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十六章 生命現象的特性
2009/04/19 17:19:51瀏覽495|回應0|推薦3

                     第十六章 生命現象的特性


  現象的特性(又解釋為物質元素的特性)


物質可分為五種類別及特性:
一、土壤元素。
二、金屬元素。
三、水滴元素。
四、風氣元素。
五、火熱元素。
.
解說如下:
.
一、土壤元素:它有土性,所謂土性就是滯礙難行的特性。像黏土一樣黏黏的,會靜止所接觸的物質。例如以手指插入泥土中,剛開始是覺得有阻礙手指前進的現象,等你整隻手指進去後便不能動了。因為靜止,所以不向上下、左右、運動而形成「●」圓形,包含著上下左右,卻不再行擴散作用,所以說土有阻擋性、停止性。
.
二、金屬元素:它有阻斷和反射作用的特性,那就是金性。它呈現線形時,物質會被它切割成二半,所以人們常拿它來切割其他物質。它呈現平面形時,就會反射所接觸的物質,例如光色、聲音,碰到它時,都會反射回來。所以金屬有阻絕和分離性。它的元素呈「線面」和「平面」形如「■」方形。
.
三、水滴元素:水珠會成圓,因為它有包含性。所以會包容住其他物質,包含的原理,在它自我的謙讓性,保護自己,所以才能包容其他物質,能讓其他物質存在它的內部。(只要不是風氣元素,因為風有向上之性。這稱為水性。水性又有向下特質,所以它會分開成各種形狀,向下方走。水性又有不定性,所以能成各種形狀。由上向下走時呈水滴形「▲」。
.
四、風氣元素:風氣是由少向多散發性,由下向上的飄浮性,這可由龍捲風看出來,而龍捲風呈現的是倒三角形「▼」。風氣有不定位的特性,所以沒有辦法使風停在那個位置,一停風便消失了。風氣有不見性,若看得到風氣的作用,是因為風作用在有形之物,而位移變化,我們才有可能看得見它。風氣吹到我們身上時,知道它有,但卻把握不住它,因為風氣的不定性,它無法固定在某時、某地、及某物之上。
.
五、火熱元素:火焰、熱度會使物質產生熱脹現象,熱脹的作用會向四周外圍擴張,卻形成中間空虛所以呈現出圓菱形「◆」。外觀類似火焰之狀。火熱元素的特性是將任何人、事、物的好處,都把它呈現在外圈外面,使他人容易知道,或是把這些現象的好處,擴散給四周的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也因為這一特性,使火熱元素會燃燒自己去照亮別人,造成自我中空的不實在性。火性是向上,向四周擴散,就是不向下走。火熱極端可以把一切物質化為烏有。
.
五種元素的特性雖然如前所敘述,但是因排列組合的不同,所呈現出來的「物象」和「物性」也就不同,而兼具了各個元素的特性。
.
  如木質性元素:
「木質」加「風」---成為枝條下尖之形體。
「木質」加「火」---成為花朵◇菱形之體。
「木質」加「土」---成為果肉圓形之體。
「木質」加「金」---成為堅殼之體。
「木質」加「水」---成為汁液之體。
.
 如火熱性元素:
「熱火」加「風氣」---成為「焚風」。
「熱火」和「土壤」和「金屬」---結成石頭。
「熱火」和「冷水」---化為白雲。
「熱火」和「金屬」---化為光亮。
.
 土壤性元素:
「土壤」加「風」---成為飛塵。
「土壤」加「熊火」---成為火山。
「土壤」加「金屬」---成為礦岩。
「土壤」加「水滴」---成為泥漿。
.
 金屬性元素:
「金屬」加「風」---成為▼三角下尖形體。
「金屬」加「火」---成為◇菱形體。
「金屬」加「土」---成為○圓形體。
「金屬」加「金」---成為□四方形體。
「金屬」加「水」---成為△三角上尖形體。
.
 水滴性元素:
「水滴」加「風氣」---成為霧。
「水滴」加「火熱」---成為(蒸氣)雲。
「水滴」加「土壤」---成為雨。
「水滴」加「金屬」---成為霜。
「水滴」加「寒冷」---成為冰。
.
而一個人身上,因為心念的屬性,一種或多種的結合變化,也使身上產生,類似這些物質的現象,甚至生長在不該長的地方,而成為病變的樣子。你說應該怪誰,和找誰呢?
元素雖然有五個,它們的基本要素,卻是一個。在此不以現代己發現更小的分子「介子」來說,只以一般較普遍認知的分子「原子」來解釋說明現象的五個元素作用原理與差異。這在下一章「現象的變化」中討論。

 

健康旋舞十二式之七「上下共舞」    


「姿勢」:姿勢如同天旋地轉,只是一側之腳往另一側之兩手頂去,膝蓋呈彎曲
之狀,而兩手在另一側也是彎曲的迴旋過來。這式較「六式」溫和易做。
「治病」同六式,但亦可校正胸 骨舒膽氣。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119b052000&aid=286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