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基測加考作文說起:我讀的一所私立中學的國文教學
2006/03/21 02:15:47瀏覽5526|回應3|推薦13

從基測加考作文說起:我讀的一所私立中學的國文教學

受氣包寫於二零零六年三月二十日

現在沒有高中聯考,教育部弄了一個不是聯考的聯考叫做基測(基本學力測驗?)它不是聯考,卻扮演聯考的功能,彷彿只要把名稱改一下,內容動一動,讓大家很不方便,看不懂,這就叫做改革。

原本聯考就有考作文,基測把它拿掉了,一拿掉,就有一堆公立學校不做也不教作文了,現在基測又說要加考了,然後這些學校又趕快要教作文了。教育部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老百姓啊,別叫,不考作文或是加考作文,都是你們要求的。

據報載(請見附文),也有不少學校,不論考不考作文,一直非常重視的,尤其是私立學校。報上寫的其中一個學校,正是我的母校。我是民國六十三年(一九七四年)讀的初中一年級,在我初三那一年的北區公立高中聯考,我們全校三年級二百五十幾個學生,只有一個人沒有考上。印象裏,應該有一半的人上前三志願。三年後的大學聯考,並中也有不少個考上前三志願。我們班上就有好幾個醫生。

不是復興,明道,延平,再興,也不是光仁,這個學校名氣不大,也不是貴族學校,學費不算太貴,很少有額外收費。但升學率之高,成績之好,全國第一!我的同學大部份是學校當地的同學,很普通的家庭出身,只有少數家庭條件較為優渥,但是因為都穿制服,也看不出來。

這個學校,是個標準的升學準備學校,它的資源有限,無法和名校和「貴」校的氣派相比,國中三年,大家看起來都很土。但是它的目標明確,效果一流。這裏只講它的國文教學兩三事,讓大家見識一下。

從我們一入學,每位學生就發一本日記本,每一頁的上面三分之二是日記,下面三分之一是記作業欄和老師評語欄,沒有留給家長簽名的部份。每天我們要寫一頁的日記,第二天早上各排排長收去給老師批閱,在放學前發回,好記作業。

每週一、三、五、日,是自由寫作,每週二學藝股長會從教務處拿來週二、四、六的作文題,按題寫作一頁,如果你要多寫,那是你和導師之間的事。一班五十幾個學生,想想我們的導師還真要有速讀能力才行。

日記本用完,必須拿著舊本到合作社去換買新本,為的是不給學生有抄自己日記的機會。如果拿不出舊本,會有點麻煩,我發生過一次(本子丟了),忘了是如何處理的了。舊本交出後,從此就不見了,學校雖然沒有丟掉,但最後也沒有還給我們,我一直很生氣這件事,因為那裏面記載了三年的許多點滴和夢幻奇想。我有一次在學校的一個倉庫裏看到堆積如山的日記本,花了一個多小時去找我的本子,好像找到了兩本,高興得很。

除了日記本以外,我們和一般國中一樣要寫週記,和一般國中一樣的格式,導師只要在週末以還我們就可以了。有人抱怨格式死板,我卻不得不贊揚這個作法。至少,每週我們要記下,或是剪貼一下一週大事。除了練習書寫,發表牢騷的功能以外,週記也成了學生和導師的一個溝通管道。好處多多。

作文好像是每二週寫一篇,用毛筆寫,不記得是一堂課或兩堂課,但到初三就沒有了。書法則三年一致,大小楷,每週二大張紙。

每週固定某天早自習時間,有一個中文默書,另一個早上是英文默書。一默完,就要收到教務處,然後教務處會由別班的老師拿去改。因為各班要比賽成績的,因此大家拼命挑錯,但也不能亂改,如果改錯,該學生拿到以後,可以向他們的國文老師更正要分。我們一個年級五個班,每個班的任課老師都是不一樣的。每有較大考試,各班的成績都會公布評比。

除了比成績,我們還比秩序,比整潔。每週都有評比,週會時頒獎。一個小獎牌,貼在教室入門的窗上。這些比賽,通常導師會比我們積極。如果一次沒拿到好名次,大家就會很不爽。

默書如果超過十個錯誤算不及格,星期六下午留下來罰寫。我初一時被罰過一次,多錯一個字抄全部原文十遍,我共抄寫了原文二百遍,從此我再也沒有不及格過。但留下了後遺症。我恨死了默書!試圖去找各個不默書的理由和理論。記得讀高一的時候,每次月考默書部份佔十分,我每次都留白,不過底子實在太厚了,期末總成績還是有八十分以上。

