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5/27 19:51:38瀏覽2441|回應1|推薦9 | |
引用:富士康環境吸引國際品牌? 在噗浪上寫著:【那麼愛跳樓,就讓她(他)跳吧!跳!跳!跳!跳乎伊爽!】 也許有人會說我怎麼那麼無情,是啊,就是無情,因為這是一個無情的工商社會,大家彼此競爭,為求一飯碗不得已離鄉背井在外工作養活一家人,我也是一個農家子弟和一群朋友離鄉背井的接受工商社會的工作,曾幾何時,這樣的困境竟然發生在另一個國家社會,風俗民情的不同,生活習慣的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懷抱著一顆夢想,賺大錢給家人過好日子。 這一跳,跳出多少辛酸,多少淚,這一跳,跳出多少社會真相,這一跳,跳出多少企業財團的背後,這一跳,跳出多少離鄉子女的悲歌。 從各家評論來看無非是說明富士康管理上的問題,一個這麼大的廠要管理這麼多員工,實在有點難,說郭董不對也不盡然,只是他忘記了要怎麼面對員工自殺事件,因為郭董他自己也沒去料到自家員工會去自殺,也許是自殺換不醒紙醉金迷吧!郭董願意為了員工自殺事件向社會鞠躬道歉,算算也是難能可貴,不然哪個董事長願意這樣的?管你家誰死了人,說白了些,地球上人就是太多了,死一些人算什麼,郭董對自己的企業有信心,相信如同還敢到富士康面試工作的人一樣,因為有信心,所以不被打倒,但在富士康整個管理團隊又不是只有郭董一個人,富士康管理團隊人事部門才要發出命令要員工簽下不自殺條款,簽下不自殺條款真的就不自殺了嗎?富士康管理團隊無疑沉溺在整個鴻海集團的錢海中迷失了人的價值。這些管理團隊或許可以為郭董的事業打下半個地球的江山,但是有些人也會在這些追逐遊戲中忘記了基本人性的觀點,因為在富士康集團可以讓這些人堆起金山銀山一輩子吃喝不完。 也有人說是員工本身抗壓性小,抗壓性來自於社會給予的,也就是說,整個中國社會賦予什麼樣的社會關係,其生活在中國的年輕人就背負著什麼樣的社會觀感,中國現在的年輕人如同台灣的年輕人在轉型社會變遷時所承受的社會壓力是何等的大,台灣目前由消費時代邁向銀髮時代,年輕人對於老年生活的退休壓力遠比現在的生活壓力更大,中國正面臨著經濟開放的時代,經濟轉向的時代,勞力密集已不再是中國最大的優勢,面臨勞工的壓力轉折,改變經濟轉向生產才是讓自殺減少的最好方法。 想起三十年前的台灣也是加工出口區,這些在鴻海下單的國際大廠曾經在台灣下過訂單,造就了台灣經濟起飛與轉向的奇蹟,如今,台灣不再是那個靠勞力密集生產的加工廠,取而代之的是精密化的勞力操作生產,全自動化的機械生產,勞力只是輔助機械的不足和控制產品品質的檢驗,走向國際化的環保環境以及考量人性化的休閒管理,台灣過去或許也有人因為生產壓力而自殺死亡的事件,但走過來了,中國,這個正在經濟轉向的社會,也許會有一點痛,但要痛的有值得。 台灣經濟比中國進步,雖然中國有廣大市場,未必是台灣現階段和未來一定要走的路,台灣經濟轉向國際化,中國還沒有經濟轉向,等中國經濟轉向,台灣才有可能與中國接軌,否則,不知是害了中國?還是害了台灣?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