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際民粹主義與蔡英文的「奇幻之旅」
2017/12/17 20:02:18瀏覽205|回應0|推薦0

2017年10月28日,在中共剛召開完19大之後,蔡英文總統即迫不及待的啟程訪問位於南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及索羅門群島三個友邦國家,這次出訪原先被外交部次長吳志中稱為「尋親之旅」,後來遭到外界批評之後,外交部遂把主題改定為「永續南島、攜手共好」的旅程,但蔡英文這趟外交之旅,曾經面臨吐瓦魯政局巨變,雖然後來有驚無險沒有被吐瓦魯拒之門外,但也可以說這是一趟小英的「南太奇幻之旅」。

●奇幻之旅與迷航外交

其實,民進黨兩次執政雖然陳水扁和蔡英文都有心拚外交,但是在兩岸關係不睦之下,外交的奇幻也不只這一次,2006年5月陳水扁出國拚外交,當時總統府與外交部以「極機密」擬定出訪計畫,那一次的去程預計過境訪問黎巴嫩,回程過境訪問利比亞與印尼,只是專機起飛後,同行的工商界代表王令麟把消息泄漏給自家經營的東森電視做獨家報導,因而提前曝光,以致中國有充分時間施壓黎巴嫩政府,而取消陳水扁的過境。
   

對此,當時擔任駐美代表的程建人,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陳水扁第二次過境美國,20多名國會議員專程包機從華府到紐約參加陳水扁的晚宴,後來陳水扁也曾公開演講、參觀博物館與看球賽等;但在陳水扁發表一邊一國論與發動公投踩到美國紅線後,過境待遇變成「迷航之旅」。
   

「迷航之旅」和當時持續推動的「烽火外交」變成是陳水扁時代拚外交的重要標籤,也被外界引為笑談,陳水扁因此耿耿於懷,一直到2017年11月1日他還親自揭密,說是王令麟泄漏消息所致。陳水扁還辯稱:「我們都很清楚沒有迷航,只是臨時改變航路」。他還說:「媒體與美方,包括程建人事先不知情,這是因為我們保密到家」。
   

儘管如此,但是從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三位總統雖然努力拚外交,可惜到蔡英文執政的第一年,台灣的外交卻只拚到剩下20個邦交國,這之間在扁、蔡執政時失去最多。尤其是2017年在中共召開19大之後,台灣的外交更陷入苦境,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擔任訪問學者的上海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信強就透露說,北京其實正在醞釀實施對民進黨政府施壓的政策,特別是在外交方面。
   

信強還說,從巴拿馬與中國建交之後,到2017年11月至少有7、8個國家,甚至10幾個台灣的邦交國想要與大陸建交,大陸接下來必定會有動作,不會讓台灣以為可以輕鬆地維持現狀。他說:「包括台灣的國際空間、國際組織的參與等各方面。我想大陸方面會有所動作,不會讓所謂的維持現狀那麼輕輕鬆鬆,那麼舒舒服服的就讓台灣覺得可以維持」。他並表示,現狀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改變,也不可能有永遠、真正的維持現狀。
   

旺報對此特別解說,大陸學者有關斷交警告向來非常準確,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在去年3月蔡英文尚未就任總統前就透露,他於2015年3月初到哥倫比亞參與一項國際會議,與巴拿馬總統瓦雷拉長談40分鐘,他說:「他們緊盯著台灣選舉,蔡英文上台,馬上(跟大陸)建交」,巴拿馬總統甚至請金燦榮將這些話帶回北京。果不其然,巴拿馬2017年6月,就與台灣斷交。

●國際空間操之在中國

由此可見,台灣的國際空間是操縱在中國的手上,沒有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民進黨籍的總統再怎麼拚外交,最後還是險路一條,不是出現「迷航之旅」,就是「奇幻之旅」。更可悲的是,民進黨拚不來新的邦交國,想要獨立,國際社會恐怕也不可能會因為同情台灣,而支持台灣獨立。
   

