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1-0827: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2011/08/28 15:32:05瀏覽1224|回應0|推薦9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由臺灣聯合報系與中國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主辦,於2011年7月1日至9月4日共66天在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爭艷館展出~~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英語:Animated Version of the Riverside Scene at Qingming Festival,全名「智慧的長河: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是北宋著名作品清明上河圖的動態版本,由水晶石影視傳媒科技有限公司製作,畢業於同濟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的於正擔任總設計師。此作品首先於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中國館展出,隨後移師到香港、澳門及台北等地展出。動態版與原本的畫作之差別在於動畫版中增設夜間畫面,每四分鐘一個日夜循環。圖中的人物或物件都會移動。

  《清明上河圖》的原畫長528公分,高24.8公分,作者是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畫院畫史〔張擇端〕,也有一說作者不止張擇端一人,董其昌《容臺集》說:「乃南宋人追憶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傳世者不一,以張擇端所作為佳。」

  《清明上河圖》的最早的版本爲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描繪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

  《清明上河圖》往來衣著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這幅畫作對於各種形態的幾何正確描繪性使其負有盛名。

  有人提出觀點說是清明上河圖南宋人懷念昔日強盛時期而作。宋徽宗酷愛此畫,用「瘦金體」在圖上題寫「清明上河圖」五字。

====================================================================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以清明時節作為引子,展開對汴京的精描細繪,是寫實風俗畫的傑作,受到歷代畫家的喜愛因而有許多仿本出現。其中「明四家」之一:〔仇英〕仿作的《清明上河圖》最有影響,蘇州一帶仿間大都以「仇本」為底本。明朝後期,大量蘇州仿製的《清明上河圖》散落民間,後來紛紛進入清內府,一時間魚龍莫辯。

  清宮組織畫工,另起爐灶,又畫了一張《清明上河圖》,今人稱為清院本。此本最為富麗,幅度也較「仇本」及「張本」長。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協作畫成,是參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長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時代的特殊風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娛樂活動,因此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如戲劇、猴戲、特技、擂臺等等。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畫中人物增加到超過4000人,尺寸更大幅擴大到1152.8公分長及35.6公分寬。同時,由於受到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行置其中。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達圓熟細致,所畫之橋梁、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是院畫中的精品之作。現藏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畫面中的〔虹橋〕,是整幅畫軸的焦點。畫家在橋面上描繪出非常熱鬧的人群。一艘船用有點怪的角度要從橋下穿越,由於桅杆不夠低,有點威脅到橋身的安全。橋上的人和河邊的人正在賣力地朝向船上的人呼喊、並以手勢表達。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ncent1070&aid=5589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