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03 21:09:52瀏覽1204|回應0|推薦7 | |
先看一段文稿:【在競爭世界的附加價值,業者面臨兩難。改進產品的品質卻必須增加成本,降低產品的成本卻必須在產品的品質妥協讓步。這是品質與成本之間取捨的交易,你可以有較高的品質或較低的成本但是無法兩者兼得。】 這是消費者必須認清的一個事實。 食品業者在競爭的市場為了佔有消費者必須做出的決定,歷經塑化劑等低成本風暴之後,許多食品業者為了挽回消費者的信心,不惜在成本與品質之間拔河。過去為了佔有消費者市場不惜降低產品品質成本,換取消費者的喜愛,如今因為產品品質破滅失去消費者市場,改用高產品成本,為的就是吸引消費者。 業者還是為了成本壓低的產品成本,一公升的牛奶可以泡多少杯咖非?大家想一想就知道。但是為什麼業者還是認為成本太高,不符合成本,是有原因的,就是上面那一段文稿:附加價值。業者賣得不是咖啡是商業附加價值,消費者被商業附加價值蒙騙了雙眼,忘記了咖啡的好與壞。 很多人會有一種感覺在星巴克喝咖啡很舒服,空間很舒敞,讓人有身心靈解放的感覺,對!這就是商業附加價值。這和我們去餐廳吃飯一樣,為什麼明明是豬排飯的在夜市裡60元或者80元就可以吃到的,到了餐廳卻變成150元,一樣是吃一頓飯,價格怎麼差這麼多?我們也去過丹堤咖啡、怡客咖啡、伯朗咖啡,相信價錢絕對不會一樣,品質與成本決定消費者的取向,但兩者都是業者要付出與取捨的,於是業者只好付出附加成本,那就是商業附加價值,也因為這樣的商業附加價值決定了價格,產品成本不變,價格卻變了。 想要讓自己口袋不被業者綁架,減少消費是最好的方法,要不改變消費習慣,否則這種商業附加價值的消費模式永遠在消費者身上上演。 星巴克賣得不是咖啡,所有不分種類的連鎖商店賣得不是產品,而是商業附加價值,如果你貪圖這種商業附加價值,那就得忍受這種高價格的消費產品。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