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濟開發與農業的衝突
2010/06/29 16:39:57瀏覽844|回應5|推薦1

剛剛簽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在此之前發生:徵地風波

有不少網友將新聞圖片PO上網,很心疼,那一畦畦的稻田就這麼毀了,已經結穗的稻子就這麼給剷平了,台灣農民的血汗竟然比不上一個經濟架構協議。

經濟開發與農業的衝突

為什麼要反對ECFA?恐怕是多數人心裡的迷惑?為什麼要簽ECFA?又是讓人覺得迷惑?簽與不簽,台灣還不是都跟大國家做生意,有差嗎?還不是賺錢賺到翻,對呀!簽與不簽,對於老百姓沒什麼差,因為我們要的只不過是溫飽的生活,經濟生活條件好可以到處趴趴走增加自己的閱歷知識,經濟生活條件差只能在家看電視獲取知識。相對的,經濟開發條例的普遍對於農業生產是一大傷害,我們可以為了ECFA經濟條件坐下來談,並且有大批警察保護,逐一達到相當的共識與條件,農民的土地農作物在一紙公文下變成了無用武之地,保護農民變成一種苛責的經濟傷害,與農民坐下來談,等條件談穩了再做進一步的開發有那麼難嗎?

我們官員被養大了,我們的官員被寵大了,一副高高在上的紳士模樣,其實是骨子裡最看不起農民的官員,因為看不起,所以對於農民的呼喊眼淚看不見,因為眼高手低,所以認為農民是阻礙經濟發展的禍首。請問:農民真是最低賤的職業嗎?那麼大家吃的米飯、麵食,哪一個不是經農民辛苦血汗的成果?難道說農民還有分貴、賤?外國的農民比較尊貴?台灣農民不值錢?再者進口農產品,豈是消費者願意付出高額關稅的代價?

以目前全球走向環保經濟概念思維,經濟發展不只是走向工業經濟的開發;農業經濟的開發也是當前政府應該要全面思考的問題,然而台灣地小狹長的地形,不適合大型經濟產業,走向小而美的經濟產業未來是趨勢,以農業經濟型態發展的方向,政府應該輔導農民如何將耕作稻米做更有效的經濟規劃。剷平土地,農民就獲得收入了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ckyjang&aid=4177391

 回應文章

巴特爾(打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想
2010/07/01 10:15

事實應該是已經公告這一期不要再種了

至於報導所說......市價四萬,但僅僅以一萬多元公告價徵收

這種市價公告價落差情形,似乎常常發生

恐怕是制度出了問題


野狐之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件事真的奇怪
2010/06/30 06:35
很多社運人士不斷地同情農民
可是這件事情幾乎不見媒體,所以有些人士就認為政府對媒體有管制。
按照台灣現在的對立狀況,況且發生在藍色執政的縣市。
親綠的主流媒體怎麼可能不找機會修理政府
尤其這種標題,政府專制,強佔民地.....等等。
顯見這件事情,有蹊翹之處。

台灣或許藍綠對立,互相扒糞。
但是事情的事實只要從雙方的態度,就可以大略了解出來。

語冰夏蟲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昨天推薦你的文,可今天這篇...
2010/06/29 23:42

你如果文章中少點情緒跟煽動
多點事實探討的話
我想這篇文章會更有價值一點

什麼叫做農民的血汗比不上經濟架構?
什麼叫做ECFA與庶民無關?

這是你的感覺?你的願望?還是事實?

那ECFA的早收清單中
關於農產品銷售大陸的稅額的部分難道是廢紙?

反問您一句
一個政府的努力
所完成的對民眾有利的協定
難道比不上您心中偏頗不已的那個立場嗎?




蘇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只有農民哭訴田地被鏟平?
2010/06/29 21:39

為什麼只有農民哭訴田地被鏟平?

照程序絕對有公告這一期不要『再』耕作了,而且還一定是延遲過的,

也就是本來是應該是在上一或上兩期就公告過的,(錢也應該早就進戶頭了)

不過這些農民就是會搶種,而且還希望政府到時再補償一次(針對農作物),

這招是老招了,媒體也只有親綠的報個一下而已,

因為錯不在政府執行單位!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不要農業,也不希望附近有農業
2010/06/29 19:18
農業是落後地區的特徵。
譬如在台北市這樣先進的地方,就沒有農業。
所以要淘汰農業是進步過程中的必然。
農業縣就是落後縣。

謝立婷(vickyjang) 於 2010-06-29 20:26 回覆:
你不要吃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