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國人愛說“中國諺語”
2009/04/12 10:12:31瀏覽892|回應0|推薦4

法國人愛說“中國諺語”
 

  法國人不論是寫文章還是平時說話侃大山很喜歡夾雜幾句民間諺語,特別是中國諺語。而且,法國人每每在引用之前往往要加上一句“中國諺語說得好...”,以便加強語氣。在一次有關教育問題的國際會議上,我聽到法國的一位代表發言說:“有一句中國諺語說得好:如果你為未來幾個月擔憂,那麼你應該去種糧食;如果你為未來幾年擔憂,那麼你應該去種樹;如果你為未來幾個世紀擔憂,那麼你應該去教育後代”。雖然句子長了一點,不像原汁原味的中國民間諺語,但聽上去分明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

  在法國我還聽到過比這更長的“中國諺語”。那是在法國大學讀書的時候,一位滿腹經綸的法國教授引用了一句“中國諺語”,聽上去和繞口令一般。我後來試著翻譯了一下,大概是這個意思:“對知道自己無知者,教之;對知道自己有知者,聽之;對不知道自己有知者,醒之;對不知道自己無知者,遠之。”。我自愧才疏學淺,不知這句話是不是從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或者老子的“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演化而來。但是我敢肯定另外一句法國人掛在嘴邊的“中國諺語”的意思肯定是有點走樣了:“人過四十,毛病改不了”,孔老夫子原來說的是“四十而不惑”嘛!

  如果說上面幾個例子還能找一點中國諺語的影子,還有很多流行在法國的“中國諺語”實際上只能說是法國人心目中的中國諺語,在一定程度體現了法國人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價值觀的理解,不一定能在中文找到對應的原文或出處。

  我聽到過法國環境部長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說的一句中國諺語“我家的墻屬於鄰居家的”,我怎麼也想不清楚在正宗中文裏應該怎麼表述。類似這樣讓中國人迷惘的“中國諺語”還有很多,比如:“不急的工作要快幹,以便有充足的時間去慢慢地完成那些緊急的工作”;“即使一張薄紙由兩個人來承擔也會更輕一些”;“人生太短,不可能認識所有的字”;“在黑屋裏找黑貓不易,特別是那黑貓根本就不在屋裏的話”,“一卷不成春”等等。我估計這後面一句“一卷不成春”需要特別解釋一下,才能讓中國人明白。法國人都喜歡吃中餐,而法國的中餐館最著名的頭道小菜就是春卷,也就是“春天裏的卷”。法國人吃“春天裏的卷”多了,有感而發,所以說“一卷不成春”,有點“獨木不成林”的意思吧。

  其實,世間流傳的諺語不論是中國諺語也罷,阿拉伯諺語也罷,本來都是在表達某種生活和處事的哲理,出自哪個民族並不是很重要。類似“失敗是成功之母”、“欲速則不達”、“物以稀為貴”這樣的道理,中國人清楚,亞非拉美其他民族也一樣明白,只不過是可能是“一種道理各自表述”而已。但是,法國人一說諺語就喜歡冠以“中國”二字,一方面可能是出於對中國古老文化的崇拜,另一方面純屬“拉大旗、做虎皮”,以增強自己言談話語的說服力。法國人口中的“中國諺語”常常會流露出法蘭西式的浪漫和幽默:“人間是海,我心是岸”;“人生在世,會如同白馬越懸崖般突然消失”;“石頭碰雞蛋——小心雞蛋!雞蛋碰石頭——小心雞蛋!”。

  真是說你是中國諺語,你就是中國諺語,不是也是。怪不得很多法國人平時都愛說這樣一句“中國諺語”“沒詞兒了,來句中國諺語吧”。落筆至此,好像沒詞了,咱也學法國人隨意編一句諺語吧:“‘中國諺語’是個筐,什麼東西都往裏裝”。(翟 華)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ewsea&aid=284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