我們的國文課也比別人多。國中國文一般是六個小時,我們至少有八小時。除了教育部的國文課本以外,我們還有一本厚厚的國文閱讀測驗讀本,全部是短篇古文,當做補充教材,默書的內容經常從這裏選取。高中部和我們用同樣的這一本書。我們是跳著教,我可能是全校包括高初中生在內,唯一從頭到尾把它讀完的學生。

我們國文課幾乎每天有小考,除了每個月有月考以外,每個學期有一個國文競試。每學期還有作文比賽和演講比賽,當然這不是每個人都參加就是。大部份小考考試是填充題,課本裏的每一個字句、解釋、寫法、和口氣等,包括標點符號在內,我們大部份同學可以原樣背出。

附錄:

為什麼我會把全本的閱讀測驗本讀完呢?其實沒什麼了不起。初一下,學校決定要在五項國語文比賽的閱讀項拿名,因此由國文老師從每班推薦一名學生參加集訓。我呆呆的被叫去一個空教室,每個星期六下午和其它學生留在學校三小時讀書,根本不知道是為了要比賽。

一學期以後,我升了初二,原本二年級的不見了,只剩下我和另一個同年級的。到了初二下,那位同學也不見了,加進來一位女高中生,我們讀一樣的東西,考一樣的測驗題。所謂滴水穿石,記得剛開始時,我三個小時,以最快的速度只能夠讀十五篇文章,二年不到,我可以讀八十篇,而且還遊刃有餘。

論語孟子讀過了幾遍後,改讀古文觀止,孝經,一直讀到了荀子,我開始感到吃不消了,因為它的註釋不會比原文容易,最主要是所提的事物離一個中學生的生活太遠,而且沒有參考資料或圖片來了解,老師都只是讓我們自修,時不時才來一下,五分鐘不到就走了。像其中一個把木頭彎曲做成車輪的方法的描述,一句話,我足足了花了半個多小時,查了別的參考資料才弄懂。

這位老師又拿了國語日報的古今文選來,媽媽咪,一篇比一篇難,引喻和典故一大堆,比較起來,古文觀止的文字容易多了。最後要比賽了,老師開始叫我背國語字典。這種苦差事,我倒是背得津津有味,可能是因為有不少少見字曾在某處讀過的關係,不過現在都忘了,不要考我。

在校內模擬測驗,每次我都比那些高中代表考得好。終於到了比賽,我的指導老師在指導我時,犯了二個嚴重錯誤,他沒有考慮到可能出現代文,還有比賽時間只有十分鐘。這兩個錯誤,使得我比賽時很吃力。

我在當地國中組比賽,雖然得了第一名,但是差點沒做完題目,老師說我考了八十六分,第二名只有六十二分,還記得出了三國演義的文章。到了更上一級的比賽,題目出乎意料的容易,全部白話文,還有一大題的注音,我沒有辦法在十分鐘內全部做完,比賽結果,我拿了八十三分,第十四名。高中部那位女生則在高中組比賽拿到了第一名。

從這件事,我的心得是,你知道怎麼考,但沒有程度,任你技巧再高,不可能考得好。但是你有程度,卻不知道怎麼考,不知按此去準備,還是要吃虧。所以,考前集訓,去熟悉題型和考法,是需要,也是必要的。

=====================

基測考作文 日記變功課 


楊正敏、沈旭凱、孟祥傑、林昭彰、王長鼎/專題報導

今年國中基測將試考作文,明年基測才正式計分;許多國中未雨綢繆,已透過閱報、寫日記、周記、作文及閱讀文章等方式,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師長認為,作文不能臨時抱佛腳,須從平時累積實力。 

95學年度第一次國中基本能力測驗將在52728日舉行,今年首次加考作文,但不計分;作文不滿3級分的考生,入學後由高中職進行補救教學。 

因此,再兩個多月就要考試的國三學生反而不太緊張,反而是明年面臨第一次作文計分的國二年級學生不敢掉以輕心,學校也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只為這一次考試,也為學生未來的國語文表達能力打好基礎。 

