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社論》正確理解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
2010/09/26 23:38:22瀏覽367|回應0|推薦0
引用文章正確理解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9.2101:29am


主計處公布了2009年的所得分配統計後,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再度成為媒體與政府關注的焦點。

衡量所得不均度通常有兩種指標:吉尼係數與大島指數(Oshimaindex)。所謂大島指數,就是將所得分配分成數個等分,然後計算最高和最低組平均所得的比例;一般多將所得分成五等分,所得最高與最低20%家戶的平均所得比例就是常用的大島指數。此一比例越高,貧富差距越顯著。由於大島指數相對於吉尼係數更容易理解,所以媒體習於用大島指數做為所得不均度的代表。

台灣早年的所得分配相對平均,成為國際間經濟發展的典範。但在2000年後,不論從吉尼係數或大島指數來看,所得分配都呈現惡化的狀況。2009年統計顯示,根據所得最高與最低20%家戶「原始」所得所計算的大島指數為8.22;但若加入社會救濟等移轉支付後的可支配所得為計算基礎,大島指數為6.34,高於去年的6.05,表示所得分配更趨不均。

目前許多討論只從大島指數去看所得分配不均,這是過度簡化問題,其中還包括錯誤的解讀。所以,我們將試著澄清一些觀念。首先,任何統計指標,包括大島指數,只能呈現所得分配的某些特性,一定有其局限性。因此,批評大島指數的適當性根本是弄錯了重點,重點是如何正確解讀統計數據與指標。其次,主計處以家庭收支調查的家戶所得計算所得分配;既然以家戶為本,任何有關所得分配的討論都不該忽略家戶特性,否則即無法呈現不均度的真相。

以下僅舉兩個家戶因素來說明。以1980、1990、2000、2005四個年度做代表,家庭收支調查的資料顯示,所得最高20%的家戶中,戶長平均年齡在不同年代都在43至45歲,但所得最低20%的家戶戶長年齡卻由1980年的44歲,逐漸增加到2005年的62歲。再從家戶規模來看,前者家戶規模在25年間由5.7人降至4.2人,後者則由3.7人降至1.9人,減幅達一半。

這些結構因素顯示,現在的最低所得家戶中,很多是退休老人的家庭;事實上,戶長年齡逾60歲的家戶已超過六成。由於社會變遷,很多老人家庭與子女家庭分開,所以家戶規模變小。退休的人仰賴退休金、年金及儲蓄,但這些家庭自有房屋者超過八成,生活其實不虞匱乏。換言之,這些家戶雖是低所得,但並非貧戶。這種家戶特性與20年前的低所得家戶有很大的不同。

學者的研究發現,和大島指數呈現的表面現象相反,在控制了各種家戶變動因素後,重新計算的吉尼係數與大島指數都顯示所得分配不均度其實和20年前非常接近。這並不是說如今並沒有不均或貧窮的問題;相反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其餘的低所得家戶中,很高比重的戶長為年輕未婚的女性,也就是女性單親家庭;這些弱勢家庭是真正的貧戶,也是亟需社會福利與職業輔導的對象。

我們的說明其實並非創見,主計處本身早有專文說明如何解讀所得分配,國內也有不少學者做過相關研究。但許多人不曾也不願花時間深入理解,卻只用直覺去論述,或者鸚鵡學舌一番。結果媒體颳所得分配不均的風,學者與名嘴就跟著起鬨下雨,政治人物則立刻打傘以免沾濕。這是台灣理盲而濫情的另一例證。

政府對社會現象的理解當然不能只靠直覺,制訂政策更不能人云亦云。決策者無法每件事都鉅細靡遺地分析,才需要好的政策研究與分析做為決策參考。所以,決策的基礎不在庶民,而在專業;兩者若沒分清楚,施政的品質恐就不堪想像了。

【2010/09/21經濟日報】@http://udn.com/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chanchao&aid=44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