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5/20 17:04:19瀏覽4017|回應2|推薦18 | |
大學炸彈客--瘋狂的天才
“自由意指擁有權利,不是指控制別人的權力,而是控制自己生活環境的權力。” 救世宣言第94段 約翰.納許的人生,《美麗境界》闡述著數學天才的瘋狂與心靈想像…,而在今日翻開《大學炸彈客—瘋狂的天才》或許你會有一種「是不是很多數學好的人,頭腦都有點瘋子癡狂的傾向。」 這次的主角是一個哈佛畢業,曾於加州大學數學系擔任教職的教授泰德.約翰.卡辛斯基。他排斥工業科技,在遞出辭呈後,進入深山密林搭建起自己實驗的小木屋,過著不需與他人接觸的生活,令人訝異的是,自1978年起,他以土製炸彈寄送包裹成了殺人慣犯—人們眼中的炸彈怪客。不發一語的他,留有未捕之前對《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宣言,滿室的化學藥品、工具、管製炸彈、炸藥圖解與書本,而他這一生的作品,他的所作所為,在他被捕後的詭異笑容,隱隱透露出至上的榮耀光環。 對泰德而言呢?資賦優異的高智商所帶來的一切挫折,木刻與小型炸彈或許能稍稍填補,他的宣言中表達了對工業、左派思想、科技競爭、科學動機、權利的鬥爭的理性不滿,顯示了周遭人的抑鬱、野獸、不安與侵略,與許多書的作者一般,熱愛社會與自由想像卻無人感受,縱使他的宣言粗劣且沒有根據,思想的狂魔留存。或許是台灣的惡劣政治色彩與人際的醜惡再在紕漏這些的“真實實在”燃起了本人對泰德的於我心戚戚焉的感慨,文中他所說:「為了讓社會大眾有機會看到我們的訊息,並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我們不得不殺人。」他超出體制之外的思想,可謂另一部《社會心理學》的前身,下次如有機會再翻,或許又有不同的看法。 後敘: 或許,製作炸彈是很多人小時後喜愛玩的一種遊戲…猶記得和哥哥的遊戲中,每個小小的筆蓋都蘊藏秘密與探索,但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我們都不知道硝化物要去哪裡拿#$%$^%&。一口氣閱讀完此書後大呼過癮,留下心得一篇留念。不知道在台灣,化學課能不能像國外一樣做炸彈?這樣的書算“限制級”還是“輔導級”? 參考書目: Nancy Gibbs等著,黃裕美等譯(民85)。大學炸彈客。台北:聯經。 2006/05/06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