頭屬名「聖戰士」,宣稱「將帶刀、槍於北捷10日凌晨起,進行血種大屠殺」。警方接獲通報,立即擴大維安勤務,也著手追查信件來源,據了解該郵件地址伺服器來自歐洲,但該郵件並無政治訴求,國慶日也平安度過,所以可能是惡作劇者多。
 
「聖戰士」最早出現在阿拉伯語,它的意義是「奮戰者」,所指的是參與聖戰的鬥士。西方世界常把「聖戰士」跟恐怖分子或伊斯蘭恐怖主義畫上等號。早期的伊斯蘭教徒並沒有很清楚的聖戰概念,聖戰者一詞常被作為穆斯林統治者的正式稱號,以合理化他們發動的戰爭,無論那場戰爭是為了彰顯伊斯蘭教或出自政治理由。
   
19世紀印度發生的反英運動為現代聖戰者概念的起源。20世紀末期與21世紀初期,部分信奉好戰伊斯蘭主義的武裝戰士稱呼自己為聖戰者,雖然他們的行為未必有「聖」或「戰」的意味在,只是一群打著宗教旗幟行迫害婦女、異教徒、古蹟之實的匪徒或邪教信徒。但是現在聖戰者一詞,也被與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等地的一些恐怖主義團體相關聯。
   
以台灣而言,過去台灣並未發生實質的恐怖主義現象,台灣信奉伊斯蘭教的人民也非常少,除了一些被仲介到台灣當女傭的印尼婦女比較多之外,整個台灣幾乎是很難見到伊斯蘭教徒。
   
既然如此,以「聖戰士」為名寄出來的網路恐嚇郵件,就不太可能成為事實。惡作劇者可能看了過去捷運上屠殺乘客的事件,所以在國慶日也以此來恐嚇台灣民眾,讓台灣民眾誤以為台灣也有「聖戰士」存在。
   
事實上,前面已經解釋過了,「聖戰士」必然會有屠殺與戰爭的行為,最可能的作法就是以炸藥在人民聚集的地方引爆,才會達成他們的政治目的。以上週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發生的恐怖爆炸為例,該次爆炸有95人死亡246人受傷。這種以威力強大的炸藥,不分青紅皂白的濫殺無辜,以達到他們的政治訴求,這才是一種恐怖行動。
   
但是發到交通部「部首長信箱」的郵件,該名「聖戰士」卻揚言要「帶刀、槍」到北捷上屠殺無辜,台灣既使有「鄭捷事件」發生在先,但是這種會把自己暴露於屠殺事件者,絕對不可能是「聖戰士」所製造的恐怖行為。

畢竟,在恐怖事件發生當中,恐怖組織要訓練一名「聖戰士」是相當不容易的,所以,除非像美國911事件這種選擇集體滅亡的手法,恐怖組織是不可能隨意去犧牲任何一名訓練成功的「聖戰士」。

所以,從該名「聖戰士」威脅要在北捷作案的恐嚇郵件來看,這並非是真正的「聖戰士」所為,因此台灣社會並沒有「聖戰士」,這是可以肯定的。

(本文寫給漢聲短評)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3314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