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影﹞《巴塞隆納,我愛你》沒有了愛情,我們又算是什麼呢?
2014/03/24 00:57:42瀏覽2044|回應0|推薦2

劇名:Barcelona, nit destiu
台譯:巴塞隆納,我愛你
他譯:巴塞隆納,夏日黃昏
年份:2013

國家:西班牙
導演:Dani de la Orden 

編劇:Daniel González
        Eric Navarro
            Eduard Sola


好久好久以前,印加人預言將有巨石帶來世界末日,到時唯有水能保護我們。
幾百年後一個年輕人發現了那顆巨石、其實是顆彗星,以他愛戀的女孩命名為RoseRose後來嫁給他的朋友,而他終究沒有向她告白。
2013年仲夏,Rose將會在清晨劃過巴塞隆納天際,數以百計的人們熬夜等待。這個下著傾盆大雨的夜裡,一共發生了567個愛情故事,其中有的經歷互相交錯卻渾然不知:傑恩暗戀早已是好友妻子的茱蒂絲;蘿拉跟查爾斯即將發現做人成功;天才足足員喬帝擺蕩在夢想合約與隊友情人馬克之間;蘿莎在與李察的交往一周年紀念日當天遇上即將前往紐約發展的前男友亞伯特;歐瑞爾與亞德安這對好兄弟為了突然出現的美國女孩凱瑟琳反目;相信今晚就是世界末日的莎拉與害羞的吉利安只屬於13歲純純的情愫。
在彗星來臨之前,城市角落的故事。 

非常非常的榮幸能參與到這部從預告就讓我喜愛的電影的亞洲首映。
這似乎已經是一種電影公式:在一段期間內發生數個甜死人不償命的愛情故事,它們互有關聯且最後必會皆大歡喜收場。
說實在我不喜歡這樣的電影,總覺得那太過於夢幻、不切實際,雖然電影有好大一部份是帶領人們想像脫離現實,但那也脫離的太過,毫無建設性可言,頂多在約會中的兩個小時內讓兩人相依偎,走出影廳後什麼都沒有。
所以在看完預告後,明明表現出的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很意外竟讓我喜歡。
我覺得我在預告的小片段裡沒見甜膩,反而嗅到一股力量,說不上來,卻讓我深深著迷。
影片播畢,總算了解到那是什麼。 

酸。
每個人都知道,愛情不是顆甜糖。愛情並非兩個兩情相悅的人一見鍾情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明明這是大家的共同默契,古今中外卻又有多少作品不斷建立一個虛幻的平行世界來單純讚揚愛情的甜,是種安慰也是種謊言,讓人可以在漫長人生中的一丁點時間裡暫時逃開現實,在建構出的美好裡想像理想。
那麼愛情就是讓人失望的嗎?也不盡然。
這部電影的出發點就是在這樣一個世界中。
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裡六對愛情故事,仔細看,他們都不完美,他們都是在各自的問題裡掙扎的想找出答案,他們都有所爭執、有衝突也有哭泣,然而在這之中的人們也很自然的接受了這樣的現狀,在所處環境中如同水流似尋找出路。
就像現實中的每一個情況,也就像發生在我們周遭任何件事,努力並不一定會有結果,世界也並非能回應每一個願望,但在那之中仍繼續努力著的人們,將會是宇宙中最美麗的光景。
為了表現出真實感,導演樸實的將整個巴塞隆納展現,啟用的是當地人耳熟能詳的演員,在當地人熟悉不過的街道上,穿插在地生活的廣告與流行,無疑更是將整個故事拉近人心。然而對巴塞隆納居民以外甚至是國外觀眾而言,這樣的設定並沒有造成觀影上理解與入戲的障礙,或許因為那所表現的正是你我都會遇見的,透過鏡頭,一個由光景映出的美麗都市襯出每個情感。
這並不是個甜膩的故事,只是一股勁的讚揚愛情的美,而是用更加現實也更加貼近人心的情況展現給我們看到,愛情並非全然的理想,重點並非我們一心期待愛情能帶給我們什麼,而是處於愛情當中的我們,該怎麼用自己的雙手描繪愛情。
就算有所落差,還是能在一次一次修正之下更靠近期望一點,就算最終得到的仍與理想不同,瞧瞧身旁總能發現另外樣貌的幸福。
畢竟所謂幸福是多變的。 

這天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彗星,是因為發生在等待彗星時的事。
印加人認為彗星會帶來世界末日,或許就是這個意思:彗星帶來結局。
當彗星走了,我們不再仰望天空,才會看見身邊的幸福。
場燈亮起,我心底浮起一股當初看完《愛在午夜希臘時》時同樣的感觸:愛情並非永遠甜蜜,又太多太多問題夾雜在其中,混合出酸、苦、鹹,它們讓人傷感、讓人受挫,但現實是我們必須不斷的面對並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那過程,同樣也是愛情裡的一環。
不論如何,愛情總會傷人,以前是,現在是,未來也是。
但我們總還是信仰愛情,畢竟當一切所做所為都是依著愛情所行事,沒有了愛情,我們又算是什麼呢?

這並不是齣愛情電影,中文譯名《巴塞隆納,我愛你》有些太過浪漫化了,其實、終究這只是幾個夏夜裡發生在巴塞隆納街頭的小故事罷!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shioK&aid=1194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