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散步的速度在英國 31/08/2018 趁今年最後一天開放日去了克拉倫斯宮
2018/09/02 05:24:38瀏覽2010|回應0|推薦12


※路易王子的洗禮照,攝於克拉倫斯宮的Morring Room、也是參觀行程的第二站,導覽說我們接下來可以很自豪的說我們到過這間房間,也看過這張沙發。那張沙發實際看起來更綠我必須要說。

克拉倫斯宮為時任國王喬治三世為兒子克拉倫斯公爵於1825年興建的宅邸,現為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子與康瓦爾公爵夫人卡蜜拉的住所,當年威爾斯親王成為單親爸爸後帶著兩個小王子居住至此直到兩位王子結婚成家,在那之前克拉倫斯宮為現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夫婿愛丁堡公爵婚後第一個住所,伊莉莎白二世登基後搬入白金漢宮,這裡就成了伊莉莎白太后與二女兒瑪格麗特公主的住所。

英國皇室大戲《The Crown》的戲迷一定對這裡不陌生,據導覽所言,這裡的卻也是取景處之一。

每年克拉倫宮只於八月對外開放一個月,需先於官網完成預約付款程序。不同於參觀白金漢宮是分時段入場領取領取語音導覽後各自依自己的步調參觀,克拉倫宮從早上十點開始每15分鐘為一個時段、每個時段由專業導覽帶著此時段預約者團體講解,同一時段的人數比白金漢宮要來得少很多。

入口在白金漢宮前的林蔭路上,一個很小的不起眼的門,外頭的人行道上有個立牌指示位置。進入門後左轉可連接到安檢與等待區的棚子,將隨身物品推入X光輸送帶並走過金屬探測門後,就可以在座位區等待這一梯次的導覽開始,途中可到小櫃台購買英文導覽手冊及小紀念品。

我背著背包,安檢人員告知宅邸狹窄、我可以將背包寄放於此待導覽結束後再取回,如果我不願意也可以拒絕。我同意了,但進到裡頭才發現,哪來的狹窄?每間房間都比我整個家還大。

整座克拉倫宮由進入圍牆內起就禁止拍照,也不能將手機拿出,好在網路上可搜索到不少出自專業攝影師照片供大家觀賞。導覽先在大門前介紹這座宅邸的歷史與小趣事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像是連接入口的走廊燈光非常灰暗、或說是浪漫,請大家注意腳步安全;參觀的那天剛好克拉倫宮正進行工程,機械噪音好幾次壓過導覽的解說,辛苦她必須要不時提高音量,好幾次告訴我們威爾斯公爵特地為這些噪音對我們致歉。

大門一開,踏上白色大理石矮階,映入眼中的是無比華麗的挑高走廊,兩側整齊排列著大理石雕塑,牆上掛有年代悠久的巨型油畫,先前導覽所言的昏暗一點都不誇張,但仍可以清楚感受身在其中的宏偉,那一剎那,混雜著疑惑與驚嘆,原來現實中真的有人住在這樣的房子裡,但想到這是出自一個古老且遵循傳統的王室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也就不太意外了。

在這個導覽中,我們將參觀五個威爾斯公爵進行官方活動及接待賓客的房間,導覽會一間一間說明此房間的歷史、功用、特色、曾舉行過的重要活動,還有擺設中特別一看的藝術品;遊客活動區的地板在原有的精緻地毯上又再蓋上一層粗地毯,沒被粗地毯覆蓋的區域禁止進入,但在此間房間的時間內都可一邊聽講解,一邊在允許活動範圍內自由走動參觀,當然一切物品禁止觸碰。

期間房間們並沒有因為開放參觀而有不同擺飾或設置,所見有百分之八十都是這座宅邸原本的樣子,平時他們就是生活在這裡,使用房間內的一切物品。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後,伊莉莎白太后搬至此生活超過五十年,所以講解內容中不少都是與伊莉莎白太后有關,其中最特別的是一幅至於Morring Room的肖像畫,繪製那年伊莉莎白太后成了女王的母親而非一國之后,經歷了一連串事件,畫中她臉上的表情是複雜的微妙。

與西方大多數家庭會在家中擺放大量成員照片的習慣相同,克拉倫宮的各個房間內也擺了不少皇室成員的照片,有展示給公眾正經八百的宣傳照,也有輕鬆的生活照,熱愛藝術與繪畫的威爾斯公爵挑選藝術品的眼光不凡,也不時可以看到出自他手的水彩畫作裝飾牆上。同樣是正在使用中、皇室成員的住所,比起白金漢宮的嚴肅冷冽,克拉倫宮有更濃厚的生活感,眼前所見雖然華麗卻仍保有家庭的溫馨,那是一個真正生活的地方,而非宣傳手冊上印刷的樣品屋。

全長約45分鐘的導覽最後結束在威爾斯親王的花園裡,威爾斯親王熱愛園藝已是舉國皆知,整個花園所見皆是出自他手設計,平時也常親自出馬照顧花草、在我們看不見的另一端自產蜂蜜,可惜這些皇家蜂蜜目前並無開放出售給一般大眾。

沿著花園小徑往出口的方向走,途經一個整齊的菜園,搭起的棚架上結了不少瓜果,這與四周景像衝突小角落一下子為宅邸增添了好幾分溫馨。

今年的開放正式結束,期待明年再見。


離開前在票面上簽名、至票務中心蓋上日期章後,這張票就成了一年期開放期間內可無限次數入場的通行券,使用上不須再上網預約,只需致電服務處登記時段即可,或可直接到現場,但如遇上此時段額滿需等待至有名額時段才可入場。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shioK&aid=1148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