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名:The Monuments Men
台譯:大尋寶家
年份:2014
國家:美國、德國
導演:喬治克隆尼
編劇:喬治克隆尼
葛蘭海斯洛夫
羅伯特M艾德塞爾&Bret Witter(原著)
演員:喬治克隆尼
麥特戴蒙
比爾墨瑞
凱特布蘭琪
約翰古德曼
尚杜賈丹
休邦尼維爾
鮑勃巴拉班
我們都把藝術想的太廉價了。
那是種根深柢固的理念,認為藝術品就是擺在博物館裡,只要有閒的時候用少少錢買張票就能看個夠;認為《最後的晚餐》就是在米蘭恩寵聖母的牆上、認為《蒙娜麗莎》就該在巴黎羅浮宮掛著,好像一切都理所當然到不容懷疑,而從未想過在經歷幾百年多少次戰亂後,為什麼那些偉大的藝術品仍能完整呈現在我們眼前?
《大尋寶家》就是一部帶著我們思索這個議題的電影。
二戰其間,納粹侵略歐洲各國,除了戰爭本身對藝術的破壞外,希特勒下令搜括一切藝術品。在美國總統的授權下,一支幾乎不為人知的團體組成,旨在從納粹手中奪回那些藝術品,並物歸原主。與戰場上一切截然相反的,他們只有七個人、由藝術領域者組人,他們老早過了征戰的年紀,體格也稱不上好,卻要比誰更接近前線,在整個歐洲四周搜索,還必須為保護偉大資產向前線將領談判哪些地方可炸而哪些不行。
藝術長久以來被認定為不事生產,是在生活溫飽且無憂慮後才去發展的精神上的東西,是高高在上奢侈品,這樣的東西,在必須無比現實的戰爭中當然直接被列為廢物。在一心只想讓敵人承受最大破壞並早日投降的戰場上,當人命稍縱即逝的前線,提出要保護最無生產力的藝術品,根本是無稽之談。
但在這一切破壞之後,房子可以重蓋、國家可以重建,那些反映人生的藝術品沒有了就是沒有了。不管再怎麼努力復刻,都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電影才一開場我就開始哭,然後一路哭到片尾,我想這與幾個小時前剛看完一部BBC製作、俄羅斯冬宮博物館館員在戰時努力誓死保護收藏藝術品的專題有關。電影最後史托克中尉的簡報裡還出現一張當時冬宮的照片。
我們總認為那些偉大的藝術品在大師加持下必被萬般呵護的保存,殊不知它們是如此脆弱到不堪一擊,如同很少人知道1943年同盟軍差點炸毀了《最後的晚餐》,是靠人民盡多大力才存留下來的。藝術品或許毫無生產力,卻是反映社會的一個最直接的成果,當藝術品消逝,也代表這個時代的消逝,彷彿從未存在過。
這就是為什麼有一群人甘願冒著危險也要守護這些藝術品,哪怕在當下無人理解、哪怕犧牲生命,因為他們帶著遠見,實實在在明白這一切的重要。
一直到現在,人們仍不停尋找當時被納粹收走的藝術品,也時有所穫,難以想像要不是那些人在『尼祿法令』頒布後救下那些藝術品,將會是人類多大的損失。
現在的博物館已是如此親切,花不算貴的票價就能飽覽各式展品,如果問在三十年之後是否還有人記得曾經有人為了保存這些作品犧牲生命?
我想一定是有的。
然而,在這令人動容的偉大精神之外,整部電影卻是由雜亂的敘事與不連貫的剪接所組成,讓觀眾一不小心就迷失在故事裡,且在缺乏說明的情況下,如非對二戰情勢與歐洲地理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實在很難理解整部電影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又為什麼會這樣。
強大的卡司也是一項主打,但就如同大堆頭電影總會遇上的危險,整個故事與導演是否有能力操控住整個場面,成功了就成了部好戲、反之則浪費一票好演員。在這部電影裡面,每個要角表現都極為出色,他們各自將角色詮釋的靈活有層次,只是搭在一起後重點完全被分散掉,好像每個人都很重要,也似其實剔除誰好像也無所謂。
於是整部電影就在各處擺盪間結束,劇情被角色間的多線性分散而沒有重點,角色也在劇情結構下失去特色,明明這是個很有潛力發展成磅礡動人的故事,成果如此真是可惜了。
或許就有如編劇海斯洛夫在訪問中提到:「我們的角色在片中相當英勇,然而本片若促使觀眾閱讀相關書籍,發現真實人物更偉大,我可是一點也不介意。」 ,呼應本劇的解謎題材,整部不到兩小時的電影所呈現的只是表面上的細碎片斷,要想真瞭解到底這些英雄們的事跡,就要由觀眾走出影廳後自行發掘拼湊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