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玉米減肥攻略 甩肉降壓又抗癌
2013/12/16 00:54:44瀏覽1083|回應0|推薦0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2013年11月5日 11:15

玉米減肥攻略

 

甩肉降壓又抗癌

玉米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吃能夠促進排便,玉米須煲湯還能消除水腫。所以說,玉米是減肥的不二之選。今天編輯為大家介紹玉米減肥攻略,趕緊來學習製作吧。

(圖片/華人健康網)(圖片/華人健康網)

玉米為什麼能減肥?

玉米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夠潤腸道排腸毒,從而達到瘦小腹的效果,而且膳食纖維在腸道裡會膨脹,增加你的飽腹感。另外,玉米所含的鎂元素也有利於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促進體內廢物的排泄。玉米須則有利尿功效,能夠消除身體水腫,想減肥的你也可以煲湯來喝哦。

通常我們吃到的玉米分為傳統的白玉米、後來進口的甜玉米,而甜玉米又分2種。玉米最美味的時期是在7-8月,不過由於栽培技術發達,現在幾乎1整年都吃得到囉。

1、傳統白玉米

傳統台灣風味,糖分1-2%,較常用來烘烤、烹煮。近2年,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為提高白玉米品質,推出台南22號白玉米,果皮薄,口感好、風味佳,玉米粒粒飽滿,外觀上也變漂亮了。

2、甜玉米

a、普通甜玉米:目前台灣比較少栽培,糖分約為4-6%,通常作為食用罐頭的原料,與飼料用玉米相比較,甜度較穩定,即使保存數日後,也能保持收穫時的甜味!

b、超甜玉米:一般稱甜玉米,糖分約10%以上,是甜玉米的2倍,可以整支吃,也可加工食用。台灣也推出黃白相間的白玉米,口感佳、果皮薄,糖分約在17-18%以上,專外銷日本!

3、糯玉米

有白糯米、黑糯米(紫色玉米)2種,帶有糯性,糖分約在1-2%,通常都用來作玉米粉。

4、飼料玉米

糖分少,主要將玉米穗餵食豬、雞、鴨。

5、青割玉米

糖分少,在玉米穗尚未至乳熟期時,便整支提早收割,專門餵食乳牛,以提高牛奶風味,增加香味。

玉米:排毒治便秘的最佳選擇

日本專家表示,玉米的根及果穗外皮富含屬難消化的非水溶性食物纖維,能刺激腸壁、幫助排便、整腸。有便秘問題的人,11根玉米,當晚餐、當點心,暢快排便最有效!玉米的食物纖維100g/ 4.6g,還比甘藷的2.4g多上將近2倍。排便次數增加,量也增加,能將體內吸收的毒素與致癌物質,隨著排便一起排出,減少吸收的量。

排便量順暢,排便量增加,自然就能告別臃腫的小腹啦!另外再告訴你1項好消息!即使是罐裝、冷凍的玉米加工品,也不會降低排便效果。早上使用罐裝玉米醬做湯的料理,晚上則用玉米粒與主菜做搭配,這些都是活用加工玉米的方法!

健康玉米,降血壓、抑制癌症

金黃色玉米不只可以瘦身,對於健康而言,也是一等一的好幫手喔!玉米的果皮,富含水溶性食物纖維,是降高血壓的得力助手。水溶性食物纖維100g0.6g,和非水溶性食物纖維相同,大多存在於果皮部份,除了有整腸作用外,降低血壓的作用也被證實囉!

經過動物實驗後,也確認玉米中的水溶性食物纖維,能抑制飯後血糖上升,降低膽固醇。玉米還被發現含有肝醣,有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症的作用喔!一般來說,1天只要攝取1g以上的肝醣,對健康有很多的助力,罐頭中的白濁色的湯汁越多,肝醣所含的份量也越多,1240g的玉米,就含有約1020g的肝醣!

研究顯示,罐裝玉米中的肝醣可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肝醣富含在牡蠣、海扇等魚貝類中,而罐裝玉米240g的成份中,就約有相當1020個牡蠣的肝醣量。晚上食用半瓶罐裝玉米(約150g=1根),即可促進早上規律的排便。對於總是為便秘所苦的人,玉米等於是天然,且立即有效的便秘藥喔!

推薦3種玉米料理

1、用保鮮膜包住玉米,微波爐加熱即可。營養成份不流失!

留下少數玉米包葉,以保鮮膜包住,微波爐加熱,不須花費相當多的時間,簡簡單單就完成囉!與水煮玉米相比較,水溶性維他命損失相對減少,連葉包住玉米,糖分也不易流失!

【烹飪小重點】

微波時間依玉米根數而調整,1根玉米約微波500W58分鐘;2根玉米812分鐘。加熱取出後,從玉米根部切開,剝掉包葉即可食用。

2、以網架炭烤,強效抗氧化。

醬油香味四溢的炭烤玉米!這個香味是醬油在燒烤時所產生,擁有強效的抗氧化力,輕輕鬆鬆就能吃到pulsα的效果!

【烹飪小重點】

想要減少炭烤時間,可以先用微波爐加熱數分鐘,快速川燙一下,再放置於炭烤架上燒烤。

3、水煮玉米,加入鹽,煮上56分鐘。

與微波烹飪相同,為了避免糖分的減少,請預留一些玉米的包葉,再放入鍋中烹煮。水沸騰後,加入鹽烹煮56分鐘。鹽分依玉米根數而定,須注意避免烹煮過久而產生乾澀感。

【烹飪小重點】

尚未放入鍋中時,可先將玉米根部切短,如果是為了替炭烤預作準備,將玉米放入等沸騰即可。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53188&aid=994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