這種國際社會的現實,從2017年10月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進行獨立公投之後,雖然有90%的民眾支持獨立,但是美、英、德、法等大國都表態不予承認,讓西班牙政府得以宣布啟動憲法第155條,收回加泰政府的自治權。10月27日,加泰自治區議會雖然通過議案,宣布獨立。但是西班牙參議院也立即通過授權政府接管加泰自治區,自治區主席與數位閣員因而遠走比利時試圖尋求政治庇護,讓加泰隆尼亞的獨立如曇花一現。
   

從加泰隆尼亞尋求獨立的例子來看,一度被視為普世價值的民族自決似乎已經過時。全球化已經將各國的政經利益緊密綑綁在一起,不容許個別行為者破壞,而分離主義破壞現狀,因而在地緣政治經濟利益的拉扯下,政治前途不再是個別地區民眾所能單獨決定,國際社會反對民族自決,在當前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主流價值,這也是為何2014年烏克蘭的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的公投無法獲得國際承認,2017年伊拉克庫德族的「諮詢性」獨立公投即使有92.7%民眾贊成,也同樣受到包括聯合國及美國、英國與庫德族地區周邊國家一致反對的原因。這些愈來愈多的國際實踐,意味著「台灣前途由2,300萬台灣人民共同決定」的論述,必然也會面臨國際現實的嚴峻考驗。

●國際民粹主義的躁動

當然,加泰隆尼亞與伊拉克庫德族獨立行動的失敗,可以說是對2016年以來在國際社會流行的「國際民粹主義」的一種反動。
   

從2016年以來在歐美興起的一股「國際民粹主義」潮流,不僅佔據了全球公共領域,也讓原本走在國際主流價值前端的全球化遭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尤其是川普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後,更是在國際社會廣泛的蔓延,許多歐洲國家的政治領袖在競選中也大打民粹主義牌,而這種「國際民粹主義」已經脫離了19世紀在俄羅斯興起的素樸農民民粹主義,反而是包含著保護主義、民族主義、反全球化與極端右派思潮綜合體。
   

2016年底那一波興起的「國際民粹主義」,除了美國選出敢於跟中國叫陣的商人總統川普之外,包括英國脫歐,義大利修憲公投未過,當時就被認為可能是繼英國之後第二個脫歐的國家,而奧地利總統大選,也曾被認為會導致脫歐的後果。
   

最特別的是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之後,除了強調「美國優先」的半孤立主義外交之外,也開始在美、墨邊境建造圍牆,這可以說是那一波「國際民粹主義」氾濫的經典之作。
   

其實,美國南方的墨西哥軍力一直是弱勢的國家,根本影響不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有的只是可以輕易偷渡到美國的拉丁美洲移民,也因為從墨西哥可以很輕易的偷渡到美國,造成美國人口上的負擔,所以川普在競選時才主張要在美、墨之間建造一條長牆,而引發川普可能是對有色人種的歧視,甚至也造成其他地區有色人種移民的恐慌。
  

事實上,川普的構想是來自於他的強硬移民政策,包括加強邊界安全、遣返無證移民罪犯和在美、墨邊境建造圍牆等一系列「國際民粹主義」的思考。他在競選時就向支持者保證,他當選以後將立刻遣返三百萬移民罪犯,美墨邊界的圍牆一定要建,但結構將是部分為圍牆,部分為柵欄。川普還得意洋洋的說,建圍牆是建築業,他很在行。
   

2017年以來川普已經在美墨之間蓋「美國版長城」,用來阻擋拉丁美洲的非法移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幫川普算出,如果蓋好美國長城,大約要花100億美元,還提出了蓋長城的可能建材。CNN為了要研究這座美國長城該怎麼蓋,還請教了土木工程專家,專家表示,蓋美國版長城最理想的建材是渣煤空心磚,但是因為美國和墨西哥邊境非常長,所以要用空心磚打造的話會耗費太多人力。
  

