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神性的‧人性的
2010/11/21 01:38:55瀏覽546|回應4|推薦9

>>>神性中自不该完全去人性化

和異色對談的這句話引發我一些邏輯上的思考,維基百科尋去,並未找到名詞上的釋疑,有的大致都是哲學或神學上的著作名稱,或附加在文章內的用語,因此我想,是否因為這兩個詞很好區分之故?所以並沒有特別的必要提出詳析?

我因此得試著先說說自己的想法,所謂"神性的"指得是:慈愛、美麗,而"人性的"泛指:易波動的情緒、平庸......嗎?如果再加上一個"魔性的"是否就落在:暴怒、醜惡呢?

不管如何,我甚至認真想像當中的差別?舉目宗教裡的神祇,亞洲和歐洲的神祇都具備個性,也不乏兇惡或醜陋的神明,那麼,人們對"神性的"為什麼會傾向光明的判斷方向呢?

以至於愛情中"神性中自不该完全去人性化"才有可能發展出序曲,是一個事實,因為甚至神明都具有個性,希臘神話中的神祇是個性分明的特例,佛教中較低階的神也多少性格獨具,凡夫對較高階的神明抱持如何的期望?想想應該是圓融的智性傾向吧?!

"太超過的"神性有著毫無波瀾的情緒,永遠甜聲膩氣的軟調性,不會生氣、總是表現的從容大度,對於這種完美的形象來說,一般人不可能要求再多了,因為他是無法被挑剔的,如果對這種形象有人說話?肯定是開口者的問題,因為開口的人扮演了一個白雪公主旁邊一定存在的醜巫婆,沒有醜巫婆洋娃娃的故事不能成立,善與惡的對立於焉成就傳說,然而人間是需要、喜歡故事性的.

奇怪的是絕對的完美讓"人性的"不能忍受,因為裡頭欠缺性格的基調,一個欠缺生命活力的洋娃娃也就是洋娃娃,連哭著也讓人心碎?!實在讓有"脾氣"的人惱火,這就是"人性的"問題,容易因為喜惡動怒,於是我們追求"智慧的"神性,智慧用理解,迂迴了喜惡問題,平衡了三者特性間的矛盾."智慧的"也有脾氣,顯少做出表現是因為"了解".

也就是我以為一個人無法絕對達成"自我滿足",但達到智慧卻是可能的,"神性的"使人疲累,因為隱藏的憤怒會得到內傷,辛苦、且不利於心理健康,人本是三種特性皆具的,以至於當我們嚮往"神性的"表現,不能忘記"人性的"和"魔性的"將會以其他管道釋放它們存在的訊息,一旦它們遭到釋放,後果將形成嚴重的毀滅狀態.

愛情中,我想兩人會互相吸引還是出自於彼此的缺憾,或說一種完整的追求,經由和異色的討論得到這個觀點,實在是意外的收獲.

 

( 創作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no9&aid=4616959

 回應文章

Café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誤植
2010/11/23 17:03
在米蘭昆德拉筆下的關於藝術流亡精神是很少見的
那句
應修正為
像在米蘭昆德拉筆下的關於藝術流亡精神在當時是很少見的
中介質(veno9) 於 2010-11-23 17:27 回覆:
他的著作我雖然看得不多,但是他的敏銳我是很讚揚的,特別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提及一個女子的手勢,讓我莞爾,突然發現很多人體的姿勢,是在模仿中為了加強一種"形象"而來,因此對作家的細膩敏銳感官甚為佩服.

Café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美學觀的轉變
2010/11/23 13:25
西方19、20世紀的美學觀受黑格爾的影響極大,黑格爾的基本美學觀如下:
他的理念是客觀存在於感性,世界的萬事萬物中,並不脫離感性世界,存於正─反─合的辯證過程中,我們可說,理念正是主體(正)與客體(反)辯證後所產生的(合),理念自身就應當包括差異、對立和矛盾,永遠處於辯證的運動之中。
正因為以辯證法的方式,藝術作品即可視為藝術家(個體)與社會(外在環境)的產物,藝術品(合)正是藝術家(正)所投注的情感、精神、思想與當代社會(反)思潮、環境現狀的歷史證據。正因黑格爾將藝術放入歷史文本去閱讀、批判,使得藝術得以從認識論的角度去理解、詮釋。
這樣讓西方的藝術充滿著一種對過去的棄絕與對未來的憧憬,藝術與現實成為一體,在米蘭昆德拉筆下的關於藝術流亡精神是很少見的,主人公通常沉溺在人性的矛盾與掙扎之中,藝術家本身也未有知覺去超脫這樣的矛盾。但是否會因藝術中人性的東西被消弭掉而造成藝術的滅亡?在後現代的藝術中所繼起的則是一種人性趨近於神性的奮鬥歷程,至於妳所說的精神釋放後所面臨的毀滅狀態,我覺得那又是另一種層面的問題,釋放的方式有許多種,妳所謂的應該是暴力的釋放方式吧?
中介質(veno9) 於 2010-11-23 16:50 回覆:

真是很抱歉,首先要為自己的不讀書難以通曉黑格爾的論述有所愧疚,以至於如果我先把"黑格爾"放在一邊,以門外漢的立場理解他的立論,將會有不太一樣的想法.