基測加考作文政策定案後,台北縣許多補習班紛紛開設作文班,且還主動打電話鼓吹家長讓孩子補習,不少家長對於補習班說法半信半疑,主動打電話向教育局查詢。 

台北縣各中學大致而言,一些公立學校因過去不考作文而不上作文課,反倒是私中一直維持著作文教學。板橋國中在前年風聞教育部有意加考作文才開始讓國三的段考加考作文,讓學生有充分時間練習;樹林市柑園國中早已沒有作文課,平時只要求學生定期交作文給老師批改,學校因應加考作文,計畫恢復作文課。 

板橋市私立光仁中學一直沒中斷學生寫周記的傳統。教務主任洪雪卿表示,除了周記,學生每學期還要交68篇作文,因應作文的題型,可能以閱讀短文方式延伸出題目,校方將增加閱讀寫作的授課時數及考試題型。 

三峽鎮私立辭修高中對於加考作文措施以平常心看待,因為學校早在10年前成立國中部時,即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且每名學生平均每學期須交200篇作文,周考也會考作文。 

由於近年來學生普遍有國語文能力下降的現象,台北市教育局訂定提升學生國語文能力四年計畫,從課程、教學,全面提升國中生的國語文能力,加強作文更是重點。 

各校加強學生寫作文的作戰策略不同。弘道國中校長陳今珍說,七、八年級都會利用暑假加強閱讀寫作,早上老師會帶著學生閱讀分享文章,下午學生回家寫心得感想,並提到課堂上討論。 

今年弘道國中還出了一項校長特別暑假作業,請學生回家把上下學期國文課的生字全抄一行,校長親自批改,前50名可以記一次嘉獎。 

三重市格致中學國中部學生每天要寫日記,每學期還要讀8本課外書籍,以增加語文能力。校長鄭經綸說,臨時抱佛腳作法,功效有限,平時累積實力,才夠紮實。 

蘆洲國中國文科教學研究會12名老師共同編了「閱讀與寫作學習單」,讓學生練習。國文老師葉文芳指出,學習單內容包括語句修改、短文接寫、片語練習、成語運用、情境寫作等,希望矯正學生的「火星文」。 

私立徐匯中學平時要求學生閱報、分析文章差異,月考、模擬考也加考寫作,另外還舉辦徵文比賽,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 

信義國中也是從七年級推動「閱讀99」活動,99本中英文書目讓學生選擇,看完後寫心得感想,依讀書多寡頒給「碩士」、「學士」等榮譽,家長會還提供獎品摸彩。校長戴麗緞說,去年有位學生在一學期裡讀了64本書。 

她指出,雖然今年第一次考作文,但不計分,九年級學生多不太緊張,也不想多花時間練習作文,家長也還不是很在意。七、八年級學生就十分認真,按部就班練習,除了閱讀,還加了作文課,每天都在聯絡部上寫小日誌練習。 

明湖國中國文老師施教麟則建議,學生閱讀時要多背佳句,寫作時就能得心應手,考試時也容易得高分。 

他舉例說,如果題目是「最難忘的事」,可以用第一冊裡台灣文學家洪醒夫的「紙船印象」中,「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許多事,有些是過眼雲煙,倏乎即逝;有些是熱鐵烙膚,記憶長存;有些像是飛鳥掠過天邊,漸去漸遠。」來破題。另外,像陳之藩的「謝天」,「需要感謝的人太多,就謝天罷。」也列為必背佳句。

2006/03/20 聯合報】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bhuang&aid=211099

 回應文章

小小作家部落格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除了多寫,還是多寫
2006/04/11 22:49

作文其實沒有艱深的理論,多寫就對了。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汗顏!
2006/03/21 18:05

如果不是因為你的文章,我也不會注意到台灣現在的國文教學「省」到了這個地步。

承蒙不棄,謝謝謬讚!(你看中國人多虛偽,明明心裏暗爽的要命,還要說人家是「謬」讚。真正有人駡你的文章不好的時候,恐怕想跳起來打架的人,會比認真聽批評的多很多。)

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寫在這裏的文章,經常是直接下筆之作,時時發表之後才發現有打字錯誤,或文句不順之處,卻沒空全面修改更正。引用事實或數字,原本應該要考據一下,確認無誤才可寫下,但有時不免偷賴,有部份只憑記憶寫個大概數字。

諸如此類,請多包涵。如有發現數字或事實不符,或是有不同或補充見解,歡迎指教。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佩服
2006/03/21 12:59

果真是高手,難怪每一篇文章我都喜歡!

我現在喜歡逛網誌,我一發覺文筆好、臥虎藏龍的高人,心情就可以快樂好幾天。