另外一個做法是灌水泥牆,不過水泥牆在當地氣候的影響下,可能會發生碎裂或崩塌的危險。所以另外一個可能是用預製混凝土板,一片可能高20英尺、寬10英尺,並且搭配鋼樑,把長達2000英里的美墨邊境封起來。這不是笑話,而是真實版的「國際民粹主義」的傑作,而且在2017年還是現在進行式。

●反民粹主義的中國

在西方興起「國際民粹主義」的氛圍之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7年1月17日率領龐大的政商代表團,赴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會。以往中國都是派總理出席達沃斯論壇,但是2017年則是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帶隊參加,顯示在美國總統川普不斷的放話要跟中國進行公平貿易談判,讓中國感受到川普可能走向反全球化與貿易保護主義而芒刺在背,讓中國不得不打出王牌,力挺全球化的旗幟,以維護世界經濟秩序。
   

其實,從2008年美國發生了全球金融海嘯之後,讓美國對自身高速發展的經濟失控,全球8大工業國家(G8)也對全球金融海嘯手足無措,於是只好成立20大新興經濟體(G20),對全球經濟進行治理,也就是由工業化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聯手治理全球經濟秩序。
   

在過去歷屆G20召開的會議中,首要呼籲的就是要求各國不能推動貿易保護主義,才能避免全球金融海嘯捲土重來。而在全球金融海嘯逐漸消弭之後,中國開始發展商務軟體經濟,取代了傳統的實體經濟,這是中國在全球化時代第三波的經濟發展,而這一部份已經凌駕於美國軟體經濟的發展,這也為何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跟川普對話時,他很有信心的要教川普如何創造一百萬個就業機會。
   

但是,在川普的觀念裡,中國經濟的崛起是他們搶走美國人民就業機會的主因,因此,川普在「美國優先」的國際民粹主義觀念作祟下,一再揚言要提高中國的關稅,並對中國的輸入美國產品要加以設限。
   

川普對中國的喊話,不只有要讓美國經濟走向保護主義的意味,更有傾向要走反全球化的路線。中國為了維持自身的經濟發展,只好自己扛起全球化的旗幟,並希望繼續擴展「一帶一路」的全球經濟規畫,就是要打破川普可能透過「國際民粹主義」對中國採取保護主義的措施。
   

所以,在川普政府走向反全球化的路線之際,中國反而扛起全球化的旗幟,這才有利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而不是人民幣和美元逕相貶值來較量。所以,2017年初習近平親自帶團到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會,這項用意已經很清楚,如果沒有川普揚言要對中國採取貿易報復,習近平並不需要在中國即將過新春之際,就大陣仗的把中國的大企業家,都拉到瑞士的達沃斯。
   

這其實是經濟發展的矛盾規律,也是牽涉到國際政治經濟的發展,中國從改革開放開始,就不斷的以貿易保護主義干擾美國商品廣泛進入中國市場,即使到目前為止,Google和臉書在中國的使用仍然受限。
   

而當川普藉由「國際民粹主義」對中國喊出要貿易制裁,反而逼得中國不得不去做為全球化的支撐者,這是中國自從超越日本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宿命。在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戰爭中,誰站在正面,誰站在反面,這已經不是冷戰時期可以用民主和共產陣營來加以清楚的區分。
   

針對這點,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2017年10月31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說,改革開放不僅是中國一家的事,也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共同課題。在全球化深入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世界經濟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背景下,怎麼來調整經濟結構、獲得經濟發展更強勁的動力?中國當然會繼續做改革開放,但其他國家是不是也有這個需要呢?美國難道就不需要改革開放嗎?我看也需要。

●台灣也要改革開放

在「國際民粹主義」的影響下,蔡英文執政以後的台灣,對中國的政策似乎有越來越鎖國的現象。在中國要求蔡英文應該接受「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之下,蔡英文不為所動,反而一再呼籲中國要跟台灣維持互動新模式,至於什麼是「互動新模式」,蔡英文也無法說清楚、講明白,讓兩岸關係持續僵持在那裡。
   