首先提到理念,我不以為需要經過正反辯證、這麼複雜的過程才能產生理念,就像藝術一樣,它們的形成應該是更直接、無緣由的發生,誠然藝術作品或理念,會和社會或自然景觀等的外在環境發生關係與影響,個人以為雖有影響的成份在,卻也並不盡然是因為受到影響才產生.

當中有一種靈感發生,是結合過去、現在、未來的神秘靈動,如果藝術或理念是因為"認識"所以"發生",那麼它們就會失去一些它們原本應該具備的層次,也就是說:因為"發生"所以"認識",將是更正確的途徑.

甚至理念自身就應當包括差異、對立和矛盾,也不足以說明意識發生的原委,應該說差異、對立和矛盾本來就存在理念當中,理念自己將之區分而來,而非因為這些過程產生理念.

我想當今辯證學並未走向黑格爾的智性客觀方向,以台灣社會為例,以賴皮的方式遮避感官,將私己的錯誤理念硬抝反正的例子不少,不明白他為什麼說:"客觀存在於感性"?在我看來"世界的萬事萬物"很客觀,是人的感性存於客觀中才對吧?

這麼說有些僭越,但說了是門外漢觀點.尚祈請不吝指正.

ps.拙文:"嚴重毀滅狀態",誠然可能出現恐怖的"暴力的釋放方式",但意義較大的毀滅:失去自信、以虛偽的表現遮掩真正的憤怒,以看似"神性的"表現,不合宜地對處人間社會,遭致心靈能量的萎縮,也應該在毀滅狀態之屬吧?

感謝回文,使我有機會補足拙文觀點的缺隙,歡迎討論.


中介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千變萬化在愛中
2010/11/20 00:06
http://blog.udn.com/sherrytzyyin/4592216

所有內容豐富、波瀾起伏的愛情,都在心理最不健全的狀態下產生情節,這是非常吊詭的懸案,當我們在健全時,以旁觀者的高度、運用理性心理的剖析語法分析了種種愛情裡不恰當的因由時,事實上也是不恰當的傾向時,在愛中迷惘的兩人,還是會一頭栽進迷惑中,一定要熱點退卻到面對現實生活時,才有可能從這些真正不恰當的因素中抽離.

一個在自性上,能夠充分自體滿足的人,是否還會需要或渴望愛情?

也許只剩下神能夠滿足他?

我們假設,愛情就是在填充彼此的空洞,所以拼了命需要彼此?除此之外呢?愛是一種單純的曾經,已經走過的,記憶便烙下了刻印,誰沒有曾經呢?想來自體滿足需要經過"曾經",然而依著個體各自的心性狀況不一而足,因此,人間才會有許多的愛情故事吧?


異色(略忙,慢回见谅)(sherrytzyyin) 於 2010-11-16 12:08 回覆:

你说,这是非常吊诡的悬案,是有支撑的理由的。如果想一想,历史上

确是有很多至今尚未能让人解透的迷般的例子。尤其二个不相称之人,其中

到底是啥样的物理基础造成他们奇特的化学反应?

一个在自性上能充分自体满足的人,我也见过,我有个笃信密宗的女朋友,

离婚后即完全不再渴望爱情。说,剩下神能满足她,也不算错。

但我相信,她当然是有过“曾经”,甚至就因“剧烈”的曾经,烙刻太

深,现在她在所谓的已经淡定后,已经有了高度后,看似一个人世界足已,

其实只是转投向更精神性的爱情。如果有那个“人”可以替代神的位置(神

性中自不该完全去人性化)

她的故事那里会结束?

多谢来访。


中介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奧修應該的悔恨
2010/11/20 00:01

http://blog.udn.com/neojelusa/4555494
 

>>不要陷住在「幫助將會來自外在」

他該不是忘記自己的認識?最後還被"外在"所誤,可惜了呀~!值得令人玩味的是:他會不會如自己的教誨一樣,迷路了呢?

對於邏輯不搭的兩人來說,始於矇昧的認識,終於清楚的認識,一開始沒有清楚對方的底細,如果在了解之後,還能與對方用心,必定是犧牲愛著的了,但如果愛的程度無法超過附加的痛苦,那麼因為南轅北轍的邏輯系統而理性地分離,是善終了,好過一輩子互相折磨.

終結要了解愛情必須先認識自己,如果像奧修所言:"滿足自己",說真的,我們不會需要另一部份殘缺的自己,我們尋求的不過是滿足自己部份殘缺的幻影,當一方得到滿足,使得另一方殘缺,這樣的愛必定有所缺憾與怨懟,兩方因此完整才能算是成就了愛的完整,否則為了自己單方的理由,必定會徒留殘局.

說真的,幻影會不會存在?純粹端視對自己的認識程度而言,對某些人來說,幻影是終極的,對絕大部份單純的人種來說,幻影更容易成為事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