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運之後台灣何去何從?
2014/04/13 11:09:02瀏覽118|回應0|推薦0
 從3月18日晚間9時許攻佔台灣“立法院”的“太陽花學運”,在“立法院長”王金平率領40多位“立委”前往議場向學生保證兩岸服貿協議會“先立法、後協商”的保證以後,學運領袖最後決定在4月10日“光榮退場”,讓擾攘20多天的學運,終於可以畫下句點。

但是回顧這場佔領“立法院”和“行政院”的學運,背後是否有人下指導棋,才會讓學生超越全球學運敢於霸佔“國會”議場呢?應該還是有的,否則經歷3月23日部分激進的學生衝向“行政院”,並在3月30日在“總統府”前的凱道,舉辦一次超過50萬人的“黑潮抗議”行動,表面上看起來是兩、三個研究生在創造不可能的抗議行動,如果沒有一些有經驗的政治人物在背後支撐,恐怕也很難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那麼到底又是哪些人在背後下指導棋呢?在網路上流傳一封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夫人李淑珍所寫的長信,其中對於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2人,李淑珍認為,在他們的背後下指導棋者,應該是台灣的“野百合世代”和大陸的“六四世代”人物。至於在街頭日曬雨淋的人民,顯然只是鏡頭掃過的模糊背景,不可能對學運發揮實質的效果。這封信不管是不是李淑珍所寫,但可以看出李淑珍雖然有替“閣揆”江宜樺辯護,但這封信的用心在學生看來卻是反面的作用。
 
“野百合學運”是發生在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台灣的學生運動,這次學運的時間不長,但它對台灣的民主化過程卻影響極大。

至於“野百合世代”和“六四世代”人物,是否有人對這次的“太陽花學運”下指導棋呢?現在“野百合世代”在政治上比較活絡的人物,當屬今年底要參選台中市長的林佳龍,以及有意參選桃園市長的鄭文燦。林佳龍在“野百合世代”時,他已經在念台大政治所碩士班,跟現在的林飛帆背景差不多。

而林佳龍在念台大政治系時,他在學校本身就是一位相當活躍而激進的學生,所以後來他走向民進黨,並沒什麼好訝異之處。除了林佳龍是其中比較有名的學運領袖之外,許多“野百合世代”他們在各行各業關心台灣的發展,所以跑去關心太陽花學運,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另外,“六四世代”的人物是否也對“太陽花學運”下指導棋呢?美國的“世界新聞網”就曾報道說,“看起來太陽花學運的骨幹學生基本上都是綠營的,王丹跑去支持太陽花學運並不稀奇,因為他原本就偏綠”,王丹現在又在清華大學社會所擔任客座教授。但“不是偏綠的吾爾開希怎麼也跑去支持學生?大概因為去湊熱鬧,這倒也符合他的個性。”

但是,在美國發展的其他“六四世代”,有人對“太陽花學運”有不同的看法,他們並不贊成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衝進“行政院”的行為,“這基本上是無視於集會遊行法的存在,台灣的法治還要不要?美國學運的佔領行動也不至於佔領國會。”他們甚至認為,無論如何抗爭,還是應該在法度範圍內,否則就會失去民心。

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這些曾經經歷過慘痛教訓的“六四世代”,並非每個人都認同“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和“行政院”的行為,顯然這一代的學運,已經超過民主法治的尺度,讓那些生活在美國的“六四世代”,也不敢苟同。

那麼這一代在台灣搞學運的學生,卻在佔領“立法院”三週以後,為何要“立法院長”王金平做出“先立法、後審查”的聲明之後,才願意退場呢?這裡面當然牽涉到國民黨內部的不合,以及民進黨在外部的聲援。

就國民黨內部來說,去年的“九月政爭”,馬英九雖然身為“總統”,但他卻無法撼動王金平“立法院長”的位置,使得王金平頗有放手讓學生玩到底的意味,反正他一定相信下一屆的“立法院長”,國民黨也不可能再提名他,所以他一直採取消極的作為,也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立法院長”王金平的態度這麼消極,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當然也在學生的訴求上加油添醋,讓少數學運的領袖有所依靠,所以,在王金平進入“立法院”協商之前,學運領袖一直宣稱“現在不會思考退場的問題”。學生既然不願意退場,這顯然有“六四世代”的影子。

而“太陽花學運”所提出的4項訴求,包括:1.退回服貿;2.建立兩岸協議監督機制;3.召開公民憲政會議;4.要求朝野“立委”支持所有訴求,先立法、再審查。學生的任何一項訴求要完成,恐怕都得曠日廢時,也很難確定是哪一方在學運的背後出這些點子。但是若馬政府完全接受學生的訴求,不僅危及過去6年兩岸所簽署的21項協議,馬英九也可能馬上跛腳,而且今年底國民黨七合一的選舉恐怕也會選得相當吃力。

這才是這次的“太陽花學運”會把台灣朝野搞得昏頭轉向之因,學運領袖相信民主化的台灣,除了警方驅離之外,政府不可能採取更暴力的動作對付學生,但是4項訴求,不僅綁住藍委的手腳,也讓馬政府在區域經濟的簽署上更加動彈不得。台灣在面臨外在競爭、內在拉扯之下將何去何從,恐怕也沒有人說個準。

(本文寫給中評網,2014.4.13,網址如下)

http://hk.crntt.com/doc/1031/2/0/8/103120874.html?coluid=136&kindid=4730&docid=103120874&mdate=0413003644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247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