儘管兩岸關係持續冷對抗,但是台灣人民還是不斷的前仆後繼的到大陸就學、就業,顯然更多的民意還是希望能維持兩岸持續交流的現狀,而不是當前兩岸交流緊縮的現狀。畢竟,這幾年來中國不管在高鐵的興建或是AI產業的發展,甚至大學教育的精進,都已經超前台灣甚多,台灣的許多發展其實是停滯不前,這也是許多台灣人民雖然在兩岸關係緊繃的情況下,也大量前往大陸就學、就業之因。
   

可惜的是民進黨在「國際民粹主義」的影響下,他們在處理兩岸關係時,卻是採取逆向而行。最現實的例子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上海雙城論壇中提到「兩岸一家親」,卻引發強大的反彈聲浪,包括綠營團體、綠營民代和名嘴等,有的到北市府前抗議,要柯文哲就此言論道歉,有的就透過媒體不斷的對柯P進行全面圍剿。
   

台獨團體「台灣國」創辦人王獻極更是批柯文哲是「柯屁」、「柯屁精」、騙選票,指台灣和中國一邊一國,又是敵國怎麼親?如柯不收回「兩岸一家親」言論,不會放過柯。
   

在台灣極度的民粹主義心態瀰漫之下,完全看不到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卻讓自己一直耽溺在「反中」、「仇中」、「抗中」的自我高潮中,而看不清台灣發展的方向。
   

綠營除了對柯P「兩岸一家親」的言論集體射飛鏢之外,針對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中共19大代表盧麗安也極盡趕盡殺絕,除了將盧的台灣戶籍去除之外,包括盧麗安的先生、兒子也都取消他們的台灣戶籍,擺明著就是要讓台灣人只能在愛台灣或愛中國之間作一選擇,十足的存在不是人民就是敵人的心態。
   

尤有甚者,在盧麗安的效應下,正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攻讀博士班的台生王裕慶也表明,明年兩會後將申請加入共產黨。他直言,台灣是民主社會,應該尊重個人信仰自由,他入黨不為榮華富貴,更不會賣台,而是盼為兩岸關係發聲,如果台灣各界有所批評,只是凸顯出台灣民主制度的弊病與自信不足。
   

另一位北京大學台生張立齊更在中國《觀察者網》發表文章指出,「台灣的言論是有局限不自由,思想是被壟斷的,政治是不包容排除異己的,民主只是少數特定人士在把持操縱的工具」,他自2014年到2016年,年年都交入黨申請書,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多年。
   

兩名台生想要加入共產黨的舉止,當然驚動陸委會。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很快的回應說,中共最後的目標是要統一台灣、實施一國兩制,這個政黨與一般的政黨不同,所以台灣人加入中共違反「兩岸條例」,依法可處新台幣10萬至50萬元罰鍰,她提醒在陸台生不適合加入中共,以免影響回台。
   

從陸委會的「玻璃心」來看,台灣如果在心態上不能「改革開放」,恐怕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要選擇投奔中國,而放棄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如果年輕的菁英都背離了台灣,台灣還能剩下什麼?看來台灣的前途正走向未可知的一面。
   

當然更可悲的是,民進黨全力批判「兩岸一家親」,拒絕中國對台的善意,蔡英文卻跑到南太平洋島國去進行「尋親之旅」,理由是馬紹爾群島、吐瓦魯、索羅門群島等南太平洋友邦,這三個國家「和我們一樣皆是南島語族大家庭的一份子」。但是台灣的原住民又有幾個人跟「南島語族」有血緣關係,胡亂認親才可能製造國際笑話。
   

顯然,民進黨在「國際民粹主義」的蒙蔽之下,早已忘了我是誰,所以對大陸是六親不認,卻對八竿子打不著的南島語族攀親,如此下去,未來台灣獨立還沒成功,我們的子孫卻找不到根,這恐怕才是台灣人最大的悲哀。

(本文寫給組國文摘,2017年12月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0955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